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古城的变迁

2022年09月13日12:03:10 历史 1412

郧阳古城的变迁 - 天天要闻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汉水溢,东南隅城圮,抚治刘秉仁予以补筑,时城高两丈一尺,厚一丈八尺,修窝铺二十间,门楼七个,瓮城楼三个,角楼一个。明万历年间抚治王世贞改北门城楼为春雪楼。明万历元年至泰昌元年(1573年至1620年),在东门外凿护城池,长五十余丈,宽二丈二尺,深九尺。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抚治张尚委,通判张四维郧县、郧西、均县竹山房县对郧阳城分段修补。乾隆六十年(1795)年知府王正常、郧县知县叶治及各县捐廉补葺,又建窝铺四间。嘉庆九年(1804年)总督吴熊光令郧县知县高赐禧雪楼。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府崇善、知县熊象麟修筑火星庙炮台。十二年(1832年)八月大水,东南城墙坍塌数十丈,崇善、熊象麟督绅士修筑。十六年(1836年)知府李嘉祥、知县黄照修筑城墙二十四丈。二十年(1840年)知府陈天泽、知县姜国祺修南城墙二十丈。二十一年(1841年)知府但明伦督饰知县段天恂重修大南门城洞,并建城楼,约费四千金。二十八年(1848年)知县陈子饰修小南门炮岸。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江士玉补筑。秋七月汉水溢,冲塌城垣四十丈,知府侯庭樾、知县梁光钊次第修之。嗣后知府靳如汇、艾浚美、陈寿图、知县方兆科、奎聊节年修补。

郧阳古城,从城西北折而东,皆枕山,不可凿池(即护城河),惟东门外浚池,阔二丈二尺,深九尺,长五十余丈,西南一带以汉水为池。同治元年(1862年),襄阳道金国琛以旧濠填淤,且东北虽枕山,而城垣卑矮,宜开濠以卫之,饰知府艾浚美、知县奎聊率城乡绅民分段开浚,派绅士张肇临、姜竹亭、江鸿川、俞东山督工,自大南门至伏龙关,全长七百三十丈,宽三丈,并筑石佛咀炮台一座。城上炮台六十座,城外炮台四座。

郧阳古城的变迁 - 天天要闻

清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汉江洪流冲裂城垣四十丈三尺,坍塌八十八丈九尺。七年(1868年)修复之,并展筑城成南护城堤,工未竣。同治九年(1870年)续建,五月,重修东、南城垣闸板。光绪八年(1882年),西北隅城圮,后复之。

民国22年(1933年),为固城防,在城东南外加筑土城一道,在东南角外、东北角外、小东门外、北门外、东北角城上及伏龙关西各筑碉楼一座。24年(1935年)农历六月初六,东南城垣被急流冲刷溃决六十丈,洪水涌城,东城区沦为泽国,房屋倒塌七八百间,受灾居民计两千人。嗣后,罚城内各土膏店(大烟馆)款修复。27年(1938年)6月,将东门外横架护城河上的木桥改为石拱桥,并改东门桥为东征桥。32年(1943年)北门春雪楼修葺一新。1947年12月30日县城解放,1948年春,各城门楼拆毁,木料化为炊烟。

郧阳古城的变迁 - 天天要闻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城垣多处被公占私窃,逐年颓废,残垣败壁狼迹城周,无人管理。1958年后,老城划为丹江库区后,县城向老城北后靠迁建,1968年,城垣全部拆除。1969年秋,老城绝大部分被库水淹没,小西关一带尚存。

下期继续请加关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