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2022年07月01日11:26:06 历史 1514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升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2014年,“沪港通”开通仪式举行;2017年,“辽宁舰”抵达香港开放参观;2021年,香港七一升旗仪式,护旗队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场……回顾香港回归25年以来的这些共同记忆,岁月在一次次翻页间堆叠出史诗的篇章。

从1997到2022,从狮子山下到长城之上。时间,让往来的足印更加绵密;连接,让我们的心抱得更紧;理想,让香江之畔的明珠格外闪耀。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7年7月1日零点,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新社发 李刚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先头部队在添马舰英军司令部威尔斯亲王军营与英军交接防务。中新社发 陈德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7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中表现香港回归的“紫荆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全运会。中新社发章黎节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8年7月,香港国际机场即将投入使用,市民告别启德机场在官塘堤上争相留下飞机起落的镜头。中新社发 杨佐桓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9年4月19日,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再创新高。中新社发洪少葵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1999年5月,由中央政府赠送予香港特区的一对珍贵大熊猫——安安(右)与佳佳(左),在新开放的海洋公园内舒适的生活。中新社发洪少葵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0年9月15日,中国香港奥运代表团步入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中新社发 李刚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3年8月20日,广州、深圳、珠海三地个人游港澳开始实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特别增加受理点,以方便市民办证。图为广州市第一个领证申请人何燕嫦女士。中新社发陈文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4年8月21日,中国乒乓球选手马琳陈玘和中国香港选手李静、高礼泽一同登上雅典奥运会颁奖台。中新社发 任晨鸣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庆典在睡公主城堡外举行。中新社记者 赵振清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7年6月30日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图为香港四大天王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刘德华合唱《始终有你》。中新社记者武仲林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8年8月9日晚,在香港沙田奥运马术赛场上,三项赛的盛装舞步夜间赛事开赛。首位参加奥运马术比赛的中国选手华天轻驾爱驹,优雅登场,香港观众怡然欣赏了这场马的芭蕾表演。中新社记者洪少葵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09年12月5日晚,第5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举行,同时配以花船巡游、灯光效果和烟花汇演,成为一届富有特色的水上开幕式。图为中国香港代表团彩船驶入开幕式会场。中新社记者盛佳鹏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举行“沪港通”开通仪式。时任特首梁振英、时任港交所主席周松岗等嘉宾主持敲锣典礼。中新社记者洪少葵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17年7月9日,香港晴空万里,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开放予香港市民参观。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及三艘属舰,7月7日早上抵达香港,并开展为期五天的庆祝活动。中新社记者邢一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从广州前往香港的G6501次高铁列车停靠在广州南站站台上。乘客正在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陈骥旻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18年10月22日早晨,港珠澳大桥开通前一天,从广东珠海的情侣路向东眺望,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将港珠澳大桥映射得格外迷人。中新社记者张炜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21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4周年。图为七一升旗礼护旗方队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场。中新社记者张炜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22年1月3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进行,监誓人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确定全体90位候任立法会议员的宣誓为有效宣誓。图为林郑月娥与议员面向国旗及区旗唱国歌。中新社记者李志华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22年3月14日,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由广东省组派的内地援港医疗队共75人,经深圳湾口岸抵达香港,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开展病人救治工作,帮助香港尽快稳控疫情。图为医疗队队员进入香港。中新社记者李志华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图为李家超当选后挥手致意。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记忆 - 天天要闻

2022年6月21日,一辆车身贴有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电车经过中环街头。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