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2022年06月28日14:53:09 历史 1295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这一讲我们进入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

扩建咸阳

蒙恬修直道的事情前边已经讲过。直道那边还在堑山堙谷当中,工程量惊人。同一时段,北方在伐匈奴,修长城,南方在修灵渠,平百越,大秦帝国纷纷扰扰,自从天下一统之后竟然从来没让老百姓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但在秦始皇看来,帝国万象更新,民力还远远不曾用到极限。这不,咸阳城人口太多,先王留下的宫殿规模太小,不匹配,所以咸阳必须扩大建筑规模。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 天天要闻

咸阳确实面临人口暴增的问题,毕竟在前些年里天下豪杰12万户被强制迁居过来。这都不是普通人家,而是山东六国的高门大户,所以12万户意味着至少百万级的人口,让帝国都城转眼之间人声鼎沸。

咸阳的城市扩容工作早已经开展过了,跨越渭水,在渭水南岸的处女地上大兴土木,有了极庙这样的建筑成果。秦始皇的构思是,把自己的办公区完全搬到渭水南岸,要够新,够大,够有面子,著名的阿房宫就这样纳入规划了。

在《资治通鉴》的描述里,阿房宫东西长500步,南北宽50丈,上可以坐1万人,下可以立5丈高的旗帜……从前殿有阁道直通南山,在南山之巅修建阙门,还要修建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连接北岸的咸阳城。这种格局,是对北天极周边一带几大星宿的模仿,渭水就相当于人间的银河。

阿房宫

《资治通鉴》的描写,取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司马迁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候,参照的应当并不是阿房宫的遗迹,而是秦政府档案里的规划图。阿房宫命途多舛,并没能走出图纸多远。所谓阿房,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名字,具体涵义已经说不清了,有人认为当地的地名就叫阿房,也有人说“阿”是“近”的意思,“阿房”相当于站在咸阳城的角度称呼“那边不远的宫殿”。在秦始皇的原计划里,要等阿房宫真正落成之后再好好给它选个名字,但没想到自己在两年之后就驾崩了。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 天天要闻

按说秦始皇的驾崩并不会影响阿房宫的工程进度,但没办法,秦始皇的皇陵也是一项宏伟工程,一点都不亚于阿房宫。于是,为了赶紧让这位千古一帝入土为安,阿房宫的工程只能暂停,全部人手都去忙活骊山陵墓。秦二世登基当年虽然重启了阿房宫计划,但还不到3个月,叛乱的消息就传入了咸阳,阿房宫的工程作为不急之务,也就只能放一放了,没想到这一放就是永远。

阿房宫赋

那么问题来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千古名文,我们都不陌生。杜牧描写阿房宫,既有远景俯瞰,又有细节特写,说什么“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又说什么“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缨回,檐牙高啄”,这明明说的是一座已经成型的宫殿建筑群嘛。当然杜牧也没有亲眼见过,因为《阿房宫赋》明确说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进入咸阳之后,一把火把偌大一座阿房宫烧光了。

《阿房宫赋》的文采实在太好,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杜牧写作这篇文章并不是咏史怀古,而是借古讽今。当时唐敬宗大手笔营建宫室,沉迷声色犬马之乐,杜牧看不下去,这才拿阿房宫的历史当寓言来写。杜牧曾在一封信里谈到自己几篇文章的写作缘起,说它们全都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其中就有说到“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里的“宝历”就是唐敬宗的年号。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 天天要闻

所以在杜牧那里,针砭现实就可以了,历史的真实性并不在考虑之内。事实上,项羽烧的主要是渭水北岸的咸阳宫,从没烧过阿房宫。这倒不是因为项羽对阿房宫怀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因为直到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阿房宫真正动工的部分都还只有一个前殿,而前殿的工程进度也仅仅到了地面部分,连墙体都还没有,更别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了。

今天之所以可以这样断言,是因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已经被发掘出来了。铁证如山,阿房宫既没有建成,也不存在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工程进度慢,并不是因为秦政府效率低下,实在是阿房宫的规划过于宏大了,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假如阿房宫真能建成的话,北京紫禁城都会黯然失色。

骊山陵墓

斗胆揣测一下,如果秦政府倾尽全力打造阿房宫,竣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秦政府并没有倾尽全力,因为在同一时间,同在咸阳一带,人力物力就已经被严重分散了——骊山陵墓也在施工当中,也有着阿房宫同等级别的重要性。不同的是,骊山陵墓早在秦始皇刚刚继承秦国王位那年就已经动工了。

今非昔比,陵墓很有可能改过规划,大规模进行扩建。陵墓的位置,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北临渭水。整个陵区大约是一个边长7.5公里的正方形,面积大约56平方公里,再一次创了纪录,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 天天要闻

陵墓动用的物料,《资治通鉴》的原话是:“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这是从《史记》里边直接抄录的,话不好懂,“椁”字放在这里无论如何都讲不通,很可能是个错字,“写”在这里是个很生僻的用法,意思是“运输”。原文的意思应该是说,开采咸阳以北的山石,输送蜀地和楚地的木材。这倒不全是用作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的材料,而是供应全国各地,因为全国到处都在新建宫室,总数量有一个粗略的统计:关中地区300座,关外地区400多座。

一笔经济账

可想而知这会动用多少劳动力,但我们难免好奇,秦始皇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宫殿呢?

