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2021年08月16日23:30:03 历史 1832

众所周知,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巴铁”,但是中巴并不是天然的“铁”,但是现实让中巴走到了一起,成为了“老铁”。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数十年的国际局势变幻中逐渐靠近,那么“巴铁”是怎么练成的?

可以说巴铁,是经过三场战争来锤炼的,即1962年对印反击战,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三场战争将中巴的“铁”,三“锤”成钢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印巴分治,“铁”的基础:

印巴分治,可以说是英国政府送给中国的一份大礼。虽然印度是英女王王冠上最亮的珍珠,但是还是一步步滑落了,末代总督蒙巴顿提出了以宗教信仰为划分方式的印巴分治方案,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

可喜的是,英国种下了印度土邦这个祸根,根据分治原则,土邦的归属自由加入印巴中的一国。克什米尔就是其中一个土邦,但是当地人民是信仰伊斯兰教,而“邦主”却是印度教,印度经过海德拉巴邦之战后,尝到了甜头,于是出兵克什米尔,想要强迫克什米尔加入印度。

克什米尔就是悬在巴基斯坦头上的一柄利剑,一旦丢失,就是亡国之祸,所以印巴之前先后发动了三次印巴战争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巴基斯坦整体实力远不如印度,因此在印巴战争中常落入下风,甚至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丢了东巴,巴基斯坦极度需要盟友的援助,纵观印巴周边,苏联一直在支持印度,只有中国才是巴基斯坦的天然盟友。

曾经的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巴铁”:

虽然巴基斯坦属于最早一批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并在1951年5月建交,但是在1962年以前,中巴关系只是一般般。巴基斯坦更加倾向同美国建立友好关系,在美国的撮合下,东南亚和西亚分别成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并把巴基斯坦拉入其中,成为美国的反共前线。印度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不愿意加入美国的反共联盟。

这样巴基斯坦就成了美国在南亚的最重要战略支点,50年代,美巴进入了蜜月期,大量的美援进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进入了反华时期。巴基斯坦总统访美,提得最多的就是反共。

在对印反击战之前,巴基斯坦甚至建议印度同巴基斯坦合作,共同抗击北方的大国,可能是巴基斯坦觉得在美国的帮助下,印度不敢对自己动手吧。只不过,印度完全看不上巴基斯坦。

但是美巴关系慢慢发生了变化,美国援助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巴基斯坦和苏联干,结果他却老是拿着“印度威胁论”跟美国要美元。美国有一种打水漂了的感觉,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也不那么及时和热心了,对于印巴的矛盾,美国还一直劝和,完全没有想过巴基斯坦的感受。巴基斯坦当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怎么会跟印度挑事呢,自己只是为了生存,没看到自己已经迁都伊斯兰堡了吗,就是要“天子守国门”。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第一“锤”,1962年对印反击战:

印度在中印边境执行前进政策,逼不得已,在1962年10月17日,中国下达了《歼灭入侵中国印军的命令》,20日,对印反击战正式打响。中国边防军从东西两段出击,仅10天的时间,中国就在东段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旺河以北,不丹以东的全部领土,西段清除了加勒万河谷和阿克赛钦地区的入侵印度。干净利索了打赢了第一阶段战争。

结果印度不愿接受我国提出的和平谈判的呼吁,进行全国紧急军事动员,不过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中依然惨败,这让世界震惊。拥有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支持,印度依然不能战胜中国。最后以毙伤印军4885人,俘虏3968人,其中击毙和俘虏中各有一个准将。而中国仅牺牲722人,受伤697人。

这样的战绩对比,让巴基斯坦很羡慕。鉴于印度不愿同巴基斯坦合作,美援开始变的不靠谱,巴基斯坦在这次战争中坚决支持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支持中国的国家。

对印反击战,是中巴关系的转折点,看到中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萌发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的想法。1962年,巴基斯坦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一改原先反对的立场。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1963年,中巴达成边界协议,按照喀喇昆仑山分水岭进行两国边界划分,将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划归了中国,将1940平方公里的坎巨提划入了巴控克什米尔,这样两国没有了领土纠纷,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锤”,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真够义气:

1965年8月,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印巴双方交火,这种冲突其实时常发生。不知怎么了,大批巴基斯坦的“自由战士”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对印军的哨所,车队进行袭击,面对印度的正规军,这些武装根本撑不住一个回合,剿灭了这些武装后,印度在停火线附近已经部署了6个师的兵力。

可能是3年前的中印战争,印军不堪一击的形象让巴基斯坦信心大增。所以巴方允许了这些“自由战士”进入印控克什米尔。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距离1962年已经过去了3年,假如1962年巴基斯坦动手说不定还有机会,现在在美援、苏援的武装下,印军早已回血。

8月14日印军开始越过停火线进入巴控克什米尔,面对印军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制定了一个“大满贯行动”,决定动用正规军对克什米尔西部地区进行反击,由于行动的突然性,印军失利,被巴基斯坦夺走了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失利的消息传回国内,印度政府群情激奋,决定大举增兵,9月6日,突然对巴基斯坦发起攻击,巴军猝不及防,很快就退守到了重镇拉合尔一线,为了扭转局面,巴基斯坦向英国、美国求援,但是英国以印度是英联邦成员为由拒绝了,美国则以东南亚条约组织是防备“社会主义国家”,印度不在防御范围之内为由拒绝。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苏联是印度的老牌友好国,不可能支援自己的,巴基斯坦向同属穆斯林国家的伊朗、土耳其等国求援,但是这些国家国力有限,又远离印巴边界,提供的援助有限,印尼甚至只打打嘴炮,至于物资援助则没有。

