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2022年06月30日09:55:22 历史 1683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圣明之君,其统治的时代被称为康熙盛世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康熙是一位德才兼备,有勇有谋的皇帝,他在位的61年间,挫败了权臣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主持澎湖海战,统一台湾;大败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以仁德治天下,推行满汉一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建设。

康熙一生妃嫔众多,后宫妻妾共65人。高位者包括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其余还有妃11人,嫔10人,贵人14人,庶妃4人,常在9人,答应9人。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康熙的这些嫔妃为他生了24个儿子,这也使得他晚年倦于朝政,陷入因众皇子夺嫡中不能自拔。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参与“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次子也就是废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十三子胤祥以及十四子胤祯(又名胤禵)。

康熙一生睿智异常,为何不将皇位传给长子,而选择立年幼的胤礽为太子呢?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1、子以母贵

赫舍里是皇后,作为皇后的儿子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在古代有“立嫡不立长”的继承说法顺,故胤礽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皇长子胤禔属于庶子,在继承权上排在嫡子之后。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2、家庭背景

胤礽的母亲赫舍里出身贵族,其祖父索尼和伯父索额图顺治康熙两朝的势力极其庞大。顺治帝驾崩之前,留下四位顾命大臣,其中的苏克萨哈早死,遏必隆年迈昏聩,而当时的鳌拜权势日盛在朝野之中目中无人,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为了进行平衡各方势力,孝庄太后做主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立为皇后,之后,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也成为了帮助康熙帝除掉鳌拜的关键人物,也在此之后,赫舍里氏一族走向极盛。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在处理三藩问题的时候,索额图的态度属于左右摇摆的状态,甚至偏向于反对,当时的赫舍里皇后已亡故,为了进一步拉拢赫舍里氏一族,康熙帝选择了将胤礽册立为储君。

所以,通过拉拢赫舍里家族来稳定朝局是康熙最好的选择。

3、夫妻情深

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氏,是康熙的结发妻子,两人感情甚笃,赫舍里氏为康熙帝生育两子,但是长子早夭,只剩下胤礽,而胤礽在坤宁宫出生之时,赫舍里氏便难产而亡,仅21岁。康熙帝与赫舍里氏感情非同一般,对赫舍里氏与自己生的这个唯一的孩子也极其宠爱,胤礽出生后次年,就获得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同意,颁诏册立胤礽为太子。

康熙为什么立老二胤礽为太子,而非老大呢? - 天天要闻


4、天资聪颖

皇太子胤礽乃是嫡子,天资聪颖,并非如影视剧中饰演的那么无能,否则也没能力做三十年的储君。

在历史上,胤礽是个出了名的美男子,朝堂上也一直有所作为,也能出色的完成朝廷的一些事务,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