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2022年12月29日22:31:12 历史 1732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卫立煌赫然在列。

但此刻的卫立煌却激动地流下热泪,如释重负,长叹一口气,感慨道:“还是共产党高明呀!共产党没有忘了我呀!我有救了!”

要想知道卫立煌为何在此时会有这样的反应,还要从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说起。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一、与中国共产党三位领导人在战火中结下的革命情谊

卫立煌与毛泽东的延安会晤对卫立煌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慢慢在卫立煌心中生根、发芽。他与主席也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革命友情。

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点燃了整个神州大地,太原保卫战刚刚结束,日军就集结了4个师团兵力,达10余万人,火速从太原南下,企图攻下山西全境,最终拿下整个华北地区。

当时,适逢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官卫立煌韩信岭战役失败,正当他考虑是否将部队转移到中条山的时候,秘书赵荣声大胆建议:“不如转道去延安,去见一见毛泽东,熟悉一下延安。”

这个建议让卫立煌为之所动,于是立马让赵荣声拟一份延安发言稿。

1938年4月,卫立煌由延水关出发,直奔延安。毛主席在简朴的窑洞设宴款待这位特殊的客人。

一路上,卫立煌穿过夹道欢迎他的人群,听大家喊着“欢迎卫副司令长官”等口号,看到毛主席早早等候在门前,一见到他就热情地握着手。

这一切,如一股暖风,吹进心里。卫立煌从未感受过这种真诚而朴实的温暖。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和他讨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深深影响了卫立煌。这也是他日后抗日战争中一直坚守的理论思想。

这次延安之行,让卫立煌看到了八路军物资条件有限,却不畏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深深打动了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

于是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卫立煌决定送上一份“大礼”给八路军:100万发子弹、25万枚手榴弹、还有一罐难求的牛肉罐头180箱、三个师的夏装、50部电话以及一些医药品。

这批战略物资在当时可谓是珍贵至极,对八路军及时补充战略物资,提高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国民党从中加以阻挠,但这批战略物资最终还是从西安城附近的仓库被装运上卡车,运往八路军总部。这对缺衣少食的八路军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卫立煌也从心中思考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理论,他曾反复研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读后深受启发,也更加敬佩主席的思想高度。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忻(xīn)口战役后,卫立煌与周恩来一共有三次会面,虽然由于战事紧张,每次会面都匆匆忙忙,但与周恩来的每一次交谈,都让卫立煌如见故友。

周恩来每一次都亲切地询问他山西战况,并和他一起分析华北战局,周恩来告诉他:“要团结一切力量,唤起民众,消灭敌人。”

这些主张对卫立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他的内心更加钦佩中国共产党的气量和胸襟。

卫立煌后来回忆说:“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独特的领导才能和深刻的思想理论,给他的人生转折以重要影响,是改变他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的第一人。”

卫立煌与朱德的革命情谊也十分深厚,1937年日军进攻山西时,卫立煌奉命镇守。

日军5万余人,在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忻口发起猛攻,卫立煌部队损失惨重,誓死抵抗。

这时,朱德先后致电贺龙、林彪等人,切断日军后方交通,从侧背面攻击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给卫立煌以极大的支持。

1938年,卫立煌与朱德初次见面,如故友相见,分外亲切。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两人从年轻时的理想到国家未来,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卫立煌更是被朱德那种朴实真诚又时刻心系国家的精神所钦佩。

即便后来国共两党关系紧张时期,卫立煌也主张通过谈判,和平相处,团结第一,始终未向八路军进攻。

这也招致了蒋介石和一些国民党顽固派的猜疑,1942年卫立煌被调离第一战区。

二、抗日战争枪口一致对外

当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踏上我国土地,残忍杀害国人时,每一位热血的中国军人都会义愤填膺,誓死抵抗。卫立煌就是其中一位。

在华北战场上,卫立煌所指挥的国民党部队顽强抵抗敌人的猛烈攻击,在八路军后方的支援下,忻口战役击毙敌军2万余人,力挫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掀起“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高潮,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摩擦越来越多。

1940年,为打击华北地区的八路军,蒋介石公然命令晋冀豫区的八路军撤出上党地区,交给国民党军,并责令卫立煌指挥。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卫立煌心中一直认可八路军的抗战思想,团结一切力量,枪口一致对外,因此立刻回答蒋介石:“和八路军交火,只会让内战越打越大,这样不利于抗战,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抗日。”

卫立煌的回答让蒋介石很是恼火,也让卫立煌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但民族危难之际,怎能枪口对内?他一直履行承诺,从未向八路军开火,而是带领部队一次又一次和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不畏艰险。

除了华北战场,还不得不提到卫立煌远征滇缅,英勇抗日。

在滇缅战场上,卫立煌依旧坚信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思想,知道正确处理军队中派系争端的重要性。

他主张团结一切力量,同时有效利用当地武装力量和少数民族群众力量,有力地确保了滇缅战场上战略物资的供应。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同时,卫立煌利用国际援助,给中国远征军赢得了更多的武器弹药、训练指导和一些医疗设施等等。