这样,巴基斯坦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了。面对巴方的请求,中国立即做出了回应,这对中国而言也是打击印度嚣张气焰的好时机。

9月6日,中国首先是发表了声明,声明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印度的行为是侵略。8日,又向印度发出照会,要求印度立即撤走中国和锡金边境的所有非法工事,以向印度施压。

随着巴基斯坦战局的不利,17日中国向印度发出了一个更加严厉的照会:

“三日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

这基本上就等同于最后通牒了。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伴随着照会的是中国边防军向中印边界集结运动,这对印度的压力是巨大的,1962年的阴影还在印度人的脑海中闪现。这让印度不敢将印度将东部的军队调往西部增援,同时东巴仅有巴军一个师驻守,但是在中国的压力下,印度也不敢动手,巴基斯坦的压力大大减轻。

与此同时的是中国的物资援助,调拨了大批火炮、坦克等装备给予巴基斯坦。中国甚至从现役部队中直接调拨了200辆59式坦克给巴基斯坦。

中国的大力援助,以及巴军的努力,印军的作战企图没有达到,而美苏这时也慌了,担心中国直接介入战争,这会引起全面战争,印度有可能会陷入混乱。美国对印巴施压,要求停火,最终9月23日双方达成停火,双方撤退到战争之前所在地区,打了一个多月,打了个寂寞。

此次战争,巴基斯坦向全世界求援,结果只有中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也进行了实际行动,对巴基斯坦的帮助不可谓不大。

此时才发现,中国人真够义气,是个真正可交的朋友。

第三“锤”,第三次印巴战争,有困难也要帮:

第二次印巴战争打了个寂寞,印度在美苏的压力下不得不签订了停火协议,尤其是第二次战争中国发出的“最后通牒式”照会,让印度深感不安。

1966年,那个十年时代开始,1969年,珍宝岛战争爆发,印度认为中国被苏联牵制不敢有大的动作。1971年8月,印苏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表明了苏联对印度的支持。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而东巴在70年代初发生了混乱,趁此机会,印度决定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

1971年11月21日,印军突然向巴基斯坦发起进攻。在东巴方向,印度投入了海陆空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了30万。而巴基斯坦,在东巴只有9万人,西巴25万。

面对印度东西两根线出击的情况,巴基斯坦毫无还手之力,在西线与印度只能保持对峙,在东线节节败退。12月16日,巴军投降。

此时巴基斯坦还能靠谁?美军深陷越南泥潭,苏联成为了印度的盟友,还是只有中国。

1971年,中国面临的局势还是很困难,出兵支援还是很困难的。虽然美国积极游说中国出兵,但是中国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毕竟除了北方的威胁之外,此时正处大雪封山,出兵极度困难。这也是印度选择在冬季出兵的原因,侧面上中国为巴基斯坦争取了半年的时间,从夏季拖延到了冬季。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对此巴基斯坦深表理解,不过12月16日东巴投降,巴基斯坦有可能被印度继续肢解或者吞并的风险。

面对印军的凌厉攻势,中国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做了一些紧急措施。比如从各个军区向西藏增兵,并进入紧急状态,向叶海亚·汗总统承诺如果有必要中国将会在72小时内向边境调兵。

同上次一样,中国这次再次发出了外交照会,谴责印度士兵越境测绘,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在中美等的压力下,在苏联的友好提醒下,印度在拿下了东巴之后,17日宣布“单方面停火”。

而中国自己给印度划了一条红线,保住了西巴。中巴之间的友谊再一次得到了锤炼,虽然中国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依然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最后:

投桃报李,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巴基斯坦直接搬空了国内的军用帐篷来支援中国。在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巴基斯坦参议院直接通过决议,全力支持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将国内医院的库存口罩全部送给了中国,援助物资的简陋包装就是“铁”的象征,因为只有自己人才会这样不在意包装的问题。

而当中国疫情好转,巴基斯坦爆发的时候,中国直接派出医疗队前往巴基斯坦,大批的医疗物资送到巴基斯坦。

巴铁不需百炼,只需三“锤”炼成钢,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巴死心塌地 - 天天要闻

这样从而铸造了中巴钢铁一般的友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遗体腐烂多日无人发现,年仅45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女演员远野凪子近日疑似被发现死于家中,年仅45岁。7月3日,远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公寓拜访,却始终无法与她取得联系。助手随后联系公寓管理公司并报警。警方在室内发现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烂的女性尸体,现场确认该女性已经死亡,根据状况判断其死亡已有几天时间,警方不认为存在被害...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10年前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年的监督检查,第10年着火了,这个责任……

昨天有网友在《从监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来搞调查,那会如何》留言说:举个例子,10年前验收的建筑,前面经历了9任监督员,到第10个监督员的时候着火了。前面9人没事,第10个进去了,这冤不冤呢?如果隐患很好整改,没有一点压力,为什么前面9个不做?为什么就认为在第10个人身上就应该做,而且能做,还能做好?这段话是什...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