他确实有这个需求,但我们先把注意力放在人力成本上面。仅以咸阳一带的两大工程而言,《资治通鉴》的原话是:“隐宫、徒刑者七十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总人数是70万,分为阿房工作组和骊山工作组,人员构成很简单,只有两类:一是隐宫,二是刑徒。

“刑徒”很好理解,就是服徒刑的罪犯。“隐宫”到底是什么人,传统上的主流解释是受过宫刑,也就是被阉割的犯人,就像司马迁后来的遭遇一样。人在受了宫刑之后,需要到背阴的房间里静养百日,给他们养伤的房间就被称为隐宫,引申义就是接受过宫刑,从隐宫里出来的罪犯。那么问题来了:“隐宫”和“徒刑”并列,两者的身份应当都是罪犯,这很好理解,但两者的总数相加竟然能有70万人,这就不可思议了。

服徒刑的犯人无论有多少都不稀奇,但受宫刑的人总不可能跟那些服徒刑的犯人数量相当吧?不要说数量相当,即便前者的人数只有后者的几分之一都很荒唐。只用算一笔经济账:把这么多人处以宫刑,还得找地方让他们静养百日,白吃白喝,然后才能派他们干活儿,他们也没机会再给国家生育劳动力了,这也过于的不划算了。

阿房宫真的存在吗?大家都被杜牧骗啦!阿旁宫不过是一栋烂尾楼 - 天天要闻

马上又出现了新的谜题:就在咸阳周边热火朝天的同时,《资治通鉴》忽然宕开一笔,说在东海郡东海之滨的朐(qú)县,刻石立碑,以那里作为帝国的东门。然后迁徙3万家到骊邑,5万家到云阳,免除10年的赋税徭役。

移民的事情比较容易理解,骊邑挨着骊山陵墓,相当于给秦始皇守墓,云阳位于咸阳西北,在今天的陕西省淳化县,正是秦直道的起点。但是,位于东海之滨的朐县,在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如果你有机会到连云港,可以在海州区看到一座不是很大的孔望山,那里有秦东门广场,秦东门大街,还能看到秦东门主题雕塑。凭什么秦始皇会认为自己的国家有个东大门,而且这个东大门偏偏就在朐县呢?

隐宫和秦东门的谜题到底有没有解答,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庆余年2》被范闲扇飞的那只小虫,才是他必须冒死进宫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被范闲扇飞的那只小虫,才是他必须冒死进宫的原因!

范闲的死讯传到京城时,庆帝气得直跺脚,传召陈萍萍赶紧进宫,其目的应该是责问他保护不力或者是查看事情是否有蹊跷;陈萍萍得到消息后,先是惊得滚下轮椅,后来在面圣时,还想随时触动轮椅上的机关,让有关人员给范闲陪葬;名义上的父亲范建更是不顾君臣礼数,嚷嚷着要皇帝把儿子还给他。
突发!他已阵亡 - 天天要闻

突发!他已阵亡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5月18日援引乌克兰“社会”电视频道消息称,乌克兰武装部队第831战术航空兵旅航空大队第一副队长丹尼斯·瓦西柳克在“执行战斗任务”时死亡。据报道,这名军人是乌克兰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也是乌克兰“勇气勋章”的持有者。另据塔斯社报道,第831战术航空兵旅航空大队尚未具体说明瓦西柳克的死亡情况,仅...
《庆余年》原著:难怪林相不怀疑范闲杀了二公子,他不知道五竹 - 天天要闻

《庆余年》原著:难怪林相不怀疑范闲杀了二公子,他不知道五竹

《庆余年》原著:难怪林相不怀疑范闲杀了二公子,他不知道五竹范闲要娶林婉儿,林婉儿从小在宫中长大,被皇帝封为了郡主,虽然她的出身不光彩,但她深受宫中嫔妃喜欢,大家都知道她是长公主的女儿,即便只是宰相的私生女,她的身份也是高贵的,林婉儿和范闲,一个私生女,一个私生子,也算是“门当户对
明确了,88.9厘米!武王墩出土大鼎口径超越“楚大鼎”! - 天天要闻

明确了,88.9厘米!武王墩出土大鼎口径超越“楚大鼎”!

安徽博物院的夏商周展厅,铸客大鼎异常醒目,它也叫楚大鼎。它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圆鼎。而此前,“武王墩”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5月18日,央视“穿过历史找到你”直播了这口铜鼎顺利出土进入实验室的过程,19日,经过一天的清理和保护工作,武王墩考古实验室...
2006年,毛主席四个女儿的珍贵合影,你知道她们都是谁吗? - 天天要闻

2006年,毛主席四个女儿的珍贵合影,你知道她们都是谁吗?

2006年,毛主席四个女儿,祝贺毛岸青83岁寿辰时的合影照,朋友们,你知道她们都是谁吗?左边第一位是李讷,她是主席与江青的女儿,1940年生于延安,当时主席根据《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为女儿取名为“讷”,兄弟姐妹中,李讷是最幸福的一个,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的主席儿女。
《庆余年2》:二皇子为何不愿娶叶灵儿?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二皇子为何不愿娶叶灵儿?

大皇子回京,范闲出使归来,庆帝举行家宴让范闲也参加(范闲是庆帝和叶轻眉的私生子),席间范闲再次举报二皇子和长公主私通北齐,结果被庆帝以无证据驳回,二皇子不甘示弱提议让范若若嫁给靖王世子李弘成,庆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