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2021年09月30日20:47:03 历史 1555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电影《妖猫传》剧照

图文丨一只小卓玛

日期丨2021.09.30


公元618年,李渊长安称帝,建立了华夏文明无比辉煌璀璨的一代王朝——唐朝。

也就在这一年,在广袤的雪域高原,此地数千年历史上最强盛的政权——吐蕃王朝,也逐渐兴起。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武德元年(郭子和降唐等无数历史事件)

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唐朝与吐蕃或盟或友、或战或和,共同谱写出华夏历史上一段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史诗。

吐蕃王朝建立以前,青藏高原处于数十个原始游牧部落彼此并存的社会状态。


吐蕃王朝的建立

公元六世纪晚期,论赞弄囊(570-629年,吐蕃开国之君)统一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诸部落,在拉萨河流域建立统治中心,被尊称为“朗日论赞”(意为如同苍天般高明,如天山般坚强的君王),拉开了吐蕃王朝的序幕。

论赞弄囊征服西藏的过程中,重用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新贵族,引发了旧贵族的强烈不满。

公元629年,旧贵族们合谋毒杀了论赞弄囊,并纷纷进行叛乱。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628年(薛延陀独立)

吐蕃即将分崩离析之际,论赞弄囊之子,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617-650年,吐蕃立国之君)在叔父和宰相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登上赞普宝座。

虽然十三岁就开始亲政,但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小小年纪便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腕。

继位后,他迅速采取严厉措施,“对进毒者断然进行斩灭,令其绝嗣。” 其后强力镇压各方反叛势力,“叛离之民庶,复归辖治之下。”

十三岁少年的雷霆霹雳手段,让那些蠢蠢欲动,正欲欺负孤儿寡母的贵族们为之胆寒,纷纷表示誓死效忠,绝不敢有二心。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在吐蕃王朝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松赞干布

他先是迁都逻些(今拉萨),使之成为吐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后参照唐朝制度,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同时开始采用历法,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制订残酷的法律。

至此,吐蕃王朝真正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吐蕃王朝最鼎盛时期,领土包括中国整个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吐蕃强盛期领土

今天的尼泊尔(3000万人口)、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1亿人口)等喜马拉雅山南麓人口稠密地区,都在其领土范围之内,或者是其仆从国。甚至连印度经济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恒河流域上游也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吐蕃王朝崛起的气候因素

在唐朝时期,东亚大陆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得多。

温暖的气候,让青藏高原也变得湿润多雨,十分适合进行各种农牧等生产活动,可承载人口达到历史最高峰。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源自中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研究

吐蕃王朝强盛期,总人口达到上千万,加上大部分处于半牧半耕状态,本土可动员的军队超过六十万。如果连同仆从国在内,可动员的总兵力接近百万。

在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多次见到吐蕃发动四十万大军的历史记载。

吐蕃王朝崩溃后,随着气候不断变得寒冷,青藏高原变得越来越不适宜居住。藏区人口也陷入长达千年的逆增长状态,再也没能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清朝早期,藏区人口大约在200万左右。至解放前,总人口更是只有不到130万。

因此,我们很难想象,历史上那个与唐朝逐鹿亚洲的吐蕃帝国,曾经是何等的辉煌和强大。


松赞干布与李世民的政治军事对决

在吐蕃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与唐朝的领土纠纷主要集中在西域和青海地区。唐蕃战争的战线分为两条:一是吐谷浑;二是西域安西四镇。

对于唐蕃双方而言,吐谷浑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谁控制了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道。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吐谷浑和安西四镇地理位置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现代后裔是青海土族),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一支,西晋末年西迁至今甘肃临夏州。后征服今青海、甘南、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起国家。

公元623年,吐谷浑侵占芳州(今甘肃迭部县东南),继而进扰洮(今甘肃临潭县)、岷(今甘肃岷县)二州。

唐高祖李渊遣驸马柴绍(隋唐名将,平阳公主之夫)率兵前去救援。同年六月,在唐朝与吐谷浑的“岷州之战”中,柴绍用计大败吐谷浑军,斩首五百余级,俘虏无数。

八月,吐谷浑归附唐朝。

自此,唐朝已把丝绸之路的南道,牢牢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以弱冠之龄继位吐蕃赞普。

此时,吐蕃内部分崩离析,叛乱四起。同一年,唐太宗征战突厥,开始一步步缔造强盛的大唐帝国。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629年(唐朝统一,西突厥分裂)

