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未名,难以修身

2022年07月01日09:09:02 历史 1693

七月一

左传,僖公五年

晋献公借道虞国而讨伐虢国,灭虢国之后,回师灭虞国。

虞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不可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虞公不听,晋国与我同宗,我之祭祀纯洁,鬼神佑之。后,沦为晋国阶下囚。

大道未名,难以修身 - 天天要闻

左传的这个故事,似乎是在打儒家的脸。这讲究礼仪道德伦理的制度,总是被利益欲望打破击穿。父子,兄弟,君臣的关系,总轻易被权力欲望所颠覆。

儒家,也是无语了,怀璧有罪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儒家就是一个筐,孔子自己没有讲多少,弟子讲了不少,弟子的弟子,代代讲,正反讲。

面对晋国的这种吞并欲望,道家也没有办法,看得穿也不过是,他要就给他。虞国公自持难以小国寡民的混下去,就跑到终南山修行成仙吧。

通读道德经,给我们讲述了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认知和探索这个世界未知的规律,循环,强弱转换的道理,遵循规律做事的原则。

既不是出世成家,也不是遍染红尘。不是无为,更不是无所不为。

守中,根据内在规律,做合适的事情。

大道未名,何以修身?难道今天在终南山穿着古装,学着古人模样,打坐,喝茶,弹琴的就是世外高人,就是能够成仙的吗?我在史书上看到了不少成仙羽化的故事,可是最近几年却没有实例。我看到史书有介绍长命百岁的得道高人,现实中一面是人均寿命在现代的生活水准之下普遍提高,一面是那一下仍在村庄朴实劳动的长者自力更生健康长寿。

如果修身,不要本末倒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