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2023年06月25日18:58:05 历史 1503

文|木木

编辑|观星


方国珍原为海寇,利用了东南滨海的地理环境,凭借机动灵活的船队屡屡袭击东南沿海诸城,基本荡清了元朝在东南的海防力量,进而截断漕粮海运。

迫使元朝多次招降,乃至默许其统治浙东温州、台州庆元地区。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方国珍占据浙东诸地后,面对张士诚朱元璋的威胁,也重视筑城。庆元(今宁波)是方国珍的常驻地,为其政权的核心城市。

至正十二年,浙东都元帅、浙东道宣慰使纳麟哈剌为防御方国珍而大筑庆元城,上环列睥睨,置弓弩砲石,开6门,各有楼,城周建192间戍屋。

至正二十七年,张士诚覆亡在即,面临朱元璋的战争威胁,方国珍再次兴工大筑庆元城,“吾所以用民,盖所以保民。吾不得已焉耳。”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虽无具体文献记载此次筑城的规模,但留下“树栅捍江,浚隍筑城,百役并作”的记载。

2004年宁波和义路考古中,发现了元代庆元城北东门和义门的瓮城遗址城墙底部宽6.5米,残高1米左右,城墙内径32米,推测外径长约为45米。

可见方国珍所筑庆元城已相当完备。方国珍为应对朱元璋、张士诚的进攻,尤其注重在庆元外围的余姚上虞的筑城。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至正十九年,因余姚为“鄞郡外屏”,故大筑余姚城。为加快工程进度,召集鄞县、慈溪奉化等地民众共筑,并亲自督察工程。

“躬自为表直视功,黎明至城所,夕犹不息,工先毕者,犒以金帛,既毕而或溃圮者,又出钱令军士缮修之”。

筑城工程从九月开工至十月完工,城周长九里,城门五,东南北又各立水门以通舟楫交通。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当地耆老表示城防稳固,“虽有外侮,亦将阻不敢犯”。台州人刘仁本受命督造余姚城墙,见到“落日歌声齐万杵”的筑城场景,有着“伤心为问筑城人”的民生感叹。

至正二十四年十月,方国珍又大筑上虞城。该年,朱元璋业已消灭陈友谅政权,基本占领湖广地区,将战略方向由西转向东南,直指张士诚。

筑城上虞应是方国珍唇亡齿寒的心态使然。方国珍与僚属认为“上虞为要害地,城池不设何以奠民居”。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上虞城筑城亦召集临近余姚、奉化、昌国、鄞、慈溪、象山定海等地百姓助工,出役多寡以田赋所入定。由其弟、知枢密院事方国珉监工。

“与知县及其宾佐僚属,日周行城上,察工役勤惰而劝惩之”。所筑上虞城城广墙厚,周长13里,“其上则每二十步架楼橹以宿巡警之卒,其下则于四隅列营房以宅屯驻之士”。

通过搭建楼橹、营房建立了缜密的侦查体系和迅捷的驻守系统。又砌砖为女墙,立木为栅栏,在城外挖深濠,营建了层层路障。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此外,还在南部与朱元璋接壤的温州进行城防建设。至正二十五年冬十月,方明善耗费“白银以两计者二千有奇,诸匠以工计者二万五千有奇”,重修温州城谯楼。

此时重修谯楼,应是为了防范驻扎温州平阳、处州一带朱元璋军的进攻。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一、割据势力间的战争

元末各割据势力间的兼并战争,造成严重的民生灾难,尤其是居于城外的百姓没有城墙庇护,生命安全保障更差。

至正十八年二月,朱元璋军进攻绍兴,杀掠城外百姓,“大兵哨掠村落,乡民为导,不从者辄杀之”。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乡村百姓迫于战火,多避乱移居城内,“也知避乱依城郭”。婺州隐士俞元瑞在朱元璋部将胡大海兵取婺州时,因“两军狎至,不能居,处士乃率家众之城府居焉”。

托蔽在城墙内是百姓求生于乱世的本能选择。刘基提到百姓对待筑城的矛盾心态时说:“愚民莫可与虑始,见说筑城俱不喜。一朝城成不可逾,挈家却向城中居。”

征发劳役,耗费巨额钱财所筑城墙确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固城防的作用,守城方凭借城池之坚长期固守,形成各方对峙局面。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下婺州后,趁势进攻张士诚控制的杭州、绍兴。张士诚遣李伯升来援,坚守临安城,朱军久不能克而退。

