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2022年10月09日05:53:10 历史 1759

1955年4月12日,临近中午时分,浙江磐安县黄林坑村村民蔡希华,和他哥哥蔡彦华在长坪山上采药。

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沟里,兄弟二人发现一个十分隐蔽的山洞,洞口前的杂草已经被踩平,看来这个山洞里有人居住。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一阵冷风吹过,兄弟二人感到脊背发凉,蔡希华有些惴惴不安地道:“洞里住的是不是土匪呀?”

话音未落,山洞里射出两颗子弹,蔡希华的哥哥蔡彦华头部中弹,倒在血泊中。

另一颗子弹贴着蔡希华的头皮飞过去,蔡希华吓得魂飞魄散,丢下手中采药的工具,转身就往山上跑。

两个破衣烂衫,胡子邋遢的中年人,手里提着枪,从山洞里追出来。又开了两枪,并勒令蔡希华停下来。

蔡希华害怕到了极点,心知就算自己停下来,这两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也不会放过自己。

两个土匪又追了一段距离,可终究不及整天在山里砍柴采药的蔡希华,双方距离越来越远,土匪再次开枪,蔡希华急中生智,一头钻进深山老林中。

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年了,磐安县境内竟然还有全副武装的土匪,很多人对这个消息将信将疑。

生活在长坪山附近的百姓,则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当地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立即出发,赶赴案发现场进行勘察。

蔡彦华的尸体,仰卧在一片碎石上,子弹从右眼射入,从左后脑飞出,一击毙命,说明开枪的土匪枪法好,有极稳定的心理素质。

根据蔡希华的描述,他当时就站在哥哥身边,距离土匪隐藏的山洞有十几米。土匪之所以没有命中蔡希华,还是角度的原因,中间隔了一个蔡彦华。

山洞有三十多米深,洞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水桶里的水是满着的,一把锋利的斧头旁,堆放着整齐的劈柴。

在山洞的里侧,还有两张简易的木床,一切摆设,似乎都和当地普通的山民没什么两样。

可是很快,办案人员在角落里,发现两枚弹壳,是柯尔特M1911手枪的原装弹。两个土匪杀人后,撤退得很从容,现场没有留下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很快,磐安县公安部队,派出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的侦剿小分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开始对两个武装土匪进行大规模的搜剿。

侦剿小分队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土匪的确切身份。他们下手干净利落,杀人后很快地转移住处,而且不留任何线索,由此可以断定,这两个人是多年的惯匪。

有了这个结论以后,侦剿小分队的战士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磐安县境内最出名的惯匪,就是施天策和徐根林。

几年前,他们带着上百个土匪,将磐安县闹得鸡犬不宁,剿匪部队部队对这伙土匪,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追剿,最后才将这伙土匪一网打尽。

本来剿匪部队的战士们,认为匪首施天策和徐根林,已经在战斗中被打死,万没想到,这两个家伙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在继续为非作歹。

磐安县磐安地处浙江中部,周围竟有天台,仙居、缙云、东阳、永康、新昌等六个邻县。磐安县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千百年来匪患猖獗,屡禁不止。

磐安县是浙江全省解放最晚的县城,解放前夕,磐安县境内千人以上的股匪,就多达十三个。

周边各县的土匪,被剿匪部队打得走投无路,纷纷躲进磐安县境内落草为匪。其中以尚湖的匪首陈秉瑶势力最盛。

这家伙不自量力,曾经带领1300多名匪徒,在济公岭设伏,偷袭由此路过的我军主力部队。

这就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战斗,陈秉瑶也是平生第一次领教了正规军的厉害。

战斗在清晨开始,战场上大雾弥漫,陈秉瑶的机枪手,听到山下大路上有脚步声,就自作主张开火,瞬间枪声就响成一片。

我军的前卫侦察排,突遭袭击,还有些莫名其妙。

战士们都身经百战,从子弹的弹道就能看出,发动袭击的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付这种敌人,一个侦察排就足够了。

架上迫击炮,轰击敌人的机枪阵地,仅用了一发炮弹,土匪们的重机枪就哑火了。

再轰上几炮,土匪们逃得漫山遍野,有不少土匪慌不择路,竟然跑进主力部队的行军队列中。

没办法,枪声就是命令,主力部队的战士们一枪未开,就开始满山遍野的抓俘虏。

陈秉瑶被弹片击伤,幸亏大雾弥漫,能见度太差,他让其他土匪背着,侥幸捡回一条命。

当时跟陈秉瑶一起逃走的,还有两个土匪头目,施天策和徐根林。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1949年11月初,我第三野战军第313团解放了磐安县,随即展开大规模剿匪行动,陈秉瑶在上次战斗中伤了元气,不敢再兴风作浪,主动交枪投降了。

