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在全球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各个国家的红色政党互相支援、携手并进,比如苏联就曾援助过新中国,而新中国同样也援助过朝鲜。很多人觉得朝鲜是无功受禄,白白接受中国的好处而没有任何回馈。但实际上,朝鲜曾为中国无私奉献数十年之久,极大地支持了我党与敌人的斗争。
故事要从甲午战争时讲起,日本占据了朝鲜之后,有很多爱国者奋起反抗,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后来,因为决策失误,游击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得已西进长白山,在中国东北地区休整。
期间,在共产国际的斡旋下,这些朝鲜战士以个人的名义加入东北的左派武装中,暂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抗联成立,朝鲜战士被集合起来,编为独立的部队,由中朝双方共同指挥。解放战争爆发后,东北野战军中的朝鲜部队达到了4个师,他们的战斗力与意志力一点也不输中国战士,其中有100人因功获得表彰,被奉为战斗模范。
然而,个人的英勇无法改变东野在解放战争前期的劣势地位,国民党军集结重兵不断压缩解放区范围,东野的生存空间由此不断衰减。为了摆脱这一窘境,东野派人面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请求他提供帮助。金日成没有犹豫,当即开放边境地区供东野活动,在得知东野缺乏武器装备的时候,他又命令部下将缴获的日军枪支弹药全部移交给林总,为东野解决了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金日成还特地让朝鲜国内的化工厂加紧生产炸药、雷管等爆破物,以成本价卖给东野使用。1946年的冬天提早到来,东野吉东军区被服厂来不及赶制棉衣,战士们穿着单衣执行任务,冻伤者比比皆是,非战斗减员严重。
此时,党中央正在躲避胡宗南大军的追击,处境也很艰难,无暇支援东北。无奈之下,林总只好再次向朝鲜求援。金日成得知东野有难,马上雪中送炭,支援了大一批布料和一千多套成品棉衣,还随赠了一车药品。
时间来到1947年,东野逐渐夺取战场主动权,靠着发动季度攻势,不断蚕食国民党军部队,进一步扩大我方优势。当年7月,林总指挥部队发动了夏季攻势,当时正值雨季,战士们穿着草鞋进军,双脚长时间浸水,开始肿胀、溃烂,由此拖慢了行军效率,使得既定战役目标迟迟无法实现。
危急时刻,林总又向金日成求助。金日成急忙让国内的工厂赶制了一批雨鞋送往东北,帮助东野渡过难关,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为了报复东野,集结重兵分割解放区,切断各部队之间的联系,打算将战士们困死饿死。
金日成闻讯之后,立即安排东野重要军政人物通过朝鲜领土往来于各个解放区,以保证东野之间的联系。同时暂停朝鲜境内一切不必要的运务,集中所有后勤部队,通过水路4条补给线,向东野个解放区输送了海量的粮食、药品、被服等物资,使得解放军能从容不迫的与敌军周旋、斗争,消耗其有生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感念金日成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因此在得知他要统一朝鲜之后,无条件地将东野下属的4个朝鲜师移交给他指挥。这5万人成了朝鲜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差点将韩国军队赶下海。
美、英等国参战之后,党中央在苏联的授意下,立即派遣百万大军进入朝鲜,援助曾经的兄弟,帮助他们赶走了侵略者。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志愿军没有立即回国,在朝鲜停留了很久,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到20世纪90年代,朝鲜遭遇饥荒,党中央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军事上与朝鲜展开合作,确保这个社会主义小兄弟能独自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危机。
中国与朝鲜自古就存在着亲密的联系,自汉代时起,朝鲜就一直受中原王朝影响,至明清时,更是奉中国为正朔,即便在日本的干涉下,两国脱离了藩属关系,但情谊仍未减半分,中朝携手赶走了侵略者,顺利完成了共产主义革命,以新的姿势迈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