二月,邵荣率兵攻湖州,李伯升虽数次出击失败,然敛兵据城死守,朱军久围不下,被迫退兵。张士诚派吕珍接管绍兴城,修缮城墙,增挖濠河,率厉将士。

“讲画方略,以为备御,相罗城外,虽有排栅,无险可恃,遂命增浚濠河”,护城河广5丈,深2丈。二月,朱军兵进绍兴城下,分营扎寨,置立窝铺。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吕珍增筑月城,在月城外复起土垒,又将城外居民迁入城中,坚壁清野以待。

分遣将领守绍兴城八座城门,以常禧门、迎恩门、稽山门为重点,设本部居中军,适时而动,以骑兵串联全城交汇战情,划城区为四隅,统城内义兵,适时而动以为补充。

吕珍认为“敌势远来,利于速战,而城外多水,非用武之地。汝等诚毋躁进,以寡御众,以逸待劳,观其动而制之,与者持久,此吾计也”。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在随后的守城战中,借助濠河地利有效杀伤朱元璋军,“步骑相蹂躏,堕濠湟中”。双方皆不能克敌速胜,遂议和罢兵。

由于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三方面皆重视筑城,互相牵制,攻城方若没有灵活策略和绝对武力为依托,试探性的攻城战难以有效。

可以说,筑城成为元末各势力长期对峙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各方筑城策略虽有不同,但都重视筑城的军事功能。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竞相升级城防设施,导致百姓劳役负担日益加重,积累了广泛民怨。但是由于各方筑城策略不同,民怨积累程度也有所不同。

至正十七年,张士诚筑杭州城,工程极为浩大,周35里有余,远超其他城市。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据贡师泰记,“用石之工一百六十二万,木之工一十五万,圬之工一百八万,金之工二万,徒一千三百五十万”,至于物料耗费。

“土、石、砖甓、灰铁、木植、麻枲之数累巨万亿而不可胜纪也”,仅巨额物料运输就是庞大的工程,“伐石于山,浮木于江,舟输辇载”而来。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二、筑城劳役

筑城动员了平、松、嘉、湖四路及一州两县官民,仅海盐一州,起劳役12000人,分为三番,以一月为期轮流更代,劳力皆自携干粮历经远途前来服役。

在舟车困顿外,“督事长吏复藉之酷敛,鞭朴箠楚无有停”,官员督工残忍暴酷,出现“死者相望”的惨景。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杨维桢有感于筑杭城之苦,特意赋《杵歌》七首,感叹当时筑城中的“不免凄苦者”。

昆山人袁华记述了农村壮丁被征去杭州筑城,家中老父艰难度日的生活:“念子筑杭城,土石躬自负。城高石易尽,鞭箠无所取。书来知近况,黧面龟两手。新谷幸登场,日夜操杵臼。悉供役夫养,老稚曷糊口。”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海宁人胡奎目睹了农村青壮年被征筑城,只得农妇操持家务,却因赋役繁重险些倾家荡产的惨剧,“长兄筑城行不归,西到钱唐百余里。妾家种田三十春,输租不劳官吏瞋。去年输官曾卖屋,今年输官应卖身。”

底层民户是征派的主要对象,常州谢应芳写道:“奈何点乡夫,州城要修筑。平明荷锄去,雷鸣忍饥腹。”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筑城为求坚固,多将土城改为砖石,增加护城河、敌楼等城防设施。由于江浙水乡地区土质软烂,雨水频繁,需反复整修城墙,增加了民众的筑城劳役。

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据平江后,极为重视平江城的修护,但“吴城筑土善崩”,致使“役民修城,终岁不暂休”。

无锡倪赞目睹平江长期修城令当地农户不堪其扰的情形,“筑得吴城易得摧,年年风雨绕苏台。农家尽患时行病,总为修城染带来”。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绍兴百姓也因雨后城毁,被官吏频频强征至城上修缮墙体。程国儒在《越城谣》中写道:“城吏打门夜如虎,为言雨后新城摧。要我荷锸城上来,城泥不干不敢回。”