陈秉瑶挺狡猾,事先藏匿了大批的武器弹药。1950年夏天,施天策、徐根林等匪首,依靠陈秉瑶藏匿的武器,纠集数千匪徒发动叛乱。

土匪们攻入天台县,开始大肆劫掠,曾经繁华的街头变得满目苍夷,无数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倾家荡产。

侥幸得手的匪徒们得意忘形,又继续围攻我军重兵把守的东阳县城。

数日前,东阳县最大的土匪头目安我华刚刚被剿匪部队镇压,普通百姓剿匪热情高涨,施天策和徐根林又一次撞得头破血流,被他们忽悠来的数千匪徒,被剿匪部队一网打尽。

审问俘虏时,剿匪部队才知道,策划这次匪乱的头目是施天策和徐根林。在此之前,他俩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

施天策是磐安县九和乡人,徐根林是他的副手,家住东阳县八达乡。施天策和徐根林身材魁梧,都有一股蛮劲,枪法也不错,从前是陈秉瑶手下的中队长。

在当时,土匪们不自量力,“司令”“军长”的帽子满天飞,土匪中的中队长,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剿匪部队认为,对施天策和徐根林,不值得兴师动众。

后来似乎也和剿匪部队的猜想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施天策和徐根林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了任何音讯。

直到1951年5月18日,这两名隐匿已久的匪首,再次露出他们的獠牙。

那天晚上天降大雨,磐安县恒坑乡上宅村的几名民兵,正冒着大雨在野猪岭上执勤,借着闪电的光芒,正在站岗的民兵徐锡云,似乎看到不远处大树后有道人影。

他打开手电,却什么也没看见,正犹豫间,头部重重地挨了一击,徐锡云顿时晕倒在瓢泼的大雨中。

等他醒来时,感觉头痛欲裂,手中的半自动步枪,也不翼而飞。

几天后,道上头村村民岩水家中,突然闯进几个不速之客,他们用枪逼着岩水转过身去,刚走了两担刚刚收获的大米。

岩水胆小怕事,没敢声张,到了冬天,临近春节时分,一个土匪再次闯进岩水家中,这一次他们抢走了100多斤大米,还有50多斤准备过节用的火腿肉。

1952年8月1日中午,临浦区桃树岩岭一座凉亭里,三名由此路过的战士,正在凉亭里临时休息。

四个土匪冒充当地民兵,向战士们借枪。

对这种无理的要求,战士们自然是断然拒绝。身后突然窜出两个土匪,用冲锋枪向战士们扫射,三名战士当场壮烈牺牲,他们的配枪也被土匪们抢走了。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土匪们变得越来越嚣张,西营岭头村的稻米刚收割完毕,土匪们就将刚上场的稻谷劫掠一空。

被土匪绑走索要赎金的事件,更是屡有发生。

朱石坑村的村民卢天德,因为家里贫穷,拿不出赎金,被土匪枪杀在大路旁。

为了彻底消除匪患,让乡亲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磐安县公安部队组成三个便衣侦察组,金华军分区,也派来十几名经验丰富的侦查人员,在天梓、九和两个乡统一行动,实施重点清剿。

在一些可疑的重点区域,由当地民兵昼夜值守。给他办案人员,组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分住在塘山、天梓、西营、张村、下陶等地,一旦发现匪踪,可以迅速地对他们实施追剿。

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战,22名残匪纷纷落网,但是经过审讯,两名主要的匪首施天策和徐根林,再次不知所踪。

办案人员在后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先后5次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对两名匪首可能藏匿的区域,进行大规模拉网式搜索,最终一无所获。

继续对施天策和徐根林手下的匪徒进行审讯,试图从他们口中,探知二匪的行踪,结果一名名叫陈茶海的匪徒供诉说:施天策和徐根林已经在数日前,跳东阳江自杀了。

虽然没有人能够给陈茶海的供词做证明,可施天策和徐根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办案人员就根据陈茶海的供词,停止了对施天策和徐根林的搜剿行动。

直到三年后的4月12日,进山采药的农民蔡彦华被土匪打死,办案人员这才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失踪已久的施天策和徐根林身上。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办案人员在土匪留下的水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人名—陈金照。

经过调查,这个陈金照是个猎户,一家三口单独居住在照岩坞。

照岩坞周围都是茂密的森林,而且这里是孔段通往下陶的必经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成为土匪们的落脚点。

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办案人员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这个看上去与世无争的猎户陈金照,竟然是施天策的姑表兄弟。

在证据面前,陈金照低头了,他说施天策和徐根林在附近山洞里,已经住了两年多了,他们的饮食供应,都是从陈金照这里索取的。

因为徐根林经常威胁陈金照,如果敢走漏风声,就杀他满门。所以陈金照对两个匪首也心存不满,只是担心家人都安全,一直隐忍不发。

办案人员认为,陈金照通匪,确实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另外附近百里以内,都布置下天罗地网,施天策和徐根林走投无路,十有八九还会来找陈金照。

办案人员将陈金照释放回家,并暗中派人,对他家昼夜进行监视。

可半个多月过去了,施天策和徐根林并没有出现。就在大家有些灰心丧气之际,4月28日上午,陈金照忐忑不安的来到侦剿小分队驻地报告说:施天策和徐根林就在附近活动。

办案人员追问道:“他们现在在哪里?”

