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2022年12月01日22:22:03 历史 1765

吞武里王朝在泰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存在,有一部分原因是吞武里王朝的国王身上有着一半中国人的血统,再加上缅甸的原因,吞武里王朝和清政府还是有过密切的接触。

造成双方关系越来越好的原因,也是基于增进相互了解、有着共同的敌人以及双赢贸易。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增进相互了解

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灭亡,泰国总体上被缅甸侵略者所占领,“重新统一国家”成为了摆在广大暹罗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

海外华人后裔郑信在一系列时代原因下肩负起了这一重任。

郑信的父亲是郑达,原本是广东潮州人,潮州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侨乡,在长期的对外贸易中,无数潮州人也登上了开往暹罗的船只,因此暹罗的华人中潮州人的数量本身就是阿最多的。

郑达来到暹罗后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并逐渐取得了暹罗上层人士的信任,还能出入宫廷,这也奠定了他在泰国的地位,也为儿子参政打好了基础。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当缅甸军队进攻大城的时候,郑信奉诏守城,他看着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是昏庸之辈,于是自己率领500精兵突围了出去,打败了缅甸军队,随后乘胜追击。

在他经过的地方,百姓们纷纷都愿意跟随他,他的所作为所为也鼓舞起了暹罗各个阶层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志。

1767年对于郑信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2月,他首先号召暹罗军民参加复国斗争,并自立为王。

10月,他亲自率领了一百艘战船挥师北上,正式开始了驱逐缅甸侵略军的战争,由于他提出的口号是“复国”,所以他的军事行动也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拥护,他们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缅甸侵略者全部赶了出去。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同年12月,郑信建立了吞武里王朝,他本人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来自哪里,更是对清朝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768年1月,郑信派出陈美来到广东,正式请求让清朝册封,可清政府对于泰国内部的情况不太了解,还在犹豫的时候,一个和郑信有矛盾的河仙人也来到了广东,并呈上了暹罗形势图,强调阿瑜陀耶王朝末代国王的孙子已经来了。

清政府听信了河仙人的一面之词,并拒绝了册封郑信。

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当权者认为郑信属于“窃国”,并非名正言顺。

不过,郑信属于大丈夫能屈能伸,继续等待着机会得到清政府的认可。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1771年7月,郑信派出了3名代表加上通事杨开春,把被暹罗军队俘获的缅甸官兵送到了广东去,清政府在查明了这批人后,对于郑信的态度也终于有了改观。

第二年,郑信再度“趁热打铁”,将35个留在暹罗的原籍广东海丰县人送回了广东,清高宗也开始真正去审视郑信。

此后,这样将留在暹罗的清朝人送回原籍的事情,郑信一共做了3次,每次都是仁至义尽。

再加上一些知道情况的臣子在一旁帮忙说话,清政府对于郑信的态度也渐渐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向郑信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他具表请求,清政府就可以给他封号。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清高宗当时估计郑信接到了回文后会在1778年派人到广东请封,不过后来郑信却托商船带来了禀文,提出“请宽贡期”。

1781年,郑信派遣了使者访华,不过这次郑信不是为了请封的,而是为了扩大贸易的。

第二年,暹罗使者就来到了清朝京城“表贡方物”,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接待,清政府始终没有忘记暹罗使者。

不过,这也是郑信最后一次派遣使者访华,双方也充分了解了对方,可使者还没有来得及返回暹罗时,郑信就已经被杀害了。

当时清政府已经开始称呼郑信为“国长”,若是郑信此次提出了册封的请求,那么清政府必然是会答应的。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从这段相互熟悉的过程中也能看出,清政府和吞武里王朝的关系是逐步上升的。

而对于吞武里王朝进贡中国的事宜,清朝方面也有详细的记载规定。

要求暹罗每3年进贡一次,要从暹罗出发率先抵达广东,然后进贡的船只不可以超过3艘,每艘船上不可以超过100人,而这些进贡人员当中,只有20个人能够到京城。

而暹罗方面的进贡使者离开之前,礼部等官员需要各自派出1个人去送行,回给暹罗方面的礼物包括锦缎34匹,如果有特殊表现,可以追加16匹;而暹罗方面进贡的礼物,除了香料、美人之外,也送过2头大象、2头金丝猴。

除了暹罗之外,也有其他番邦国家在同时期都有进贡行为。

例如2年一次进贡的琉球国,每次进贡硫磺12600斤,红铜3000斤,白刚锡1000斤。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有着共同的敌人

郑信是在同缅甸的战争中逐渐积累起威望的,而清政府也和缅甸发生过战争。

自从缅甸贡榜王朝建立以后,就开始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他们不仅对阿瑜陀耶王朝发起了总攻,更是不断侵扰中南西南边境。