频繁修补令百姓闻雨而色变,“城头一雨城一动,越民登城向天恸,民心似与雨有仇”。上虞人谢肃在途经海盐时,正逢筑城活动遭遇连绵阴雨。

“天公有眼不下顾,堕尔新城旬日雨”,在恶劣的天气里,监督官员却不恤民力,苛刻残暴,百姓哀叹劳役无止息。整体来说,张士诚采取处处设防的筑城策略,民怨也相对较大。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高筑的城墙还导致城市攻伐战旷日持久,造成严重的人道灾难。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常遇春率军突至杭州城下,城门关闭三月余,各路粮道不通,城中米价骤然攀升。

1斗米飙涨至25缗。围城使得繁华的杭州城变成了人间炼狱,“一城之人,饿死者十六七。军既退,吴淞米航凑集,借以活,而又太半病疫死。”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杭州之战后,高启在送友人赴任杭州时,谈到围城后的惨状:“内则困于疫饥,外则荡于燔掠,向之所可观者,鞠为荒烟宿莽,遗灰断甓,盖四五百年之迹销灭毁坏。”

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灭陈友谅政权,其后江浙各方的均势局面逐渐改变,高筑城墙在攻防中不再举足轻重。

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朱元璋军进攻湖州,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张士诚救援部队先后败北,守将李伯升以城降,“城中市不易肆”。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湖州投降后,一个月内南浔、吴江余杭、杭州、绍兴接连投降。时杭州由张士诚婿潘元明驻守,李文忠兵进杭州,元明即遣人请降。

文忠讶异道:“吾兵适至此,胜负未分,而遽约为降,无乃计太早乎?”潘元明回复:“念是邦生灵百余万,比年物故十二三。今既入于职方,愿溥覃于天泽,谨将杭州土地人民及诸司军马、钱粮之数以献。”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归降时,城内兵3万,粮21万石,马600匹,而耗费无数财力、人力筑城的杭州最终却是不战而降。朱元璋以压倒性优势进攻方国珍时,高筑的城墙同样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亮祖进军温州,方明善遣部将出战,大败,不久后弃城遁去。

十一月,汤和自绍兴渡曹娥江,上虞、余姚两座坚城不战而降,大军直抵庆元城下,方国珍“闻之益惧”,乘海舟遁去,庆元府判徐善率官员、耆老自西门出降。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元末有识之士多认为高筑城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民生灾难,而且孤城困守,也只能苟安于一时,政权真正稳固的基础是民心,而非城墙。

至正十九年,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陈元礼以“四郊多警檄”,意图筑海宁州城,召集当地长吏、父老商议,遭到普遍反对,“谓役非时”,陈元龙以“城为民防,非徒劳也”为由。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强行征召百姓筑城,不数月而筑城完工,“坚壁高垒,屹然为东南保障”。

落成之后,江浙行省参政贡师泰应邀作记,贡师泰就认为城墙固然重要,但稳固的关键是民心,众志方可成城,若失去民心,“函谷守之而不足”。

至正十九年,张士诚起五郡居民大筑杭州城,诸暨人杨维桢视筑城为“自疲自困之计”,并上书劝谏“省之、慎之”。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认为张士诚不顾江南民众负担已然极重的困境,大兴土木筑城,积累广泛民怨。

今城虽成而民心尽失,“今阁下之守土,惟知恃城,而不知恃民与恃守将也。兴筑已还,五郡之民则穷矣、力竭矣,小变,怨而叛,大变,寇乘而至矣,此时虽有泰山之城、江海之池,恕非阁下所能有也。”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作为首个由草原游牧民族肇建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在筑城防卫的政治决策上,仍主要取决于军事形势的需要,而非族群因素。

在元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内,国家承平,军力强盛,并无外敌威胁,根本没必要兴起大规模的筑城活动。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三、筑城运动

至元末,朝廷为应对境内此起彼伏的叛乱势力,下诏鼓励地方自主筑城。江浙官员响应朝廷诏令,拉开了元末江南筑城运动的序幕。

由于筑城在军事防御上有着实在的重要作用,故江浙各方在攻城掠地的同时,也积极筑城防御。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各方筑城策略也各有不同。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张士诚占据江南平原水乡腹地,人口稠密,财税充足,形成以平江为中心,广筑城池,层级分明,防御完备的城防体系。

朱元璋以地形险要、“虎踞龙蟠”的集庆城为中心,利于向周边拓土征伐,加上经济条件不佳,筑城较为节制,多在控制地域边缘的军事要塞筑城。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出身海寇的方国珍在东南沿海地区占地自立,主要优势在于海上的机动性,故侧重于在其统治外围的上虞、余姚、温州等地筑城防御。

