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2019年12月13日00:30:13 历史 1626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在坦齐马特的改革(1839-1876)之前,奥斯曼帝国在奴隶制下一度繁荣强盛。

由于帝国本身实力日益江河日下和大英帝国实力和影响力的日益壮大,面对来之后者的道义压力和帝国边境安全的压力,奴隶制开始在奥斯曼帝国的中东和海湾领土上逐步瓦解并最终被废除。

奥斯曼的奴隶来源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1)战俘奴隶

通过战争获取奴隶是奥斯曼帝国的战略,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或者说是触目惊心的。例如,1788年奥斯曼人击败了奥地利军队,将50000名妇女和儿童的掳掠为奴。

2)奴隶贸易

在与非洲国家的奴隶贸易中,奥斯曼帝国进口了数十万奴隶。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奴隶生育的负面前景,比如,奴隶主与女奴生的的后代有获得最终成为自由人的机会,因为,其后代不能继承其母亲的奴隶身份在成为父亲的奴隶。以及伊斯兰教禁止奴役穆斯林,如果奴隶皈依了伊斯兰教。源源不断输入奴隶是奥斯曼奴隶制度继续存在所必需的。鉴于这一现实,奴隶贸易对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特拉维夫大学中东历史教授,现任奥斯曼和土耳其研究学院院长的埃胡德·托莱达诺(Ehud Toledano) 在其著作《奥斯曼中东的奴隶制与废除》(Slavery and Abolition in the Ottoman Middle East)中估计,“在19世纪头70年(贸易高峰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每年输入帝国的奴隶平均数量从16000到18000不等。”

对妇女的奴役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来自非洲的女性奴隶,很大一部分来自北非利比亚的黎波里、班加西和苏丹达尔富尔。突尼斯在19世纪也开始蓄奴。

住在城里的某些富人把这些黑人安置在他们的农场里,让他们繁衍后代。在出售牛羊时,把奴隶的后代一起卖掉,尽管伊斯兰教规不允许把儿童与其母亲分离。

在奥斯曼帝国被奴役的妇女中,大部分是在非洲出生的女性,然而,数量不多的白人妇女同样受到欢迎。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妇女,她们不仅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往往会被选为妃子。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奴隶制最终废除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在19世纪初,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被禁止后,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对奥斯曼帝国施加压力,要求废止奴隶贸易。在坦齐马特对帝国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奴隶制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受到国际上的日益强烈的谴责,尤其是相对日益衰落的帝国本身和大英帝国的实力上升,奥斯曼帝国在1830年颁布了一项帝国法令,或《罗马法》,依法将那些自奴役后仍保留信仰的基督教奴隶获得自由。

千百年来,奴隶制一直是奥斯曼贵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奴隶制不仅在伊斯兰法律下得到了认可,而且,奥斯曼帝国的大多数奴隶市场都受到了禁止侵犯人权的管制。

在东方大国,父母们会以女儿被选入后宫而感到荣耀。

地下奴隶市场仍然猖獗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尽管奴隶制度在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文化和经济交织在一起,然而,奥斯曼帝国需要日益强大的盟友帮助它防御其背面的强邻俄国。为了显示对英国的诚意,1846年12月,根据苏丹的命令,伊斯坦布尔的奴隶市场正式关闭。尽管有人暗质疑,这是一个苏丹对缓解其困境所采取的人道主义姿态,因为私人奴隶交易没有受到控制,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缺乏监督。有点讽刺的是,伊斯坦布尔奴隶市场被禁止后,侵犯人权的情况有所增加,因为奴隶贩子在暗中操作,结果奴隶从国家批准的受限制的奴役转移到黑市剥削。

压力和利益选择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英国此时也在推动结束海湾地区的奴隶贸易,再次向奥斯曼政府施压,要求废除奴隶贸易。自1841年以来,英国一直在与海湾国家领导人就其奴隶贸易问题进行谈判,但最终意识到,没有苏丹的参与,光靠谈判不可能将废奴运动变成现实。

然而,奥斯曼宫廷在海湾地区几乎没有任何既得利益,于是选择了与英国进行合作。1847年1月,“苏丹派人持诏令到巴格达,命令瓦利禁止在奥斯曼旗下的海湾奴隶贸易。

英国也被证明是抵御俄罗斯入侵的无价盟友,它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期间对奥斯曼帝国的援助也是无价的。

对罪恶制度的致命一击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布鲁塞尔法案》是对奥斯曼帝国奴隶制的最致命打击。,在犹豫了很久之后,苏丹于1891年批准了该法案。如第62条所述,该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组织最严格的监督,禁止非洲奴隶的进口、过境和出境,并禁止非洲奴隶的贸易”。这是对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黑奴贸易的最后打击之一,尽管要进一步改革。

结语

为啥奥斯曼帝国对奴隶制毫无罪恶感? - 天天要闻


从现代价值观来看,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制度是可耻和罪恶的。人们很容易谴责这种做法是野蛮和原始的,但奥斯曼的奴隶制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受伊斯兰法律的管辖,并为所有愿意或被迫参与其中的人所接受。

在今天,把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卖身为奴的行径谴责为不道德,对这种可耻行径的谴责也不会引起争议。然而,在一个多世纪前,一个帝国在这个不道德的制度下一度繁荣昌盛,并且,其统治者相信这不仅是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而且是真主赐予的结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 天天要闻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风吹得城墙垛口呜呜作响。谁也没料到,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下蒋介石的那声枪响,不仅撞开了抗日的大门,更把两个人的命运拽进了截然不同的深渊。后来张学良被软禁到头发花白,杨虎城却带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样是兵谏的发动者,蒋介石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 天天要闻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今夏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让一处清代墓葬群重见天日,更意外揭开了两处古代遗址的神秘面纱。7月2日,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库修建初迁移,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已组织人员开始对现有墓碑进行转移保护。7月2日,记者随文物保护人员深入白龟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