对于中国来说,明清时期从事边境贸易的活动就十分频繁。

1763年,缅甸军队入侵了西双版纳,后来云南边境上的土司纷纷请求清朝予以保护。

2年之后,缅甸军队兵分三路进入云南地区,掳掠了不少人口,他们还声称西双版纳属于缅甸,这也让乾隆皇帝勃然大怒。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因此,乾隆首先命令“书生”刘藻与缅军作战,可后者实在不懂军事,打了败仗后就服毒自杀了。

1766年,新上任的云贵总督杨云琚上任,并组织起了清军的大反攻。

此次,清朝总共出动了2万军队,耗费了300万两银子,然而,由于缅甸军队早已料到了这一步,他们养精蓄锐再度击败了清军,杨云琚也被乾隆皇帝赐自尽。

战争打到1769年的时候,缅甸军队遭遇了一场惨败,这个时候缅甸也意识到他们的力量和清朝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想要打持久战也不太现实,所以决定和清朝议和。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当年11月,双方代表在老官屯谈判后议定画押,长达4年的大规模清缅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这一年,吞武里王朝刚刚建立不久,他们也和缅甸打了很长时间。

清朝击败缅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前前后后也派出过不少军队才终于收获成果,所以干脆也选择草草了事,乾隆皇帝自然也知道缅甸有着野心,不得不提防,那么同吞武里王朝就有着很多“共同话题”了。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而且,1771年吞武里王朝确实将39名战俘送到了清朝去,为此,郑信还专门给清政府写了一份报告,表明了这些战俘的具体来历,清政府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查明了这些战俘的具体身份,并认定了里面有缅甸的军官,这才开始真正相信郑信。

这段历史也能够表明,清政府对于缅甸还是有着提防的,在清国土的南部所面临的威胁也和吞武里王朝面临的威胁一样。

那么,双方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就合情合理了。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双赢贸易

清康熙年间,由于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也获得了大规模增长。

1708年时,全国人口的总数为21621324人,到了1722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25309178人,14年时间,人口上已经增长了将近4000000人,这样的增速规模,已经可以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人口在呈现出上涨趋势时,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区普遍存在“地狭民稠”的状况,农作物的产量无法满足百姓的实际需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米价也连年上涨。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对外贸易。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康熙也从暹罗使者那里了解到暹罗的产米量很大,而且价格也便宜,二三钱就可以购买一石稻米。

于是,从1724年开始,雍正皇帝就允许暹罗将米卖到中国来,所运送的大米和货物也能够全部免税,从这以后,清政府的各项措施不仅缓解了东南沿海缺米的现状,还让很多暹罗商人盆满钵满,这是典型的“双赢”。

因此,双方都想要把这一情况给延续下去。

在吞武里王朝时期,郑信也一直希望能够和清政府保持相关的贸易,由于他刚刚建立王朝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急剧减少,再加上粮食不足和匪盗猖獗等情况的出现,社会秩序一度十分混乱,有大量百姓隐匿在山林当中,还在观望着外面的情况。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因此,他们也更加需要现成的物资来渡过难关,若是能被清朝外交所承认,那么他们的生意也会越做越大,这也是郑信几乎在第一时间向清政府提出册封请求的一大原因。

1775年,郑信就向清政府提出要在广东采购硫磺50担,铁锅500只运回暹罗去使用,清政府也希望做生意,于是很快同意了郑信购买硫磺和铁锅,双方的一些贸易这段时期也在正常运行。

1781年,郑信的使者来还是因为贸易的事情,他们提出希望能够允许暹罗在广东采购铜盘、铜炉等放在船上运送回国。

当然,郑信的考虑远远不止于此,他还希望不断扩大与中国的贸易额和地区,突破广东沿海一带。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此外,他还考虑到中国有着先进的航海技术,时机成熟后也能借助中国的能力和人力去发展到日本的远航贸易,继续促使暹罗的经济繁荣。

也正是出于持续贸易等原因,清政府还参与了缅甸和暹罗议和。

在暹罗和缅甸关系紧张的时候,乾隆皇帝立即表明了态度,调节了缅甸和暹罗的矛盾。

后来的历史更加说明了,清政府和暹罗的贸易一直都处于“双赢”的状态,合则两利,遗憾的是,吞武里王朝所在的时期太过短暂,很多事情还没有成型之时,郑信已经逝去了。

吞武里王朝时期暹罗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天天要闻

参考

清朝与暹罗的外交关系 清史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 天天要闻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黄仁勋在英伟达GTC2025大会上与一台机器人共同发表主题演讲(视觉中国/图)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贸易局势变化、美国对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敏感时期,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之邀访华。这次,黄仁勋一改最具标识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访问北京和上海。据新华社...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