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英豪•战友

2022年07月02日18:32:27 历史 1889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冀中系列抗战故事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战友

1943年,冀中抗日形势最艰难的时刻。冀中十分区司令员刘秉彦、政委旷伏兆和参谋长任子木率领部队执行一次较大的战斗任务,撤退时,任子木不幸负伤。刘秉彦和旷伏兆掺扶着他走出十几里,在一个老乡家安顿下来。将他的伤口作了简单处理,准备第二天将他送到军区后方医院治疗。

刘秉彦问任子木伤口怎么样?

任子木笑笑说不很痛,问题不大。过几天就能一块战斗了。

为了照顾任子木,刘秉彦、旷伏兆三人睡在一辅炕上。没说上几句话,疲劳、饥饿使他们很快睡去。

第二天早晨,刘秉彦醒来,推了推任子木,没动静。摸摸他的手,冰凉。再探探他的鼻子,早已没有了呼吸。

刘秉彦叫醒了旷伏兆,两人看着已经僵硬的任子木的遗体,不胜悲痛,不胜感慨——任子木,一个很有才华的指挥员,才29岁,昨天还一块战斗,一夜之间就没了。

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中的人是有情感的。

因买不到棺材,买了老乡一扇门板,把任子木的遗体放在上面,在遗体上盖了一张床单,选了一块有明显地标的荒地,按军队的礼仪安葬了任子木。

回来的路上,刘秉彦和旷伏兆两人并马而行。沉默许久,刘秉彦对邝伏兆说,你想过没有?我们明天、后天会怎样?

邝伏兆没理解刘秉彦的用意,说不管明天、后天,还是永远,我们的事业一定胜利。

刘秉彦说,这我丝毫不怀疑。我是说,你和我能不能坚持到那天?会不会像子木一样突然倒下?

那太有可能了。邝伏兆豪不犹豫地说。从加入革命队伍那天起,生命就不属于我们自己,随时都可能像子木一样倒下。

刘秉彦动情地说,我们一块战斗了几年,是生死的战友。虽不能同生,也不能同死,但死了以后我们要埋在一起,继续作战友。

邝伏兆兴奋地说,咱俩想一块去了。不管谁先死谁后死,最后都埋在一起,继续作战友。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刘秉彦指着埋葬任子木的地方说,谁先死了就在这儿选个在方埋下,后死的也埋这里,和战友们在一起,上面种几棵树,为乡亲们挡风遮雨。

对,继续为老乡们站岗放哨。

一言为定!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刘秉彦(1915年5月——1998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潘营村,自幼聪颖好学。1935年,震动全国的“一二·九”运动爆发,数千名北平大中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距离大学毕业还差一年的刘秉彦毅然投身于这股革命的洪流之中。作为学生积极分子,他自然也就成了国民党军阀追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已经无法实现刘秉彦的强国之梦,他满腔悲愤,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开始了革命生涯。1937年,刘秉彦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刘秉彦


邝伏兆(1914年1月27日—1996年6月4日),江西省永新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邝伏兆

1996年6月4日,82岁的旷伏兆离世,按他生前遗愿,不进八宝山,如约将骨灰安葬在米家务。

两年后,1998年7月21日,刘秉彦逝世,他的家人也如约将他的骨灰安葬在离邝伏兆几米远的地方。

自此,两位战友、开国将军实现了他们的生死之约,常眠在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常眠在他们的战友身边,守望着他们曾经为之流血牺牲的土地和乡亲们。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两位将军的陵园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刘秉彦将军传记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燕赵英豪•战友 - 天天要闻


文/大卫

图/网络

编辑/看瓜先生

2022.7.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