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猛将殒落:不会站队却又管不住嘴的薛万彻惨死是必然的

2022年06月29日14:05:04 历史 1863

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继位第4年,3月16日,刑场上,一猛汉面对刽子手全无惧色,解开衣领对监斩官大喊:“亟斩我!”刽子手被吓到了,刀下无力,第一刀没有砍准,他又大声呵斥:“何不加力!”刽子手战战兢兢,连砍三刀才斩下他的首级。好一条好汉!

他就是唐初名将薛万彻唐太宗曾评价说“当今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他因为牵连房遗爱谋反案而被唐高宗下诏处死。一代名将就此殒落,他被牵连谋反不像侯君集参与太子李承干谋反证据确凿,他的案情扑朔迷离并无实证,大概率是冤死的。那么他身居高位,还是驸马爷,又是因何走到这一步呢?

唐朝猛将殒落:不会站队却又管不住嘴的薛万彻惨死是必然的 - 天天要闻

薛万彻剧照

战功赫赫,却贻笑大方

薛万彻,京兆咸阳人,出身将门,其父为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公元617年,他与哥哥薛万均同隋朝涿州守将罗艺一起归降李渊,其后的唐军生涯大放异彩、战功累累:大破窦建德、击败突厥、从征吐谷浑、大败薛延陀、征讨高句丽。他不仅因功官升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而且唐太宗还把妹妹丹阳公主许配给了他。

为此他还闹了一个笑话:公元644年,当时薛万彻任左卫将军,唐太宗将妹妹嫁给他后,公主却不愿与其同席,《旧唐书》说“万彻蠢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最后还是唐太宗为其摆平了家庭矛盾,他设置酒宴,将所有驸马爷们召入宫中,“握槊赌所佩刀,阳不胜,遂解赐之。公主喜,命同载以归”,太宗在角力游戏中打赌,故意输给薛万彻。丹阳公主见丈夫如此厉害,高高兴兴的和他一起回家了。

从此轶事也可看出,薛万彻就是一武夫,不懂夫妻情趣,连老婆也搞不定。其实薛万彻最后身死,也与他的武夫性格有关,他没有政治头脑,两次站错队,却又性格大大咧咧,祸从口出,终致不得善终。

没有政治头脑,两次站错队

薛万彻第一次站错队是在玄武门事变期间。唐朝一统天下后,他选择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因为勇猛被李建成引为心腹。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率尉迟恭等人伏兵玄武门内,袭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听闻太子遇袭,薛万彻和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屈唾至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王府精兵2000人赶来救驾。他带兵猛攻玄武门,尉迟恭都不敢与之对战,守门兵士拼死力守;见久攻不下,他便转移目标去攻打李世民的府邸秦王府,秦王府将士闻讯大惊。

要不是尉迟恭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和唐高祖斥建成、元吉有罪的诏书及时赶到,说不定秦王府就被攻破了。东宫、齐王府众士卒看见主子首级和皇帝诏书后,立即溃散,冯立和谢叔方投降了李世民,而薛万彻怕被治罪则躲了起来。李世民看重他的军事能力,多次派人安抚,并说“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他才出来谢罪投降。李世民不愧是一代圣君,换成朱元璋,他早就脑袋搬家了。

唐朝猛将殒落:不会站队却又管不住嘴的薛万彻惨死是必然的 - 天天要闻

薛万彻剧照

第二次站错队是在唐高宗李治刚继位期间。那时长孙无忌和禇遂良权势日大,李治由于经历过残酷的夺嫡斗争,担心自己帝位不稳,也对李氏宗室有所防备。此时薛万彻有两条路可保自己无虞,要么向李治和长孙无忌靠拢,要么学李勣明哲保身。李勣和长孙无忌同为李世民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可李勣却聪明地看到了形势,在李治继位第二年(公元650年),就上表请求免除自己仆射之职,远离了政治漩涡。

薛万彻可没有这样的政治敏锐,他依仗自己的战功和驸马身份,依旧我行我素。于是在永徽3年被房遗爱诬告,牵连进谋反案,身死法场,还连累自己的兄弟薛万淑、薛万备被流放交州。

猛将尚武,全无城府

薛万彻自恃战功,在军中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谁也不放在眼里。公元648年带兵征讨高句丽时就有人上书状告他。班师回京后,李世民对他说:“上书者论卿与诸将不协,朕录功弃过,不罪卿也。”李世民提醒他之后就把告状信烧了,可薛万彻这个莽将军显然没有领会到李世民的意思,还是不知收敛。没过多久,又被他的副将裴行方举报说他对朝廷有怨言,因此他被李世民免官,流放象州。《旧唐书.薛万彻传》记载:寻为副将、右卫将军裴行方言其怨望,于是廷验之,万彻辞屈。英国公李勣进曰:“万彻职乃将军,亲惟主婿,发言怨望,罪不容诛。”因除名徙边,会赦得还。

这算是对他管不住嘴的第一次狠狠的教训,好不容易遇大赦回来了,可薛万彻还是毫无长进。公元652年,薛万彻回京后,与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交好,亲戚朋友之间不免闲聊。《旧唐书》说“入朝与房遗爱款呢,因谓遗爱曰:‘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遗爱谓万彻曰:‘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元景为主。’”本来是亲戚之间闲话,薛万彻原意可能只是想抬高一下自己,居功自傲罢了:我虽然脚上有疾有些不便,但我在朝中,威仪还在,别人还是怕我的。(而房遗爱的话笔者在前文《房遗爱谋反案迷雾重重》中已分析过,大概率是杜撰,因为就算他们要拥立新君,李元景也不是最佳人选,如果房遗爱连这点认识都没有,还造什么反?)

长孙无忌和李治本来就打算借房遗爱事件打击政敌,结果薛万彻的这番说话理所当然地被当作他参与谋反的证据,真正印证了“祸从口出”这个道理。薛万彻当然不承认谋反,《旧唐书》说“万彻不之伏”,但耐不住屋遗爱这个软骨头死咬,只能引颈就戮。

唐朝猛将殒落:不会站队却又管不住嘴的薛万彻惨死是必然的 - 天天要闻

薛万彻剧照

总结

薛万彻虽有万世不当之勇,但勇则勇,却全无权谋,李世民曾评价他“李勣、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即大败”,意思是他作战没有什么韬略,全凭武力硬刚,干得过当然大胜,干不过自然也就大败,所以他一生征战基本都是作为冲锋陷阵的副手,没有作为主帅统兵打过仗。他好比梁山黑李逵,就是一个勇猛无脑之人,缺乏政治眼光,全无政治嗅觉,可惜他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妥妥一个直男。他的死,虽在世上留下了一个猛男形象;但他的死,同样也是性格使然!遇到李世民是他的福份,遇到李治则是他的必然!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