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2022年07月01日19:56:18 历史 1484

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后 那些姨太太们该怎么处理呢?影视剧中那些叼着香烟 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总是穿着旗袍妖娆地穿梭于各种交际场合,她们虽被称为姨太太,其实不过是“小妾”的另一种称呼,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她们的最终去向是什么呢?脱离了原来的丈夫,她们的结局是好还是坏呢?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我国自夏朝开始就有了纳妾制度,从古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12年民国建立,为了实现男女平等,政府规定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然而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因为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观念已深入人心,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更何况 执行此项任务的几个上层人员,家里都妻妾成群,执法的都做不到,怎么还能强迫老百姓去执行呢? 所以,这个制度不过是纸上谈兵,压根没多少人去执行。

直到1950年,国家发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里面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 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次想不执行可是会坐牢的。这就让那些妻妾成群的男子坐不住了,一些思想觉悟高的早早把妻妾都分散了。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但还有一批封建固执的老赖们,就是变着法子应付也不执行,比如搞假离婚,把妻妾都装作自己仆人来掩饰,这就给这个制度的执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这也有一些现实因素能理解,因为一些男人的妻妾也许都是买来的,或者当童养媳养着,她们依靠着丈夫,没有生存的技能,再加上思想上的固化与保守,硬是活生生把她们拆开的话,还可能会断了她们的活路。

所以,考虑到这个制度的不完美,两年后,国家又对这项制度进行了完善,这一来就很好的解决了当时的难题,姨太太们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1952年开始,小妾就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出路了。因为国家颁布的婚姻法中,规定了如果想维持现状不离婚,那便不加干涉。若是想离婚便可由政府出手解除关系,这样女性在婚姻中终于有了自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大部分女性也都选择了离婚,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女性的自由得到了保障,可以不再受压迫,另外男子也不允许再纳小妾,不然就是犯了重婚罪,是要坐牢的。

其中抗日英雄“傻儿司令”范绍增,就很好地执行了这个命令,并且有情有义很好地处理了那些姨太太们。范绍增是在起义中投诚过来的前国民党军官,在婚姻法颁布后,他立马主动提出只留下一位太太,其他的姨太太们可自寻出路。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而留下哪一个也是凭范绍增做主,出人意外的是他选择了他的原配夫人,因为他觉得原配已经人老珠黄,也没有了谋生的能力,他应负责照顾她,对此那几个姨太太们也保持尊重。最后范绍增给了另外的5个姨太太们一大笔钱,让她们各自求生,最后5个姨太太们抱头痛哭后,就各寻出路了。

只有一个姨太太叶邵芳,誓死都要跟随范绍增,还说道自己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范绍增迫于无奈只能想到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送她到远处去住,想着时间久了能冲淡一切,然而几年过去了,叶邵芳仍然不舍得离开范绍增,最后上级知道了这件事,就让范绍增接回叶邵芳,这时他们又在一起生活了。这也算是一种好结局,但还有一些姨太太们,离开原本的丈夫后,反而过得更加凄惨。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第一种结果便是嫁人,民国时期的姨太太,大多是一些有权有势的高官们的小妾,虽说离婚后不能再像之前哪样奢侈,但她们已是自由身,凭着之前的积蓄,也能找个老实人安稳地过完下半生,这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但还有一些姨太太,可能在之前过得太舒适,所以离婚之后没有谋生的技能,又染上了不好的习惯,比如赌博等,就再也没人能替她抵债了,但由于她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也看不上普通人,所以便可能沿街乞讨甚至卖身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便是不离婚,等着扶正成正妻,有一些有小妾的家庭,他们的小妾可能就一两个,所以如果家里的妻子去世后,小妾便可以扶为正妻,这样也是一夫一妻的家庭了,这也可以说是小妾最好的结局了,地位和待遇都变高了。

比如梁启超的正妻去世后,他唯一的小妾便以正妻的身份照顾梁启超,不过也有不少姨太太们迫于不能养活自己,仍与原来的丈夫与妻子一起生活,一妻一妾一直生活到死。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年轻漂亮的姨太太们怎么办?处理方法人人叫好 - 天天要闻


不管怎样,古代的姨太太都是封建社会下的产物,而国家颁布的婚姻法中,也充分尊重她们的选择,这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由老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