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2022年07月03日20:39:02 历史 1883

1945年8月,党中央决定任命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不过鉴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央给前往山东的林彪发去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让林彪、萧劲光等人不去山东,立即折返去东北。

林彪在河南濮阳收到中央的电报后,当即转道,日夜兼程赶赴东北。众所周知林彪的指挥作战能力很强,不然中央也不会突然让他前往东北。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林彪进入东北后,竟然接连打了几个败仗,平泉朝阳等地相继失守。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林彪

这一连串的失利也令全军开始质疑林彪的指挥能力,没过多久,东北的部队里就流传着一句话:“林总已经不会打仗了。”

面对大家的质疑,林彪没有生气,而是冷静下来反思之前的失败。林彪在反思的同时也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向中央、向战士们证明自己的机会。好在这个机会很快便来临,林彪仅用一场战斗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让所有人信服。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林彪证明自己的战斗是哪场战斗呢?

林彪转战东北

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得知山东党政委军负责人罗荣桓得了严重的肾病,需要休养,于是便派林彪前往山东接替他的职务。不久后中央正式通知山东分局

林彪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担任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政委。如果罗荣桓因病休养,则由林彪代理罗荣桓的职务。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正式结束。此时毛主席看到了东北战场的重要性,在此后短短几个月内,中共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了11万部队和2万得力干部到东北。很显然,在争取和控制东北方面,我党要比国民党棋高一着,抢占了先机。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和林彪

9月12日,中央给正在重庆的毛主席发去电报:是否考虑派一个得力的军事指挥员去东北?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林彪。

9月19日,刘少奇在电报中说:“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罗荣桓到东北工作。”

同日,毛主席和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转张云逸、饶漱石:“同意陈毅、饶漱石去东北,罗荣桓和萧华去东北,林彪去热河,越快越好。”

林彪在半路接到这一任命,然而他还没有到任,又被中央改派去东北。为了和我党争夺东北这一要地,蒋介石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945年9月1日,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主任,任命张嘉敖为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

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蒋介石还将东北3省划为9省,并任命了各省省长。10月16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部司令长官,全权负责东北地区的作战。

杜聿明一进入东北,中外记者以及军事评论家就十分关心东北的形势,并预言我党和国民党在东北将有一场世纪大战。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杜聿明

杜聿明和林彪之间还有一定的渊源,两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不过杜聿明是1924年毕业的,而林彪则是1925年毕业的。

杜聿明是机械化战争奇才,1904年出生在陕西省,入伍以后由于作战有功,慢慢从排长晋升为军长。林彪是我党最优秀的战术家,他和杜聿明可以说是棋逢敌手了。

从蒋介石初期派熊式辉和杜聿明去东北的部署来看,他对争夺东北是极其重视的,而且也很有信心。蒋介石认为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很会打仗,再加上杜聿明部所持有的都是美械装备,火力强大,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蒋介石自信,强将加武器精良,自己在东北取胜是没有什么意外的。

1945年11月初,杜聿明率领国民党精锐部队在秦皇岛登陆,并决定一举冲向锦州;随后分兵向西,进攻冀热辽解放区各城镇;紧接着再指挥国民党精锐部队占领黑山、北镇、朝阳、平泉等地。

11月15日,杜聿明集中5个精锐师的兵力,向驻扎在山海关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发起强烈的进攻。为了阻止国民党继续向前进攻,山海关驻军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当时,我军一师还没有到,三师则落在敌人的后方,从关内到的部队又没有带武器,再加上参战的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因此我军在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山海关。

国民党军队夺取山海关后,趾高气扬,一路猛打,很快就占领了辽宁绥中地区。没过多久,国民党军又占领了兴城、锦西、葫芦岛

11月19日,林彪抵达辽西前线,他在前线进行调查后发现了一些比较糟糕的情况。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武器很差,官兵疲劳,又没有根据地,再加上通讯联络不畅,根本无法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较量。

根据我军在东北的现状,林彪决定转变策略,先撤退,再寻找合适的时机攻打。紧接着林彪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军委考虑到东北的实际情况,便同意了他的这一建议。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在东北战场频频失利,林彪被质疑不会打仗

11月21日,林彪在锦西前线给中央军委发去电报:

“连日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军部队参加作战的战士们疲惫不堪,战斗力越来越弱,新兵比较多,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少训练。梁兴初的师部刚到,黄克诚的师部还没有到。各部都很疲劳,武器弹药也不充足,且并没有得到补充。

地方群众尚未发动,土匪也很多,因此迂回包围的时候,根本无法得知。敌人利用以上我军的弱点,渐渐向我军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根据以上的情况,我有一个意见,那就是为了避免我军被敌军逐个击破,应该避免仓促迎战,准备放弃锦州以及向北两三百里,让敌人拉长分散后,在选择弱点突击。”

林彪认为现在打大仗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中共中央和东北局还在想着控制中长路和大城市。11月22日,中央发来电报:“据悉蒋介石的部队根本没有打仗的斗志,如果我军全力以赴和其作战,是可以大部分或者全部将其消灭的。”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由于林彪没有大功率电台,根本无法和延安取得联系,因此堆积了一周的电报,直到12月3日才向中央汇报锦州的情况:

