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2021年10月05日18:51:03 历史 1035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说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太监”这个词语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从公元前二百年前“指鹿为马”的赵高,再到“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太监”。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封建帝制时代鼎盛时期的太监,在封建帝制时代末期的太监们,可没有他们这么“幸运”了

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中华文明中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随着枪声的响起覆灭。对于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来说,封建王朝的覆灭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对于那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太监们来说,却无异于“灭顶之灾”。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孙耀庭就是这些受到了“灭顶之灾”打击的太监们之一,他才刚刚花了点银子爬到了一个稍微轻松点儿的位置上,清王朝竟然就覆灭了。而作为当时宫里面最小的太监,孙耀庭连离开皇宫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继续龟缩在皇宫里面“当差”。

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即使被覆灭,也依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华大地上死而不僵的幽魂。而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的时候,孙耀庭还没有成为太监,因为这一年的他还只有十岁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但是溥仪虽然已经退了位,却并没有被“逐”出皇宫,而是继续在皇宫紫禁城里面居住着。那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只要“皇上”还在宫里面住着,那么这个封建的时代就不算完。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孙耀庭的家里人决定先把他变成太监,然后再把他送进宫里。

可没有想到,复辟的袁世凯被打倒,居住在皇宫里面的溥仪也被迫离开了紫禁城。从一九一六年变成太监开始,孙耀庭仅仅只做了八年的太监。到了一九二四年的时候,封建主义的死亡已经成为了定局,而孙耀庭那颠沛流离的生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刚开始离开了皇宫之后,孙耀庭先是回到了天津老家,住进了自己几个兄弟的家里。别看那个时候的孙耀庭只有二十来岁,但是从小就被送进了皇宫的孙耀庭却根本就不会干什么农活。在几个兄弟家里面住了一段时日后,觉得不能“坐吃山空”的孙耀庭还是回到了北京,找到了四十几个和他一起离开了皇宫的年轻太监,凑钱买了几间瓦房和几亩田地,靠着收租过起了日子

那个时期的房子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的,不说什么混凝土和石砖的事,就连铁钉都不知道能有多少颗。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屋的安全性越来越低,好不容易以过上一点儿安生日子的孙耀庭就在一个大雨夜失去了庇护所。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从一个太监到一个终日只能捡煤渣的乞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其中的变化,想必孙耀庭应该是最清楚的。在当“房东”的那些年,孙耀庭本来还凭借着自己有点儿文化水平,想找一份给幼儿启蒙的事情做做,可没想到那些找启蒙老师的家庭一听孙耀庭是个太监,立刻就摇着头逃也似的离开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局面,孙耀庭也就无法再做什么挣扎了,加上正好房屋倒塌破损之后孙耀庭也彻底断了收入,就只能终日流离在北京城的那些个高墙大户之间的巷子里,靠着捡煤渣来换取一些生活物资。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结束新中国为老百姓当家做主之后,孙耀庭才从悲苦的生活中脱离了出来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一九五零年,新中国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孙耀庭这位见证了整个动乱时代的“活历史”之后,把他收录到了一个“补助”名单中去。这时的孙耀庭,每个月都能够获得大约十六元人民币的补助。到了后来,国家在确定孙耀庭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之后,又为孙耀庭安排了一份每个月能拿三十五元工资的工作。

面对着来着国家的关照,已经四十多岁的孙耀庭感激得涕泪横流,在人生的晚年,孙耀庭一直尽心尽力地在岗位上工作,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时候,已经有了九十四岁高龄的孙耀庭才在北京市的广化寺逝世。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孙耀庭的经历虽然颇为曲折,早年的人生经历更是在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王朝落后、封建的一角。但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国家之中,那些封建的、落后的、令人遍体生寒的丑习、陋习早已经远离我们而去。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 天天要闻

从宫里人变乞丐,等到新中国建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变好

在宫中生活8年后,孙耀庭就开始了游荡,新中国建立后他才享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