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男子质问女子遛狗不牵绳被打,狗绳长度与文明程度孰先孰后?

2025年06月03日15:30:18 搞笑 8116

相关共识的建立,不只是狗绳的长度问题,更是社会文明的高度问题。当下的每一次冲突,都是制度建设、治理实践与公共意识的一次补课

近日,据极目新闻报道,今年2月,重庆的刘先生在小区质问两名女子遛狗为何不牵绳时,被其中一人打成轻伤二级,此事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报道显示,当晚刘先生牵着朋友的狗准备出小区,遭到两只没牵绳的狗疯狂追赶,而后被扑倒在绿化带里。事后他责问对方却遭到其中一人回怼,随后双方发生纠纷。“她打了我一耳光”“她又冲过来抢我的手机,并用手机狠狠砸我面部,鲜血直流”,刘先生称。他报警后,警方拟刑事立案,但后来女子取保候审。相关小区物业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均表示,当地有明确规定,遛狗必须拴绳牵绳

评论丨男子质问女子遛狗不牵绳被打,狗绳长度与文明程度孰先孰后? - 天天要闻

乍看之下,这是一场邻里间的争执,然而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在宠物饲养与管理方面,制度执行与社会共识的双重滞后。2021年修订施行的动物防疫法已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但现实中,犬只扰民、矛盾冲突仍时有发生。这一困境,早已不止于个人素质问题,更是对公共规则执行力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深刻考验。

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宠物犬猫在城市生活中日益常见。据报道,2024年以来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已超过1.2亿只,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宠物日益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共管理压力的持续上升。当宠物频繁出现在小区、街头、咖啡厅、商场等场所,人与动物同处一域已成常态。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并不只属于爱宠人士,还包括不养宠物甚至不动物的居民。多元人群同处于公共环境中,权利边界、生活方式、公共卫生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集与摩擦。

这种摩擦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宠物友好”的真正内涵。当下,部分“宠物友好”的倡导更多流于商业包装与营销噱头,宠物公园、餐厅越来越多,却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与责任约束。犬只扰民、粪便未清、儿童被惊扰等问题并不鲜见,一些养宠者以“我家狗不咬人”为由规避规则,个别不养宠者则以相对极端的方式回应,甚至出现伤害动物的行为。这种对立情绪不仅会破坏公共秩序,也会阻碍真正的“宠物友好”社会氛围的建立。

对于宠物相关的治理体系,其实需要在长时间的协商、博弈和社会教育中逐步形成。比如,对于违规行为,不仅应有处罚,还应通过优化执法流程、社区协作和持续宣传,将规则逐步转化为社会共识,建立起养宠人群与非养宠人群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结构。

在构建公众共识、推动文明养宠方面,相关公益组织可以进一步将重点转向社区实践,如志愿者进入公园、小区等公共空间,劝导不文明行为、清理狗便、普及法规知识等,不仅能有助于改善现实秩序,更能促成“宠物立法是规范人、保障全民权益”的理念深入人心。相关公益组织作为连接民意与制度之间的桥梁,若能与基层治理和执法力量协同配合,相信会为伴侣动物立法和日常治理提供更坚实的社会基础。

而推动制度落地,不仅要有法律文本的明确,也需要治理能力的跟进。动物防疫法对牵绳义务已有清晰要求,接下来还需补齐执法短板,完善举报与快速处理机制,探索建立“犬主信用积分”制度,对屡次违规者加大约束,实现常态监管,对积分保持得好的犬主,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奖优罚劣。同时,还应赋予居委会、物业、志愿组织等更明确的协助治理职责,让“邻里自理”成为可行机制,而不能让善意提醒规则的市民独自承担后果。

前述事件再次敲响警钟:真正的“宠物友好”,不是“宠物优先”,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安心、体面地共享公共空间。这份共识的建立,不只是狗绳的长度问题,更是社会文明的高度问题。当下的每一次冲突,都是制度建设、治理实践与公共意识的一次补课。希望这样的补课能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必靠伤害和对立来提醒人们“该上课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周威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我给班长争口气 - 天天要闻

我给班长争口气

像上学时的班主任一样,我的班长丁辉也经常开玩笑:“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孬的兵。”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绷着脸,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生活中的丁班长和蔼可亲,但是一到专业学习和实装操作,他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点”就是“接线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顶盖的时候被班长催:“两个...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 天天要闻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63岁男,因“听幻觉半个月,加重伴头痛3d”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听幻觉,表现为听到鹅叫、鸡叫和人们之间的交谈声,伴不自主发笑,并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障碍,不能配合入院检查及治疗,偶有冲动...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 天天要闻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