“我军因对敌情不熟悉,于11月27日占领高桥和塔山,但却扑了个空。随后兵分三路向锦州西北发起追击,于30日抵达大茂堡附近。当得知敌军一个师的兵力在锦州以北30里一带的时候,我们决定第二天进攻。不过由于有的部队没有收到这一电报,因此兵力没能达到预期的那样,只有不到4个团的兵力,考虑到锦州会有敌人增援,故脱离敌人……”

虽然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的目的,但却将杜聿明吓得冷汗直流,窝在锦州20多天不敢出来。

此时林彪的电台和各部队还不通,他请军委转达,自己带着参谋前往锦西江家屯和黄克诚会合。黄克诚由于和东北局联系不上,便决定按照原定计划和国民党打仗,当他带领侦察员到前线侦察地形的时候,没想到却碰上了林彪派来联络的李天佑。

不久后,黄克诚当面向林彪陈述了自己关于建立根据地的建议,林彪当即采纳,并命令黄克诚率部转移到义县附近发动群众。随后国民党向义县发起进攻,林彪和黄克诚部只好撤到阜新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11月24日,上级发来通知:“国民党可能派兵偷袭沈阳,我军准备在沈阳城内和敌人展开巷战,以保卫马德里的精神保卫沈阳。”当时每位干部都发了步枪、手枪手榴弹,他们要和战士们统一战线,与敌作战。

11月25日,林彪两次建议东北局和自治军总部移到海龙,部队大部分离开城市后,以延吉临江等地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形势越来越紧张,但东北局仍有不少领导留恋大城市。

林彪见状十分恼怒,他怒斥道:“谁想占沈阳谁占,反正我是不要,我要带着部队撤离!”紧接着林彪指挥部队先后撤出绥中、兴城和锦西等地。

起初林彪是想在锦西山地打一个大歼灭战,但此时锦西决战已经没有意义了。林彪放弃以沈阳决战为中心的第一期作战计划,随后采纳黄克诚的建议,主动放弃锦州,撤到义县一线开展群众工作。

11月26日,国民党军占领锦州、义县。此时我党想要全部控制东北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部队也损失很大……

随着这一连串的失守,我军的情况越来越不好,而东北军中也渐渐传出“林总已经不会打仗”的话语。面对这些传言,要说林彪毫不知情也是不可能的,但向来不喜说话的他没有四处辩解,也没有动怒,而是冷静对待。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林彪一边反思,一边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一个向中央、毛主席和战士们证明自己的时机,一个能稳住东北军新的时机。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个时机竟然来得这么快。林彪仅用这一仗就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令大家心服口服。

制定两个作战计划

1945年12月16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参加政协会议。次年1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议》,同时双方根据协议下达停战令,规定从1月13日开始,双方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停战协议》达成后不久,国民党就背信弃义加以破坏。1946年2月,国民党特务先后在重庆、北平等城市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共”事件。

停战本应该包括东北地区,但国民党却认为在东北主权接收没有完成之前,没有什么内政问题可言。因此国民党不承认共产党以及我军在东北的合法地位,也拒绝和我党谈判关于东北的问题。

国民党加强向东北增调部队,抢占战略要点,以达到用武力独自占领东北的目的。1946年1月13日,东北人民自治军发起反击,收复了营口市停战令下达以后,国民党政府先后将新编第一军、第六军、第71军、第94军第5师、第60军调入东北。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1946年2月上旬,杜聿明以6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沿着北宁铁路向沈阳方向进犯。其中第13军第89师相继占领法库县广裕泉、县城西南的秀水河子等地。

刚开始东北民主联军遵守《停战协定》,不但没有向国民党开火,反而好言相劝让他们撤退。然而国民党不仅没有撤退,还频频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所在地法库县进犯。

鉴于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林彪等人认为必须要寻找合适的机会打击敌人,改变军事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根据侦察情报得知,林彪认为歼灭北路国民党军第13军第89师是最有益的。

首先,该师的兵力不是很多,且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其次,该师远离敌军主力部队,如果想要过来支援则需要一天的路程;最后,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休整和补充后,士气大增,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如果此次能够获得胜利,不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令敌军不敢再进犯,还会在政治上鼓舞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人民。综合以上种种,林彪决定集中兵力,在秀水河子和鹜欢池歼灭国民党第13军第89师。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

第一、如果国民党从秀水河子继续向东进犯的话,那么便将他们诱到法库县西南的双台子地区,以少数兵力正面牵制敌人,然后用主力从敌军两翼攻其侧背方而将其歼灭;

第二、如果国民党在秀水河子停止进攻,那么我军便主动进攻将其歼灭。

2月11日,国民党第13军第89师第266团一个营的兵力来到秀水河子东北10公里的团子山,遭到我军的打击后快速撤回秀水河子。鉴于敌军的举动,林彪决定实施第二个方案。

