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2022年07月16日00:09:38 历史 1912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第一回:宋朝人的婚恋观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讲述了盛家庶女盛明兰在生母早亡、父亲薄情的大宅院中,依靠善良睿智的祖母,守拙藏愚、忍辱负重至自立自强,最终成就自我和家族的故事。


期间涉及到几次婚姻,颇能展现宋人富有特色的婚恋观,为我们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嫁娶风俗提供了重要参考。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科举及第──榜下捉婿

剧中小公爷齐衡的父亲是一等爵位,为何他非要参加科举考试,一次不中还要再考呢?这是宋人极其看重“科举及第”的表现。


科举制起于隋唐,宋朝统治者重文抑武,将其发展得更加完善和成熟。


宋朝科举人才辈出,数量庞大,且仕途晋升极快,进士及第者可享高官厚禄,尤其是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身份贵重,不出十余年就成国之望柄。


宋人对科举及第者的追捧可说是极度狂热,放榜之日,这些天之骄子受万众瞩目,即使是至尊公卿也十分注视,普通人摩肩接踵堵塞街道,甚至爬到屋顶上看才子们的风光,有人戏言“状元登第的荣耀,即便是将兵数十万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可比”。


这种心理催生了宋时“榜下捉婿”的习俗,放榜之日,京城富贵高门就在榜前“捉人”,物色心仪的东床快婿。


由此可见,宋朝的读书人一朝科举及第,便是仕途可期、婚姻圆满的人生赢家了。


关于这一点,宋代名诗“富贵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富贵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形容得更为贴切。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从婚恋角度来看,“子为进士而女嫁士大夫”成为宋朝父母们的极致心愿,所以,科举及第是小公爷内心实现人生价值迎娶心上人的唯一途径。


关于榜下捉婿,剧中首次科考放榜之日,盛家姐妹齐出动,还曾被人调侃是怕及第的盛家二哥长柏被人“捉”走,亦有京城显贵对风度翩翩的顾廷烨指点评论,意欲抢走为婿,在旁人指出他风流浪子的名声后才作罢。


宋人对科举及第者的狂热吹捧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兴盛,另一方面也大大助长了读书人的骄傲情绪。


读书人家为“清流”,即使门楣不高也自有一番骄矜,所以顾家面对盛家求亲时,自称“一介武夫”,赞称对方“清流世家”,一下子就抓住了盛家掌权者的心理,顺利议亲。


科举为寒门士子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讲的就是科举及第带给寒门士子的人生反转。读书人地位极高,即使是秀才也是趾高气扬。


剧中盛淑兰的夫君年少得中秀才,成寒门贵子,迎娶富家千金,家庭所有开支依傍妻家,仗着功名眠花醉柳还看不起出身商户的妻子,对她百般羞辱,也可反映出宋代一部分读书人的真实境况了。


另外,宋代榜下捉婿往往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甚至不论婚否,这也就是科举产生“负心汉”“陈世美”的社会原因了。


宋代话本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刘姓读书人,及第前曾与一户人家大女儿成婚,后科举及第,女人病死,这户人家想把二女儿嫁给他,他拒绝了,却提出想要人家的小女儿,丈母娘心生怨气:才及第,便要挑挑拣拣!但还是把小女儿嫁过去了。


可见,只要科举及第,连人品都可不必考察。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进士富娶——女子富嫁


娶妻论财,在宋代是十分突出的社会现象。


榜下捉婿有“系捉钱”,无论是高门显贵还是富商大户,出嫁女儿都须高额花费。


进士及第者,往往会根据对方出资厚薄而选择是否遣媒往来,也就是说,只要有钱,人品家世样貌也是不用计较的。


剧中顾侯的续弦是江南富商白家千金,家族娶她进来只为用其丰厚的嫁妆添补家业,造成了两家人两代人的悲剧。


宋代笔记小说《夷坚志》中记载了很多男子梦见自己娶得富妻、撕毁婚约另娶富妻、前妻刚亡便谋取富家小妾的逸闻趣事,体现了宋代男子企图通过婚姻来发家致富的社会心理。


宋代女子也拥有财产继承权,《夷坚志》里有一个故事,一个满脸麻子的女人死了丈夫,留下了一笔财产,后来求亲者甚多,不久女人也死了,而她后来的丈夫则因娶她而改变了命运。


娶富家妻,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女子富嫁的现象。


电视剧《知否》中反复提及“厚厚的嫁妆”,盛家长女嫁伯爵,出嫁妆奁丰厚,可谓“十里红妆”,盛家林小娘为女儿墨兰出嫁,觊觎家中祖母的资产,为富嫁女儿不惜开罪丈夫。


女主盛明兰出嫁前一晚和最疼爱她的祖母秉烛整理嫁妆,祖母更是在她回门时直言,女人日子要过得舒坦,首先手里要有钱。


宋时女子嫁妆是其在夫家立身的重要资本,所以嫁女者务求多多益善。


而且,宋代女子的嫁妆成婚后也是归自己支配的,一般夫家不会动用,否则会遭人耻笑。


剧中有这样的情节,盛家嫡女华兰回娘家时抱怨夫家一团乱账,自己用嫁妆钱补了又补,她的母亲立刻就要去理论,扬言堂堂伯爵府居然有脸有妻子的嫁妆钱。


娶妻论财、女子富嫁蔚然成风,贫寒之家无钱嫁女,只能让女儿去作妾、侍奉官员或者“剩”于家中。


宋时女子会因无钱出嫁而成“剩女”,与今天人们常常调侃男子无钱娶媳妇颇为相似,其实,宋代婚恋看重的科举人才何尝不是与今天的“体制内男友”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可见,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时代的情绪还是反反复复,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宋朝那些事儿: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窥探宋人的婚恋观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北三地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咸丰全力迎战特大暴雨 - 天天要闻

湖北三地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咸丰全力迎战特大暴雨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通讯员 李颖 刘浩6月30日,湖北省黄冈市、仙桃市、天门市取消市级防汛四级响应,京山市取消县级防汛四级响应。当日,咸丰县2个乡镇遭遇特大暴雨,各部门积极做好预警和救援工作。据了解,6月30日8时至7月1日8时,宜昌、恩施、十堰、神农架4个市州61个站点发生暴雨。全省面平均雨量7.9毫米,最大降雨量36...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 天天要闻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铁锈,李洁攥着望远镜的手沁满冷汗。望远镜里,溃逃的士兵正像没头苍蝇般撞碎营区铁丝网,三八大盖的寒光已经刺破晨雾——日军追兵比预计的早到了整整两小时! "副营长!三连连长带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顺子跌跌撞撞滚进战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