等到634年,松赞干布铲除叛乱,统一西藏高原,迁都拉萨建立吐蕃王朝时,李世民已经横扫漠北,俘虏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周边如焉耆、党项等大小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归附唐朝。唐太宗也成为万国来朝的“天可汗”。

松赞干布站在青藏高原,举目望向东方,所见之处除了唐帝国的疆土,剩下的都是唐朝的“小弟”。吐蕃就如同一只被关在铁笼中的“猛兽”,不禁悲从心来。

两大新兴帝国同时崛起并接壤,松赞干布是一代英主,李世民更是“上马杀敌,下马治国”的千古一帝,二人对强大的对手都不甚了解,更重要的是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爆发战争在所难免。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634年(吐蕃建国)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首先向唐朝作出了一次政治试探:他派遣使者入长安,向李世民提出和亲请求。

松赞干布提出和亲,并不是简简单单为了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而是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首先是借助唐朝的威望,扩大吐蕃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其次,通过与唐联姻,可以免去后顾之忧,借着短暂的和平,迅速征服西藏高原周边和西域的其他部落。另外,也可以试探唐朝对吐蕃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在统一西藏的过程中,吐蕃侵占了党项、吐谷浑等国部分领土,而它们都是唐朝的小弟。如果现在它们的大哥愿意与自己联姻,其实就代表着自己侵占的那部分领土,得到了唐朝的默认。

此时的长安城内,唐太宗听到吐蕃使者的和亲请求,除了下令优待使者外,并未有任何表示。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消灭东突厥后,大唐帝国威震四海,四方来朝。唐朝一般是在周边国家向其表示臣服后,为加强彼此关系才与其联姻。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浑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吐蕃并未向唐朝表示归附,此时赐婚除了有损大唐威仪,并没有其他意义。

其次,在吐蕃使者提出和亲之前,唐朝早就从吐谷浑等小弟们口中听闻了吐蕃的所作所为。如果不但不给小弟们做主,反倒和吐蕃进行联姻,那大唐的威信何在?以后还如何服众?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古都长安

唐太宗之所以没腾出手来对付吐蕃,是因为此时,在唐帝国的东面和北面还有高句丽、薛延陀、西突厥三大劲敌。

松赞干布在拉萨等了大半年,等来的是唐朝象征性的赏赐,和吐谷浑国王在李世民面前告自己的状,以及唐朝在吐谷浑、党项等国扶持亲唐势力的消息。

此时的他终于收起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既然用政治手腕不能达到目的,那就兵戎相见吧!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借口自己赐婚不成,是吐谷浑等国从中作梗。亲率20万大军,迅速击败吐谷浑,占领青海湖以南广阔草原,随后又击败吐谷浑盟友党项、白兰诸羌,屯兵松州(今四川松潘)边境,兵锋直指唐朝腹地。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松州都督韩威率军迎战,被松赞干布一举击溃。阔州(今松潘县黄胜关北)和诺州(位于松潘县北)两地归附吐蕃。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青海湖边部分羌族部落见风使舵,叛变倒戈,并引诱吐蕃入侵唐朝。

松赞干布并未继续冒进,而是继续派遣使者入长安,再次要求迎娶唐朝公主,同时向唐朝喊话:“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此是松赞干布向唐朝打出的第二张政治牌。

松赞干布虽然亲率20万大军出征,但是并没有打算与唐朝作殊死搏斗。占领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的土地后,他的军事目的已经达到。

大军之所以屯兵松州,是想试探大唐的实力,同时想以军事威胁为手段,博取与唐朝政治谈判时的优势。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如果唐朝慑于吐蕃的军事实力,答应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毫无疑问将极大地打击唐朝的威信。归附于唐朝的周边小国部落,也势必将纷纷脱离唐朝,从而削弱唐朝的实力。

八月,松州战败的消息传入长安,唐太宗严词拒绝宰相魏征的议和建议,决定对吐蕃重兵出击。他调回在西域与西突厥作战的唐军精锐,并制订军事部署:

“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其中侯君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执失思力、牛进达等都为当世名将,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吐蕃已经非常重视。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唐朝五万军队对决吐蕃二十万军队,为什么就说明唐朝非常重视吐蕃呢?