陈金照回答说:“在尖鼓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早晨出门去打猎,在尖鼓坑发现了施天策留下的暗记”。

陈金照说话时吞吞吐吐,办案人员猜想,他很可能已经和施天策见过面,他这次来,就是探听虚实。

办案人员将计就计,安慰陈金照不要害怕,只要发现施天策的行踪,马上就来报告,陈金照唯唯诺诺的去了。

过了几天,他又来报告说,施天策留下暗号,向他索要粮食、咸菜和盐。

办案人员不想打草惊蛇,示意陈金照自己看着办。

5月3日晚上,铁炉坪村民火荣家中,遭到土匪抢劫,被抢走了一筐茶叶,还有一些贵重的草药,以及部分野味。

办案人员抵达案发现场,断定这些东西,都是被施天策和徐根林抢走的。

第二天傍晚,陈金照兴冲冲地背了一筐茶叶回家。看来他白天又和施天策接头了。

第2天清晨,陈金照背着一个装满物品的竹篓,手里提着一支猎枪,脚步匆匆地出了家门。

公安战士郭振华和王相金,以及另外几名战友,远远地对陈金照进行跟踪。

哪知这家伙在森林里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了家。

陈金照已经发现自己被跟踪,并确信以他的身手,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跟踪的人甩掉。

可陈金照失算了,郭振华和王相金也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爬山钻密林的本事,丝毫不在陈金照之下。

陈金照刚进了家门,郭振华和王相金就同时看到,一个头戴斗笠的大个子男人,后背一个竹篓,脚步匆匆地走出

陈金照家的门。郭振华厉声喝道:“站住,你是什么人”。

对方一愣,突然丢下竹篓,回手就是一枪。

子弹贴着郭振华的耳边飞了过去。

与此同时,王相金手中的冲锋枪响了,大个子身中数弹,踉跄地向前冲了几步,就扑倒在地。

根据陈金照家属辨认,被王相金击毙的人,正是匪首施天策。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施天策被击毙后,办案人员立即加大了对陈金照的审讯力度,这家伙太狡猾,心里一定还藏着不少秘密。

很快,陈金照交代说:自从蔡彦华被打死后,施天策和徐根林担心目标太大,就分道扬镳了,徐根林现在藏匿在他老家,东阳县西营乡磨岩村一带。

磨岩村只住着楼根水和楼银娜两户人家,他们是兄妹关系,楼银娜嫁人后丈夫死了,孤儿寡母的,在婆家泥坑村受人欺负,所以索性搬回来跟大哥住在一起。

楼银娜是徐根林的弟媳妇,他俩关系不太正常,因为没有证据,谁也不敢乱说。

兵贵神速,办案人员立即赶赴磨岩村,对楼氏兄妹进行秘密监视。

可是二十多天过去了,办案人员在山上蹲守,蚊叮虫咬,苦不堪言,可徐根林的影子都没见着。是不是哪里出现了漏洞,被徐根林发现了。

大家思前想后,突然想起来,就在5月17日,大家开始在山上蹲守的那天,有人发现了他们,战士们将那人抓起来,教育那人,不要把今天的所见所闻讲出去。

那人倒也挺听话,保证自己能管住嘴巴,一个字都不讲出去。

后来有个未解之谜,那个被战士们抓住后又放掉的人,是不是就是徐根林。

既然已经走漏了风声,再继续遵守下去也就没了意义。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为了尽快抓住徐根林,战士们每天都要上山寻找他留下的蛛丝马迹。

进山的路有两条,但都要路过磨岩村,一来二去和村里的人都熟了,彼此见面都打招呼。

战士们都知道,每天在河边洗衣服的那个年轻女人,就是楼银娜。可从来没人跟她提起过这件事。

一个多月过去了,关于匪首徐根林还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7月23日,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徐木水,突然找到办案人员。