秀水河子是一个有100户人家的村镇,该地并不险要。西北地形起伏,北山和西山是秀水河子的制高点。国民党军第13军第89师第266团等部在镇边构建地堡,还在各个墙角都挖有枪眼。

前往东北的国民党军具有一流的装备,作战经验十分丰富,都是精锐之师。自从山海关战斗一来,国民党军气势大涨,一路向东开进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因此他们并未将东北民主联军放在眼里。

东北民主联军之前接连失利,是因为战士们对地形不熟悉,再加上过于疲惫。然而自从中央决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方针后,战士们渐渐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据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一师政治委员梁必业回忆说:“当打秀水河子的消息传达到部队后,战士们的情绪瞬间高涨,各连队之间的挑战书、应战书、战术们的决心书纷纷送到连部、营部等……”

其实该师刚到这里的时候,此处的群众对我党的同志并不是很欢迎。原来这里的群众长期受到日军的欺压和国民党的蛊惑,认为我军、我党都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向群众做宣传,帮助群众劳动。群众不喜欢部队进院子的话,战士们就在门外等着;群众不喜欢部队进屋里的话,战士们就在院子里休息;群众不喜欢部队上炕,战士们就打地铺休息。

慢慢的,群众对我军的态度发生改变,而战士们看到这些,内心也激起消灭敌人的勇气。

林彪仅用一仗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实力

1946年2月13日,国民党在秀水河子村修筑碉堡工事,加强防守。当日黄昏,东北民主联军一师、七旅个团先后从驻地出发,向国民党阵地逼近。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下午6点,一师一团、二团迅速占领五里山子阵地,随后来到秀水河子西北高地和北部高度附近,占领了总攻的出发阵地。各团进入阵地后,当即开始侦察地形,组织火力,进行紧张的攻击准备工作。

晚上10点,东北民主联军正式发起猛攻。一师一团一营从西北方面连续四次向国民党第266团2营一个连的阵地进攻,但很可惜的是没能成功。

就在这个时候,一师二团三营七连连忙加入战斗,以神速英勇前进,并一举攻上北山,俘虏30多名敌军。2团3营8连经过重新组织后,又向敌军的北上阵地冲去。由于北山是国民党军队安危相关的制高点,因此国民党以一个营的兵力对我军的7连和8连发起反冲击。

7连和8连的战士经过顽强抗击,这才将国民党军队给击退,守住了北山阵地,并吸引了国民党军北面主要兵力和火力。不过据守在这里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很难向前发展,只能和敌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22点20分,当敌我双方激战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7旅19团1营和3营突然以强有力的火力从南面向敌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一举占领秀水河子南侧的小村庄。随后继续向北展开进攻,不过由于敌军顽强抵抗,进攻的速度比较缓慢。

22点30分,1师2团1营3连3排向敌军发起攻击,也是这一下打开了敌军的突破口。战士们首先打进村内,一营的主力立即投入到战斗当中,紧接着1师2团2营从1营的右翼突破敌军阵地,和1营共同从东向西进攻。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晚上12点,7旅19团1营和3营经过激烈的外围战斗后,分别从秀水河子村南和西南方向突破敌人的防御口,随后向一营和三营并肩前进,猛攻敌军。

正当秀水河子战斗全面展开之际,前来支援的国民党52军2师6团已经进入秀水河子以南的太平庄附近。担任阻援任务的民主联军7旅12团的战士们迅速向太平庄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上百人,增援的敌军也被迫退守在太平庄附近。

尽管如此,增援的敌军还是不死心,他们用各种枪炮向秀水河子方向进行盲目扫射,并连续发射照明弹,只为让秀水河子内的敌军得知他们前来增援。

2月14日凌晨2点,秀水河子内的敌军见救援有望,于是便倾尽全力,利用修建的工事、房屋等拼死抵抗,并多次反冲击,战斗也发展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凌晨4点,东北民主联军一师、七旅一部围攻国民党团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终于将其歼灭。国民党军队指挥机关被我军歼灭后,剩下的敌军像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敌军慌忙逃窜,有的则龟缩在后街西北角,凭借院墙等待救援。

与此同时,民主联军一师一团一营从村西北角突进秀水河子村,并将剩余的敌军分割。经过拂晓前的最后猛攻,敌军大部分缴械投降,剩下的人向西突围,但都被我军给截获了。

刚进东北,林彪被全军质疑不会打仗,但他只用一仗就让所有人信服 - 天天要闻

2月14日凌晨6点30分,增援的国民党军被我军歼灭,战斗宣告结束。

战斗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共毙伤敌军500余人,俘虏900多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还有22辆汽车、一部电台、5架望远镜等等。

秀水河子歼灭战是我军进入东北后打响的第一个大胜仗,曾被称为“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个春天”,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战的胜利,彻底打破了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提高了我军我党的地位,拉开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序幕。国民党东北最高指挥官杜聿明曾说:“秀水河子之战,是我军在东北第一个整个团被消灭的开始。”

也是因为这场战斗,林彪彻底向中央、向毛主席、向战士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林彪指挥的秀水河子战斗也令大家心服口服,此后再也不敢说“林总不会打仗”的话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