因为唐朝出征,基本是以少战多,横扫天下无敌。以少战多而胜之,已经成为唐朝君臣深入骨髓的自信。

看看大唐的其他战绩:

卫国公“军神”李靖,三千骑破东突厥军十万人。

英国公李勣,六千骑下马步战,破薛延陀十万骑兵,斩俘五万余人。

刑国公苏定方,一万骑破西突厥军十万人。

乐城郡公刘仁轨,一万三千水军,全歼日本和百济联军四万八千人。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十万唐军大破二十五万敌军,俘斩十四万人,只因为没有一战灭国,居然成了所谓“失败”。

特别是大唐“玄甲军”这支精锐重骑,来去如风,所向披靡,令周边国家闻风丧胆。它是世界冷兵器战争史上,最强悍、最铁血的军队之一。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重型铁骑

回到松州之战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抵达松州后,于夜间趁其不备,奇袭吐蕃军并大败之,斩首千余级。

接下来,吐蕃在边境接连大战都未能取胜。

唐军战斗力之强悍,令松赞干布心中大惧。他最终决定撤军,退出占领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地区,并遣使谢罪。

吐蕃之所以主动撤退,那场损失千人的夜袭只是表面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吐蕃与大唐在此时爆发大战,对两国的意义完全不同。吐蕃哪怕赢得这场战争,唐朝也仍可卷土重来,但松赞干布一旦输了,那么就有灭国之祸。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因为吐蕃此时立国未稳,分裂势力只是从明处转移到暗处。松赞干布20万大军只要前线溃败,那么吐蕃内部必定再次爆发叛乱,导致王朝分崩离析。

松赞干布作为一代英主,肯定深深明白这一点。另一方面,因为松赞干布的儿子去世,内部政权已经出现不稳定情况,其大军需要及时撤回巩固自身统治。


松州之战对两国的后续影响:

松州之战前,吐蕃成功击败吐谷浑,并掠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吐谷浑内部出现亲蕃和亲唐两个阵营。

松州之战后,松赞干布再次请求与唐朝和亲,获得唐太宗的许可,最终迎娶了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16岁入藏,嫁给25岁的松赞干布。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在藏区都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她对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唐朝通过与吐蕃的和亲,缓和了部分边境的紧张局势,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与高句丽和西突厥的征战。

公元640年,侯君集灭高昌国,威震西突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理,并构筑著名的“安西四镇”拱卫边防,从而彻底掌控了西域。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657年(唐朝灭薛延陀)

公元645年,唐太宗远征高句丽,后来又陆续进行了两次征伐。

公元657年,薛延陀灭国,唐朝在此建立燕然都护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唐朝境内独有景色。

公元668年,高句丽灭国。

从618年唐朝建国起,在此后五十年间,大唐帝国宛如秋风扫落叶般,几乎打垮了除吐蕃外的所有对手,完全就是个无敌般的存在。

唐蕃风云:一代英主与千古一帝的政治军事对决,谁胜谁负?(一) - 天天要闻

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

松州之战后,大唐帝国的强盛给松赞干布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此后一直以“子婿之礼”对待大唐,终其一生都未再与唐朝发生过任何军事冲突。

松赞干布死后十二年,禄东赞(替松赞干布出使长安和亲的那位吐蕃使臣)因吐谷浑和西域,再次挑起吐蕃与唐朝的纷争。

壮烈而瑰丽的百年唐蕃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一人灭国的五品小官、被迫自杀的吐蕃战神、大唐姐弟恋女帝、吐蕃铁血太后……

无数传奇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纷纷演绎着各自不同的传奇人生。


(在以后的文章中,卓玛将以唐蕃重要人物和重大战争为脉络,继续为你讲述这两百多年的历史故事。)


—— 未完待续 ——


如果喜欢别忘点个【关注】

或者也可【点赞】【评论】

欢迎【收藏】【转载】

转载其他地方,请标明出处,并联系卓玛,取得同意!谢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天天要闻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铜川博物馆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推动文物资源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范闲意外当上了监察院一处处长。从北齐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杀范闲,情急之下,范闲假死,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庆帝。当听到“噩耗”,庆帝甚至连鞋都没穿,就跑到大殿专门听侯公公的汇报。然而事实上,范闲根本没死。没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一直以来,欺君之罪,是死罪。
国际博物馆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进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品读历史文化 - 天天要闻

国际博物馆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进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品读历史文化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吴怡蓉 黄志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当日上午,东湖高新区关工委联合青志协、明楚王墓文管所组织湾郡社区30多名青少年走进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历史文化研学活动。活动当天,孩子们在遗址公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路上探寻婆婆树、龟碑...
AI重现!原来“辛追夫人”长这样 - 天天要闻

AI重现!原来“辛追夫人”长这样

记者从湖南省博物院获悉,“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5月17日首次公开发布,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它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为主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