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清华园

2022年11月03日04:27:36 历史 1104


杨振宁先生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1929年他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先生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就住在清华园西院19号,西院30年代向南扩建后,他们家的门牌改为11号,他随父亲在那里住了8年。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所以,清华大学对杨振宁来说,是儿时嬉戏的地方,是少年时代课余活动的场所,是青年时代科学启蒙的殿堂。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杨振宁在清华园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那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但宁静的清华园是受保护的,感受不到社会的动荡。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园里四处玩耍(近春园),几乎爬过那里的每一棵树,认识那里的每一棵草。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那时,他在成志学校读小学(现在是清华大学工会所在地)。虽然在他九、十岁时就表现出他的数学天赋,杨振宁说长大后要拿诺贝尔奖。但父亲并没有让杨振宁只在数学方面加强学习,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培养他。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在杨振宁初中暑假期间,父亲请清华大学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孟子》,雷先生就推荐了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所以他在中学时代就能背诵《孟子》全文,他还学了许多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历史知识。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孟子》里所蕴含的丰富哲学理念及崇尚道德的观念,对杨振宁以后的研究思路、以至一生的成长,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1937年抗战开始后,青年时期的杨振宁随家人离开清华园。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1997年6月2日曾经的清华园"小主人",年逾古稀的杨振宁,又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身份回到了清华园,他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所言及清华大学所给予他的影响。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杨振宁先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科学家之一。其在学术上的成就可以被称为现在存世的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杨振宁与清华园 - 天天要闻

2004年,他的学生翁帆嫁给大54岁杨振宁,18年过去,两人夫妻情谊未变,生活幸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北鹤峰县:清廉文化赋能文旅新活力 - 天天要闻

湖北鹤峰县:清廉文化赋能文旅新活力

在武陵山区的怀抱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不仅坐拥“中国仙本那”屏山峡谷等绝美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华夏大地独树一帜的容美土司文化等深厚文化底蕴,尤其是清廉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底蕴厚重。近年来,鹤....
冒功者,就该被永远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 - 天天要闻

冒功者,就该被永远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

本文是历史架空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对号入座,那就是做贼心虚。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国隋唐时期,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战争不断。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济与高句丽、靺鞨联合攻打新罗,连续夺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 天天要闻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我是塞外小野,这一次西北大环线从兰州始发,第二站来到白银市,在白银市的景泰县发现了一座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保留完好的古村布局,至今还住着30多户人家,在古城里住了一晚,体验到了西北萧瑟中的人间烟火。西北地区留下的古城大多残垣断壁,位于白银景泰县寺滩乡的永泰古城应该是西北地区仅存的一座保留完整的土夯...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 天天要闻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7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并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公众可免费参观且无需预约。此次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在开放首日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介绍,此次主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