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瘙痒难忍,医生教你一招标本兼治

2021年09月01日23:26:22 养生 1260

先来看一则医案。

高某,女,67岁,丧偶。2014年1月25日初诊。

患者断经20年,发现外阴白斑1年余。

1年前出现外阴瘙痒,时常搔抓,基于老年人难以启齿,故耽误病情至今。

妇科体检发现:外阴萎缩,局部皮肤发白,左侧小阴唇有一处溃口,约芝麻大小,痛痒难忍。舌质红,苔薄,脉沉细。

患者经人介绍来我处求医。治宜滋补肝肾,活血祛风止痒

处方如下:

(1) 口服方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丹皮山萸肉,川姜黄,丹参,补骨脂,枸杞子,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7剂,水煎服。

(2)外洗方地骨皮,艾叶,丹参,补骨脂,川姜黄,荆芥,防风,白矾,花椒。3剂,水煎,外阴熏洗。

(3)外擦药:自制三仙白斑膏。外洗方熏洗外阴后,先用生姜片擦拭溃烂处后,再以膏药涂抹。

2月10日二诊:用药后阴部瘙痒明显减轻,局部溃烂面基本愈合。

诉恐再犯病,要求继续服药治疗。患者舌质红,苔薄,脉沉细。原方治疗效果甚佳,故原方不变加杜仲,菟丝子以增强补肾之力,滋水涵木。药用6个月后,外阴白斑及溃烂面未再扩大,瘙痒症状基本控制。

:中医学对外阴白斑无明确的文献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可属于“阴痒”“阴痛”“阴蚀”等疾病范畴,这些记载最早见于《金匿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门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阴虚关系密切。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久病损伤肾气,肾精不足以致阴器失养。厥阴之脉络于阴器,肝阴不足,则阴器失养,故外阴干枯,萎缩变白;加之炎症的长期刺激,故溃烂、痛痒难忍。

目前临床多用手术或外治法治疗本病,然而,治标不治本。门老主张本病应标本兼治。内治宜补益肝肾,配合活血化瘀以治本,外治应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而治标。

为此,门氏三代创建并不断完善了外阴白斑方,系门氏妇科的家传秘方,由口服方、外洗方、膏药方三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内外兼治的宗旨:

(1)口服方:熟地黄,山药,姜黄藁本,泽泻,补骨脂,柴胡,丹参,桑椹子,荆芥,防风。

(2)外洗方:生南星生半夏,姜黄,苦参,花椒,白矾。

(3)膏药方:姜黄、密陀僧、雄黄各等分,共研细面,以小磨香油为糊状。

口服方中以熟地黄、山药、泽泻、桑葚子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姜黄止痛止痒。

根据现代研究,姜黄中所含的姜黄素具有抗真菌感染、抗癌的作用,对溃烂和未溃烂的伤口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补骨脂温肾助阳,擅治白色病变;丹参养血活血、疏通经络;防风、荆芥疏风止痒,祛除表证;柴胡、藁本擅人肝经,为引经药,引诸药下行作用于局部。

外洗方以驱虫止痒的苦参、花椒为君药,促进伤口愈合的姜黄、白矾为臣药,清热祛痰的半夏、南星为佐使药,熏洗外阴,促进局部溃疡的愈合。

清洁外阴后以中药膏方外敷患处,进一步改善患处皮肤,以图缓效。门老在临床上经常化裁应用该方。瘙痒较重者,加地肤子、徐长卿;局部溃烂明显者,加蛇床子;外阴萎缩明显者,加杜仲、菟丝子等。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本病有1%~3%的癌变率,需积极防治,密切随访。

原文摘录于:[1]胡国华.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名方精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胡国华 主任医师

外阴白斑,瘙痒难忍,医生教你一招标本兼治 - 天天要闻

上海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海派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朱氏妇科流派学术传承分基地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第五批)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会长;现任上海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妇科疾病治疗和养颜理容有深入研究。

擅长: 慢性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征、产后病、卵巢早衰、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养生分类资讯推荐

血压高了怎么办?这些食物坚持吃一口,或远离高血压并发症 - 天天要闻

血压高了怎么办?这些食物坚持吃一口,或远离高血压并发症

其实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注意饮食,适当的用药物来平稳即可得到稳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稳的话,很容易就会诱发到多种并发症,而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则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脑梗都是由于高血压所诱发而起的,很容易影响到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