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
不少乘客发现
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
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
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
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
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
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
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
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
而是知识问答
👇
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
太阳大还是月亮大


不管你怎么回答
答案永远不对
司机还会越跑越远


而且还有的司机要和你对暗号
比如说锄禾日当初
天王盖地虎
对的上才去接


还有些问题更像没事找事
大部分乘客可能是被问懵了

更迷惑的是
不管你怎么回答
永远猜不透司机的心
他的心和他的车一样离你越来越远


为什么打个网约车难度这么高呢?
如果加上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就通了
这些情况大多出现在了一口价
特惠车等超低价订单当中

这出答题戏
不是为了娱乐
答题只是个幌子
取消订单才是主线剧情

有媒体分析
司机想出这样的方法取消订单
这背后主要是由于
目前部分网约车平台"一口价"价格太低
甚至有的网约车订单近2公里
司机仅能收到2.6元

对于司机来说
过低的运价不仅没有利润可言
有时还可能亏本
如果无故拒接则将受到下调评分、
派好单、直接扣钱等惩罚
部分司机压根就不想接“一口价”的单
于是选择用这种似是而非的答题方式
完成一次“高情商”式的撤退


对于乘客来说
之所以选择一口价
除了便宜,还可以避免
司机绕路、压限速等情况

乘客做错了什么呢?
有司机回答
乘客贪便宜的本质就是和平台共谋

平台设立低价吸引乘客
司机因为博弈能力不足无奈接单
低价虽然能让乘客获益
但并不是乘客造成的
到头来,网约车平台低价竞争
乘客、司机都是受害者
👇

说到底还在低价的惹的祸
你不把员工当回事
员工就不会把你的客户当回事
现在的网约车行业已经陷入怪圈
价格上不去,服务就上不来
乘客体验不好
紧接着是用户流失、订单减少
平台为了争夺市场
又开始低价吸客,变成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这种乱象
网约车价格不能再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