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2022年07月01日18:05:12 历史 1475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天津1236065名党员齐心向党、忠诚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好新的伟大长征路。在他们中间,有一批这样的老党员,他们老骥伏枥、永葆初心,退岗不褪色,在街道社区发光发热,不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党员:先锋模范做示范


老党员代表、曾任西青区张家窝镇薛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德泉与共和国同龄,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近日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王德泉始终兢兢业业、勤劳朴素,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不断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退休后,王德泉热心社区事务,热心肠的他经常为群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还主动投身公益,并加入到田丽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无论是环境清整还是政策宣讲,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在群众之间,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说:“只要我还有能力,就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做好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 天天要闻


党员:危险面前冲在前


塘沽振华毛纺织厂退休职工郑克杰也在今年得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沉甸甸的纪念章佩戴到胸前时,作为一个经受党组织教育和培养了50年的老党员,郑克杰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回忆起加入党组织的情景,郑克杰历历在目,他说:“1971年8月4日一个岁月静好的上午,20岁的我带着对党组织无限的敬仰,带着对人民群众无限的赤诚,在庄严的宣誓中正式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一刻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了我一生恪守的准则和规范。”


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 天天要闻


郑克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正在单位值班室休息的郑克杰被突然而来的颠簸惊起,急忙跑出了值班室后,郑克杰看到厂里有的烟囱已经因为地震倒塌了,另外一个也摇摇晃晃、岌岌可危,郑克杰意识到如果这个烟囱也倒塌的话,势必会威胁到工厂车库里的三辆大汽车。那时候,这三辆汽车是厂里的重要财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克杰想都没想就转身立即跑进车库,眼疾手快地把三辆车开了出来,在第三台车刚倒出车库时,那个摇摇欲坠的大烟囱就倒了下来,正好砸在车库上。


事后,领导问郑克杰“你就不怕把你砸里面吗”,郑克杰虽心有余悸,“但当时是我值班,我的想法就是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如今,虽然郑克杰已经退休多年,但从日常生活和新闻媒体上还是切实地感受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巨大胜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郑克杰为这些巨大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


党员:信仰坚定感党恩


87岁的王葆千老人今年刚刚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老伴去年就获得这枚纪念章了。和她比起来,我算是‘落后分子’了。”王葆千老人喜悦里透着点天津人的哏儿。


大学毕业后,王葆千进了部队,后来在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党校退休,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王葆千感到既光荣又兴奋。“首先感谢党对我的教育、培养和关怀,没有党的关怀和教育就没有今天的我。所以,我这一辈子坚决跟党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时刻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退休后,王葆千把党的关系转到了街道,他的观点就是“一不添乱,二不找麻烦”。这些年来,王葆千一直在居委会义务为大家服务。“有点事儿做,挺好。”去年,居委会考虑王葆千老人年纪大了,让老人回家享福,他又经历了“二次退休”。如今,87岁的王葆千老人精神矍铄,每天10点和16点都要出来遛弯,锻炼身体。作为一名老党员,王葆千想跟年轻的共产党人说:“既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信念一定要坚定,要相信党。今天,我也祝党生日快乐,越来越好!”


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 天天要闻


党员:宣讲政策传党音


“50年前,我在部队是一名党领导下的解放军战士,当时的职责是手握钢枪保卫边防保卫祖国。50年后,我退休了。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肖天友说,自己刚刚72岁,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干。


2006年退休后,肖天友任天津市军休系统老战士宣讲团副团长、天津市河东区“五老”宣讲团成员,走遍市区各级进行党的政策宣讲,传递党的声音。“如今,我的任务是拿起笔杆子进行宣讲,在意识形态这个阵地上站岗放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光发热。”


近期,肖天友正在给机关单位和基层单位重点宣讲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的宣讲主要围绕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长征精神’,第二个主题是‘坚定道路自信,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第三个主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肖天友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就没有中国如今的伟大成就。我现在身体还好,只要党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奋斗下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发挥余热,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 天天要闻


党员:永不褪色发余热


“忠厚传家才安定,诗书济世国运昌”酷爱楹联的蓟州区卫生局退休老党员王维华在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激动地写下了这副对联。他说:“‘忠厚’就是要对党和人民忠诚,‘诗书’展现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底蕴,我祝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今天,向“光荣在党50年”的他们致敬 - 天天要闻


今年83岁的王维华对党和国家有着深深的眷恋,为了参军他三次修改生日想要加入部队,虽然最后没有一圆当兵梦,但在会计的岗位上他仍然以军人的标准、党员的觉悟要求自己。1970年10月1日,王维华在共和国生日那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有着双重意义的特殊日子让他终生难忘。他说:“经历了战争年代享受了和平生活,我更加清楚党和国家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意义,现在是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我们要发挥余热,更多地歌颂党和国家,让大家更加爱党爱国。”


退休这些年,王维华始终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他为“反腐倡廉”“扫黑除恶”拍手称快;他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感动……他用京剧、书法、楹联歌颂党和国家,在朋友圈转发正能量文章,传递家国情怀。


他说:“作为蓟州人,家乡这些年的点滴变化就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蓟州区依靠绿水青山,人民找到了致富的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让蓟州正在变得更美更好。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感到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作为在党50年的老党员,我将退休不褪色,继续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听党话、跟党走。”



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陈汝宁 吴宏 赵颖妍 霍艳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春秋篇—论生死管鲍之交30 - 天天要闻

春秋篇—论生死管鲍之交30

王室衰落,诸侯征伐,英雄五霸闹春秋。三家分晋,列国争强,战国七雄分天下。今日我们说齐国。主要人物:管仲、鲍叔牙先前管至父为收买人心,向公孙无知推荐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伟岸,精神俊爽,有经天纬地之才。管仲有一挚友名鲍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 天天要闻

老债王格罗斯本周冲击美国邮票拍卖纪录 原因:年轻人不玩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曾被喻为美国“债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本名叫威廉·韩特·格罗斯)将在本周举行一场盛大的邮票收藏拍卖,有望将美国的邮票拍卖价格纪录翻一倍有余。在被问及为何要把珍贵的收藏投入拍卖市场时,老债王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的小孩已经不玩邮票了。冲击美国邮票价格纪录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间烟火气,我们曾经的生活是这样的 - 天天要闻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间烟火气,我们曾经的生活是这样的

这里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货大楼内部的照片,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去百货大楼买东西时的样子吗?这里是八十年代南昌电视机厂生产调试线,当时谁家要是能有一台这样的电视机,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后的我们现在几乎不再看电视了。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 天天要闻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清朝时期,一知县总被上级打压,根本无法出头。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压,他也从没有屈服过。当乾隆得知这背后的真相后,直接“出击”,将这名被“欺负”的官员连升数级。直接高过了曾经欺负他的官员。实在解气!这名官员为何总是被欺负?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 天天要闻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制作/王悦 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尹鑫  记者 尹鸣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 天天要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近日,随着国内一些重要铁路及地铁项目有序推进,承接铁路道岔生产任务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保质保量加紧生产,助力中国铁路交通建设。中铁山桥始创于1894年,生产的道岔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