元末筑城活动不仅影响着政局的变动,也对江浙城市的外围形态、空间布局产生重大影响。至正十七年,潘元明改筑湖州城,将城墙内缩,湖州城市区域大面积收缩。

“以旧城宽而不固罗守,乃筑小之”,周回缩至13里有余,城墙整体较旧址缩小近半。

缩减后的城墙毗邻周边河流,南受余不溪,西受苕水,北受霅水,东为运河,以四河为屏障,进一步提升了防御能力。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吴兴本泽国而水于城,筑后,悉由其道,此吴兴之为金城汤池,极为险固也”。

城池缩小,将部分旧有城区排在城墙外,如养济坊巷、白塔巷、曹家巷、西营巷本在府治南部,在筑城时退在城外。

也有些城市扩建过程中会将城外坊巷划入城市内,使城市的容纳空间得到拓展。

至正十三年修筑绍兴城,恢复至隋唐时期的规模,将“规一乡入城内”,元末筑城改变了过往的城市结构,初步确定城区的范围,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杭州作为南宋故都,旧城形状南北长,东西短,“包山(凤凰山)距河(钱塘江)”。张士诚改筑后,新城“截凤山(凤凰山)于外,络市河于内”,远离钱塘江。

城市南北界大为缩短,东界外扩,南界内缩,“故东西广而广轮适中”。

元明易代之后,除边疆地区外,内地大规模筑城活动也基本停止了。成一农就认为明初虽在地方城市大量修筑了城墙,但修筑的重点在于那些设立了卫所的城市。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且自永乐以后地方城市城墙的修筑又陷于停滞。学者以明朝前期湖广地区为例,认为受制于地方财政匮乏,官员因循苟且,民间舆论将修城看作劳民伤财之举等影响。

各地官民修城消极懈怠的状况相当普遍。明初,江浙地区的修城活动也普遍如此,除苏州、杭州等重点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城墙很快就荒废了。

浅析元末时期,江浙各势力的兴衰与方国珍政权筑城活动的关联性 - 天天要闻

“凡非守御重地,旧有城池悉隳废之”。洪武年间,汤和拆方国珍所筑上虞城,城墙只剩土基,砖石则被用于改筑余姚临山城。

而明初为应对海贼和倭寇的袭扰,重视在沿海各要塞建立卫所,筑城防御。朱元璋派遣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分行海上,视要害地筑城,设卫所兵戍之,犬羊盘错矣”。

海宁因邻近大海,设海宁守御千户所,并保留旧城,在洪武二十年由汤和增补五尺城高。

可以说,朱元璋在元末战争期间的筑城政策继续延续到明初,就是主张在重点军事要地筑城防御,其他地区则不主张盲目修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王月贞,面对4个月的儿子,虽有千般不舍,但为革命依然慷慨赴死 - 天天要闻

王月贞,面对4个月的儿子,虽有千般不舍,但为革命依然慷慨赴死

王月贞一九零七年,出生于 汩罗市弼时镇,在常德念完小学,初中毕业考入稻田女子师范学校我。一九二一年,十四岁的王月贞考入湖南稻田女子师范,在校期间,接触的进步思想,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激励参加学生运动,进步很快,她擅长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三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沪135家博物馆减免费开放 - 天天要闻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沪135家博物馆减免费开放

市文化旅游局介绍,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博物馆减免费开放活动汇集了沪上135家博物馆,并联动中国旅游日,减免费开放日将覆盖5月18日、5月19日;邀请大家走进博物馆,相约博物馆,与博物馆约会。参与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名单详见温馨提醒:为共创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和观展氛围,请市民游客配合馆方...
藏在清远小巷里,被外交官点赞的“刮腻子”专家,到底有多牛 - 天天要闻

藏在清远小巷里,被外交官点赞的“刮腻子”专家,到底有多牛

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一己之力,不断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Go!出海新声代》聚焦他们的故事,从青年人的传承中,看文化五千年的延续脉络。今年初,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一条浮雕长城的创作视频,并配文“见证浮雕壁画艺术家以精湛技艺‘建造’长城的奇迹!”,一时之间,引发...
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中使馆发声! - 天天要闻

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中使馆发声!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驻美使馆发言人就中方打击偷渡活动答记者问。问: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美国媒体、政客关注并炒作所谓大量中国移民偷渡进入美国,认为中方未采取措施阻止这一现象。你对此有何评论?中美双方是否可能就此开展合作?答:中方在非法移民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