美军积极配合卫立煌,炸毁日军机场,拦截日军飞机,为滇缅抗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制空保证。

这些都是卫立煌实践中共统战思想的体现。此次战役,卫立煌战功赫赫,被称为“常胜将军”。

三、东北战场按兵不动

1947年,东北内战正如火如荼,国民党军连遭重创,蒋介石命令身在法国的卫立煌回国,担任东北“剿总”司令,负责指挥东北所有国民党军与解放军的决战。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这个任务让卫立煌陷入了两难,出于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极大的信任,他起草了一份电文:“本人希望内战快点结束,我决心站在人民一方,愿和中国共产党相关方面合作……”

这封代电后来通过他夫人的姨侄女婿,几经辗转送到了中共手中。这些足以说明卫立煌当时的内心立场和坚定的信念。

于是在卫立煌任东北“剿总”司令期间,采取了“消极等待,按兵不动”的策略。他多次在军事会议上强调:“共产党擅长围城打援,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固守沈阳寻求转机。”

辽沈战役打响后,蒋介石命令卫立煌前去解锦州之围,卫立煌借口固守沈阳最重要,未去增援。

也未和廖耀湘部队配合,使廖耀湘兵团在辽沈战役中悉数被歼,蒋介石得知后,以“犹豫不决,错失战机”为由将其软禁于南京。

1949年初,正当国民党怀疑卫立煌有亲共嫌疑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卫立煌位列其中。

这让卫立煌十分激动,如释重负长叹道:“共产党没有忘了我呀!我有救了!”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当然,他也十分清楚,这是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对他的保护。蒋介石曾多次下令让卫立煌去台湾,但他不愿随国民党去台湾,于是趁机逃出南京,隐居香港。

四、回到祖国大陆

1955年,卫立煌再次拒绝了国民党让他回台湾的安排,从香港回到了北京。

他的归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朱德得知消息后特别开心,派专人把卫立煌接到自己的办公室,老朋友相见,已是多年后,大家都感慨万千!

他们虽然曾经隶属不同队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祖国早日独立富强!这也是卫立煌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时最大的期盼!

卫立煌同时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后来,卫立煌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也许对卫立煌来说,人生有很多名誉头衔。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 天天要闻

有人称他为蒋介石“五虎上将”中最猛的“虎将”,有人称它为抗日英雄,有人称他为共产党的好朋友,美国《时代周刊》称他为中国的常胜将军。

其实无论哪一个称号,都在说一个事实:他是一个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军人,是一个心系国家、拥护祖国统一的中国人!

. END .

文:姜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韩拒绝出席,特朗普要求北约提高军费,西班牙带头“掀桌子” - 天天要闻

日韩拒绝出席,特朗普要求北约提高军费,西班牙带头“掀桌子”

在此次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明确要求北约31个成员将军费开支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这一数字较以往大幅提升,给各成员带来巨大压力。北约长期以来在军费问题上存在分歧,此前在2014年北约威尔士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成员将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提升至2%。经过
汾阳故事;老汾州府 州治 县衙等位置的变迁 - 天天要闻

汾阳故事;老汾州府 州治 县衙等位置的变迁

说到老汾州府,旧时老汾州府的人大多知道汾州府曾经是山西省明清时期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及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因而古城内有两大官署,即府治,以及县衙,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市政府,和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但好些人不知道原来汾州府
王凤阁:宁碎头颅不作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 天天要闻

王凤阁:宁碎头颅不作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王凤阁画像。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供图 他散尽家财,却得到母亲的赞许;他坚持抗战,打得敌人胆寒;他誓死不屈,感动了万千群众;他慷慨赴难,身旁是妻儿相伴。他是抗日名将——王凤阁。 王凤阁,出生于吉林通化一个教师家庭,幼读私塾时便以“精忠报国”自励,常吹奏《满江红》寄托壮志。1931年九一八事...
赵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过父祖袭爵,又熬死诸子 - 天天要闻

赵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过父祖袭爵,又熬死诸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股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推动着文坛发展,它便是以尊古、复古为旗帜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巅峰当属唐宋时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后期则是古文运动的另一个高峰期,代表人物为以李梦阳为领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姜安 马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法西斯贡献不容抹杀 - 天天要闻

姜安 马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法西斯贡献不容抹杀

作者:姜安 马杨来源:《历史评论》2025年第3期帝国主义是引发世界大战的根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帝国主义的天然对立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仅改变了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性质、进程及结果,还深刻改变了战后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战胜法西斯主义作出的历史贡献,...
田城旧事(140):景小莉干了不合时宜的事 - 天天要闻

田城旧事(140):景小莉干了不合时宜的事

张丽丽叫停了自己男人杨俊力干的那件不合时宜的事,其实,她也不用叫停,那件事已经停了,因为杨俊力的政敌秦长寿压根就没有打算给他往上报。而这个时候,景小莉却干了一件极其不合时宜的事。景小莉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