他家住泥坑村,是楼银娜的儿子,也是徐根林的亲侄子。

徐木水对母亲和叔叔之间,微妙的关系十分反感,他甚至认为,他爹过早地离开人世,也和叔叔有直接关系。

最后,徐木水又透漏了一个让办案人员瞠目结舌的秘密,徐根林就住在附近山上,他之所以能够避开办案人员的搜剿,主要还是因为楼银娜。

进山的路一左一右,搜剿小分队的战士们进山,他们走左边的路,楼银娜晾晒衣服的竹竿,就歪向左边。如果战士们走右边那条路,晾衣服的竹竿,就会向右边倾斜。

战士们又接连观察几天,发现那个还不满10岁的小男孩儿所说的话,竟然句句属实。

难怪总也抓不到徐根林,原来事先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战士们将计就计,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都没有行动,楼银娜家晾衣服的竹竿儿,就一直四平八稳。

办案人员当机立断,马上派人将楼银娜控制起来,并在她家中埋伏下几个侦察员。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接连几天楼银娜没有晾衣服,这让徐根林感觉有些不安,派了一个名叫楼撮来的土匪,下山找楼银娜来探听消息。

楼撮来自投罗网,刚进门就被办案人员生擒活捉。

经过办案人员耐心细致地解释和教育,楼撮来痛哭流涕,表示愿意痛改前非。

战士们怕耽误时间长了,会引起徐根林的怀疑,于是当天夜里就把楼撮来给放了,不但没有为难他,还准备了一份礼物,让楼撮来先回家看看父母。

第二天早上,楼撮来带着一份干粮上山去了。

没过多久,他就和一个个子挺高的家伙见面了。那个高个子好像几天没有吃饭了,他把手中的冲锋枪放在一旁,然后端起楼撮来带的食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楼撮来趁此机会,捡起地上的冲锋枪,脚步飞快地向森林中逃去。

徐根林这才如梦初醒,从腰里抽出一支手枪,对着楼撮来开了一枪。

这一枪没打中楼撮来,反而暴露了他的位置。

周围搜剿残匪的战士们纷纷赶来,三个小战士出其不意,将徐根林扑倒在地,可这家伙太壮了,三个小战士按不住他,又让徐根林跑了。

不过这次也并非全无收获,徐根林随身携带的手枪,以及那支锋利异常的匕首,都成了小战士们的战利品。

年轻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东倒西歪;竟是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号 - 天天要闻

徐根林没跑出多远,一名战士举枪射击,准确地命中了徐根林的大腿,他惨叫一声,摔倒在地上,十几名战士迅速包抄过来。

就这样,在磐安县和东阳县交界处,先后藏匿了五年多的悍匪徐根林,终于被消灭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长沙贾谊故居发布闭馆,陈展将进行全面提质改造 - 天天要闻

长沙贾谊故居发布闭馆,陈展将进行全面提质改造

5月5日,长沙市贾谊故居管理处公众号发布闭馆公告,公告中称此次闭馆原因为“贾谊故居文旅项目建设需要”,闭馆期间将对陈展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此前,长沙简牍博物馆启动了“文脉在兹 谊居千年——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和他生活的城市”文物特展,展览展现了贾谊的生平、思想及其对湖湘文脉的影响。展览持续至2026年5月31日(...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 天天要闻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靠制度,才能基业长青。作 者丨张静波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纽约,火药味十足。当美国记者质疑汪海,他穿的是否为双星鞋时,这位中国鞋王当即脱下鞋子,高举过头顶,向人们展示鞋底的商标,并用英语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举在美国引起轰动,有媒体戏称:汪海是除赫鲁晓夫之外,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闻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听友问我这么一个有些难回答的问题,说历史上汉朝使臣频繁遭遇杀身之祸,到底啥原因?实话讲,哪个朝代我们的使臣都有被杀的,但确实汉朝人数上是多了些。我们就试着串着故事讲讲大概。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 天天要闻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一万唐军暴揍五万敌军,将高句丽死灰复燃的气焰彻底覆灭!也将反水的新罗连带着一起疯狂教育。此战歼敌上万,俘敌同样达到上万。这一战将盛世大唐之威扬遍四海,此战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门之战。这一战的背景有点搞笑,因为这一年大唐刚刚覆灭高句丽,并将他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 天天要闻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南阳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阳市工农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后花园核心。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不光是个建筑奇观,还因七大未解之谜闻名,吸引了无数人来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亲是李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 天天要闻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基因研究证明,芬兰人和汉族竟然是远房亲戚!这关系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迁徙,而且更绝的是,当时迁徙的人还带上了他们的狗。这事儿听起来像历史悬疑剧,但全是真材实料,科学家们用DNA证据一步步揭开的。先说这发现的来头。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 天天要闻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黄梦玲“老王,你最近火气怎么这么好,清一色说来就来?”“是啊,每次都是我们几个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虽然我们只是娱乐,输赢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诀窍也要告诉我们一声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