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一吴国和越国。两国之间长达30多年恩怨与纷争中,有著名的"卧薪尝胆"故事,今天来谈谈这个故事之外的话题:哀兵必胜,骄兵必败。
二千多年前越国弱小,吴国强盛,吴王一心想吞并越国,扩大自己的地盘,为荡平其他几国解除后顾之忧。于是仗着精兵强将,又有军事家孙子辅助,发兵攻打越国,此时越国兵少将寡,胜败在预料之中。可是年轻的越王勾践拜范蠡为军师,施计谋打败吴军,吴王受重伤身亡,临死前嘱咐儿子天差报仇雪恨。‘
夫差继位后,发誓消灭越国。在大臣伍子胥的协助下,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在会稽交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向吴王投降,愿意带妻子一道到吴国做奴仆,吴王夫差不顾众臣的反对,同意了勾践的请求。越王勾践沦为吴国奴仆,受尽人间屈辱,吴王对他毫无戒心,三年之后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一边发动民众发展生产,一边操练军队,并且奖励生育增加人口。为了时刻牢记国恨家仇,晚上头枕宝剑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通过20多年努力,越国逐渐强盛起来。这期间,吴王却在国内大兴土木,国为逐渐削弱,自己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挥霍无度,根本不把越国放在眼里。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亲率三万精兵,发动突然袭击包围吴国都城,吴王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自杀了。
吴越两军交战证明了“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