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2021年10月09日18:41:06 历史 100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的精神,深圳市南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区关工委、南山区教育局关工委联合深圳市长青老年大学教师刘爽共同策划组织了老干部和少年儿童共创“童心向党,薪火相传”百年党史巨幅画,组织开展了“学百年党史,创艺术画卷”老少联动共绘巨幅党史画活动。

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 天天要闻

参加本次长卷绘制的老干部们,用活泼的艺术形式、宏大的历史画面,带领青少年一起饱含深情共同描绘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刘爽老师2007 起任教何香凝美术馆少儿画苑。2009 年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艺术活动“木林森计划”,多位学生作品拍卖并捐献给肯尼亚用于 植被种植。2010 年赴香港参加国际天文年美术设计创作比赛颁奖礼。


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 天天要闻

该作品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宏大的画面描绘“党的历史”,老党员见证了革命风雨路、改革发展潮,对于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更深切的感情。老有所乐的老党员们也个个身怀绝技:书法、国画、水彩……样样精通,他们用画笔描绘党史故事,让波澜壮阔的党史画卷缓缓展开。由老党员创作的党史画将是最生动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素材。

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 天天要闻

(作品创作过程)


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 天天要闻

巨幅画作的前半部分内容,如红船精神、遵义、延安、开国大典、改革开放等,由南山区长青老龄大学12位老同志挥毫绘就。画作的后半部分内容,如“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探索宇宙、当下美好生活、展望未来等,由来自南山的东湾小学、海滨实验小学、南头小学、港湾学校、福田区的荔园外国语小学东校区31名少年绘画爱好者联袂完成。

学百年党史 创艺术画卷—老干部和青少年共创巨幅党史画 - 天天要闻

参与创作的学员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4岁,老同志薪火相传,青少年丹心向党,在创作画卷中共同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制度、道路、文化自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 天天要闻

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五十载峥嵘岁月,五十载初心如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大方县八堡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进一步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正能量。仪式上,乡党委班子为老党员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
又熄灭两盏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 - 天天要闻

又熄灭两盏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文/摄)7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近期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刘贵祥举行熄灯仪式。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的外孙女胡静雅说:“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还原历史真相,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 天天要闻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用心。其悖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罔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两岸对立...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