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刘真:我对武城的回忆

2022年10月13日10:37:11 历史 1232

“红色记忆”刘真:我对武城的回忆 - 天天要闻

我在一九三九年刚参加革命时,就在武城县宣传队工作了一年多。那时,因为敌情严重,所以,晚上常住在清河县。偶尔来到武城的农村演出戏剧、舞蹈。不久,我又调到了冀南第六军分区宣传队,这时,也曾不断到武城去过。

一九四二年初,部队进行精兵简政,因为我家长都住在武城河西一带,我二哥刘捷又在武城县公安局工作,所以军分区宣传队的指导员就把我和我的两个侄女刘玉长、刘淑长一起送到了武城县前书村我祖母、父母和大嫂住的地方。因为夏津的老家敌人占居,被敌人抄了家,所以全家人逃到了武城河西隐居。

在书村住了不久,抗日政府送我和侄女到东桥上村抗日高小读书。学校只有一位袁老师,当时我就住在他家,袁老师全家人对我都很好,待我如亲闺女一般。不幸的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敌人的“大扫荡”开始了,把学校给冲散了。在跑“扫荡”时,我和大侄女刘玉长,跑到了半壁屯,天就黑了,也把我们渴饿的不会走路了。多亏一个老大娘把我们救到家里,藏了我们三天三夜,后来让她讨饭的弟媳又把我们送到了孝兰村,这才找到了我的全家。老大娘的老伴叫巩保太,老大爷勤劳朴实,磨豆腐维持全家生活。这一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终生难忘。

一九四三年初,抗日政府又在南陈庄给我们找了一所小学,老师姓刘,是早年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他自选古典文学教我们,在刘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习了“孔雀东南飞”、“陋室铭”等文章,还教我们作文,写大仿,这是我童年学习最幸福的三个月。

不幸,五月初,叛徒赵大下巴,带领县城的伪军和警察所长周杏村来南陈庄,将我和我的大侄女刘玉长,还有抗日县长戚伯黎(戚夯)的女孩戚淑华一同扑了去。到了伪县政府内,伪县长吴寄普审问了我们三个小孩,当时,我们只说是南陈庄人、念书的学生。他瞪着三角眼,很阴险的说:“不知道你们是谁,会抓你们吗?”敌人把我们关进了电话总机室,让听电话的女职员看守着我们,敌人逮捕我们,是为了把我们作为小人质,目的是叫戚县长和我二哥刘捷前来投降,写信说:“不投降就把三个孩子交给日本宪兵队杀掉。”哪里知道,我二哥刘捷和戚县长回信却把汉奸县长痛骂了一顿,并且说:那三个孩子我们不要了,愿杀就杀,愿砍就砍,抓去孩子叫大人投降,是痴心妄想。

敌人的阴谋破产了。加之我们的地下工作者和县敌工站的营救,敌人不得不把三个孩子放了。九天后,我们回到了南陈庄,刘老师病了,学校也停了。从此,就结束了我在武城县的两次学校生活。这两处学校共读了半年书。

之后,组织上把我和玉长送到了运河东津浦线上的平原县。这时,我在二地委当了一名交通员,为了工作的方便,我剃了光秃,装成男孩,麻痹了敌人,完成了送信任务。

武城县的老师、同学、房东和人民群众,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终生忘不了武城县,在我的小说中,许多地方都写到了武城县,武城县是我童年不平凡的生活源泉重要的一部分。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六日于石家庄

“红色记忆”刘真:我对武城的回忆 - 天天要闻

著名女作家刘真

刘真,女,1930年1月生,原名刘清莲,山东夏津渡口驿乡太平庄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在部队曾任演员、宣传员、交通员、创作室主任、文工队队长。1952年入东北鲁艺学习,次年,进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历任中国作协武汉分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河北分会副主席。1990年旅居澳大利亚悉尼,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华文作协顾问。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春大姐》《长长的流水》《英雄的乐章》《刘真短篇小说选》等,散文集《山刺玫》,报告文学集《西天取宝记》,故事集《红围巾的旅行——彭总的故事》《参天的大树——彭德怀的故事》。1977年后发表了《知耕鸟》《黑旗》《婚礼》等中短篇小说。在海外发表回忆录《回首再望》《我在文坛三十七年》,中篇小说《神农架的日本少女》及随笔、散文多篇。《好大娘》获儿童文学三等奖,《我和小荣》获儿童文学一等奖,《一片叶子》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春大姐》被改编成故事片。2005年,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纪念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晚清留学潮惊现跨国名场面!朝鲜千金留学日本太抓马 - 天天要闻

晚清留学潮惊现跨国名场面!朝鲜千金留学日本太抓马

谁懂啊!《人生若如初见》最近剧情直接放大招——朝鲜富商千金李珠姬现身日本留学,不仅搅乱革命党“拉新”计划,还和菽红组成“跨国闺蜜团”,最后导致菽红被退学!原来百年前留学圈就这么精彩! 先给没追剧的小伙伴补课!杨凯之原本想用李珠姬当“诱饵”,
一代廉吏于成龙累死公堂,康熙痛哭,亲自为他做悼文! - 天天要闻

一代廉吏于成龙累死公堂,康熙痛哭,亲自为他做悼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六六鳞编辑|六六鳞前言春日的江南,细雨绵绵。两江总督于成龙正在公堂上审理一起关系民生的复杂案件,突然,他面
陈后主:摆烂界的祖师爷,凭啥比隋文帝杨坚活得还滋润? - 天天要闻

陈后主:摆烂界的祖师爷,凭啥比隋文帝杨坚活得还滋润?

前言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堪称“史上最强躺平学大师”——南陈后主陈叔宝。要说这位爷,那可真是把“摆烂”这门艺术玩到了极致,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个本就摇摇欲坠的王朝,加速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最骚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国之后,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首次开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审判了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