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经过天险腊子口,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2022年10月17日18:54:13 历史 1531


腊子口处在甘肃南部,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唯一的一条小路又陡又窄被两边厚厚的石壁夹着,就跟一条长长的走廊一般,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红军长征时,经过天险腊子口,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 天天要闻


一九三五年九月,中国工农红军继续北上抗日,长征途经腊子口。国民党鲁大昌部新编十四师想要凭借天险、阻截红军北上。山上遍布敌军的碉堡,其中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还有4挺机枪专门那那条唯一的小路封锁着。

攻打腊子口的先头部队是红4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虽然在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是都被敌人的火力给阻挡了,没有办法再继续往前。红4团也曾想过往侧边绕过去,然而四周都是些高耸的悬崖绝壁,难以攀登。


红军长征时,经过天险腊子口,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 天天要闻


但那是红军能够前进的唯一一条道路,因为敌军也在后方紧追不舍,要是没有及时将腊子口攻下来,红军必然会陷入绝境当中。杨成武便召开士兵大会,集思广益。这时,有一位入伍还没有半年的战士表示,他可以爬上去。这位战士有着“云贵川”的外号,是贵州苗族的同胞,他从小便于悬崖上采药、砍柴,等到要爬悬崖的时候便会用绑在长竹竿上的钩子钩住悬崖上的树根、石嘴以及崖缝,接着就顺着竹竿往上爬。


红军长征时,经过天险腊子口,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 天天要闻


红4团便分成了两支,一支是由政委杨成武指挥继续展开正面的进攻,吸引敌军的火力;还有一支则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先由“云贵川”爬上悬崖,将事先接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来,后来的战士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地全部爬上去,攀上了敌人右岸峭壁的后坡。


红军长征时,经过天险腊子口,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 天天要闻


王开湘带领两个连爬上悬崖以后,绕到了敌军的背后,如神兵天降的红军战士突然发起了进攻,把敌军的重机枪全都摧毁了,随后便趁势猛打,把敌人一举歼灭。拂晓,红4团占领了腊子口,给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了通路。所以,这次战斗的壮举以及天险腊子口一起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当中。

文章:红军有一二四方面军,唯独缺少红三方面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