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饮食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长期吃高油高盐的快餐、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只会给肠胃造成负担,影响消化功能,诱发肠胃、肝脏、胰腺等方面的疾病,从而影响寿命。
反之,如果饮食健康没有不良嗜好,消化功能良好身体健康,寿命自然也会更长。
50岁之后,吃饭时如果有以下4个表现的,说明身体比较健康,长寿可期!
1、胃口好
健康的人胃口往往比较好,没有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等症状。反之,如果近期食欲下降,吃饭时有厌油、恶心等症状的,要小心肝、胆、胰腺等方面的疾病。
这是因为食物的消化需要胆汁、胰液来进行,如果胆汁、胰液的分泌发生异常,就会出现上述的种种不适。
2、食物吞咽顺畅
食管癌是一种高发的癌症,它的典型症状就是吞咽困难,尤其是在吞食固体食物时,可出现梗阻感,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就连吃流质的食物都会出现梗阻感。
如果吃饭时食物吞咽顺畅,说明没有消化道肿瘤的存在。
3、没有腹痛、腹胀
肠胃不好难长寿。如果饭后经常出现腹胀、腹痛等问题,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说明肠胃功能出现了问题,甚至还可能患有肠癌、胃癌等疾病,那么想要长寿极为困难。
而如果饭后没有明显的腹胀、腹痛,则说明消化功能良好,身体也更为健康。
4、吃饭时没有腹泻
不少人还在吃饭,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经常跑厕所,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小肠的吸收功能出现异常,或胰腺健康出现问题。而如果吃饭时没有这些症状的,则说明消化系统比较健康。
1、细嚼慢咽
吃饭速度过快,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就吞入腹中,其中的一些食用团块很可能划伤消化道黏膜,还可增加肠胃负担,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相反,如果可以细嚼慢咽,则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又可以及时产生饱腹感,防止肠胃疾病、肥胖的发生。
2、营养均衡,饮食清淡
想要身体健康,首先应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等,只有各种营养均衡摄入,才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使身体更加健康。
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还应做到饮食清淡,在烹调食物时,尽量减少各种调味品的使用,如盐、糖、油等,同时要使用炖、蒸、煮等健康的烹调方式,尽量不用油炸、烧烤、爆炒等方式。
总之,饮食是否健康,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在生活中可以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饮食清淡等。那么,即使是年过50,身体也会比较健康,不会出现吃饭时腹胀、恶心、腹痛、食欲下降、吞咽困难等表现,而只有身体健康了,寿命也才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