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2024年08月28日12:30:23 搞笑 4890

水泊梁山之上皆是义士,这是多数人对“梁山好汉”这一团体的固有印象,其实也该归咎于《好汉歌》的风靡,以至于人人都能吼上一嗓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然而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就会知道,梁山之上并非都是好人。

事实上梁山之上不仅不全是好人,甚至还有不少混子,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

他可以说是“宋江的儿子”,是典型的关系户,上梁山之前暴打过武松,上山之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一、暴打武松之人

什么人能暴打武松?

似乎这不符合大部分人对于武松的印象,打虎英雄武二爷何时被人暴打过?他不是近乎无敌的存在吗?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 天天要闻

(武松打孔亮剧照)

作者施耐庵赋予武松的评价确实不低,只道是:“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无论怎么看,这人都是英气逼人,光是接近他,都难免被他的霸气震慑住,如此强者,如何有人能打得过?

你还别说,武松在书中确实吃过亏。

比如面对那“没羽箭”张清的时候,他就只能溃逃,说是:“鲁智深担着禅杖,此时自望见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间,张清在马上喝声:‘着!’一石子正飞在鲁智深头上,打得鲜血迸流,望后便倒。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 天天要闻

(武松挨打剧照)

在张清面前,他最多也只能做到“救走鲁智深”,要反击是不现实的。

又比如计赚卢俊义时,他与鲁智深等人都只敢与卢俊义斗上三个回合便跑,你说那是“诈败”,是诱敌深入,但武松若能打得过卢俊义,何须用计?

还有面对乔道清时,那家伙直接用法术变幻出金甲神人,将武松等人击倒,继而生擒之。

所以武松确实并非无敌之人,但本文要提到的这位暴打武松的关系户却不是凭借实力压制武松,而是以多欺少。

二、“宋江之子”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宋江虽然有过女人,也就是那阎婆惜,但他们二人并没有留下孩子,《水浒传》的故事也并没有写到梁山二代们活跃的年代,因此这里提到的“宋江之子”自然不是他的亲儿子,而是指他的徒儿。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人心中,师父就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因此宋江收的徒儿,也就可以被视为他的“儿子”。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 天天要闻

(宋江剧照)

本文所指那人即是“独火星”孔亮。

原著第三十二回中,身为打虎英雄的武松也有了一段虎落平阳被犬欺的经历。

武松在酒家醉酒后闹事,一旁的孔亮便看不惯他的 做法,纠集一帮人把武松给绑了。

只道是:“这一二十个尽是为头的庄客,馀者皆是村中捣子,都拖枪拽棒,跟着那个大汉吹风胡哨来寻武松。赶到墙边见了,那汉指着武松,对那穿鹅黄袄子的大汉道:‘这个贼头陀正是打兄弟的。’那个大汉道:‘且捉这厮,去庄里细细拷打。’那汉喝声:‘下手!’三四十人一发上。可怜武松醉了,挣扎不得,急要爬起来,被众人一齐下手,横拖倒拽,捉上溪来。”

这帮人下手没轻重,若继续打下去,即便武松有钢筋铁骨,也难免被打死,幸亏宋江及时出手制止,这才解开了误会,双方握手言和。

后来孔亮也上了梁山,成了七十二地煞之一,也不知再见武松时,他是否会觉得尴尬。

只是关系户就是关系户,没有才能,最终注定落得凄惨的结局,但作者赋予孔亮的结局还是有些过于滑稽了,甚至可以说是不合理的。

三、莫名其妙的结局

孔亮是个草包,这一点毋庸置疑。

毕竟宋江本人都是三流武者,甚至连三流都算不上,他们孔家兄弟二人却拜了宋江为师,可见他们的武功有多弱。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 天天要闻

(孔明、孔亮剧照)

而笔者说他们是关系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武功弱,还在于他们没什么脑子,办事不力。

比如时迁火烧翠云楼时,书中有这么一段设定:“时迁当日先去翠云楼上打一个踅,只见孔明披着头发,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拄一条杖子,左手拿个碗,腌腌臜臜在那里求乞。见了时迁,打抹他去背后说话。时迁道:‘哥哥,你这般一个汉子,红红白白面皮,不像叫化的。北京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须误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闪回避。’说不了,又见个丐者从墙边来。看时,却是孔亮。时迁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来,亦不像忍饥受饿的人。这般模样,必然决撒。’”

你看,他们要假扮乞丐,却还是一副富家公子的容貌,如何能骗过旁人?

说白了,要不是因为他们有些财力,只怕宋江当初都不愿收他们为徒。

后来征方腊的过程是十分惨烈的,无数好汉在征伐中牺牲,这也很正常,但孔亮之死却很不合理。

他是“宋江之子”,上梁山前曾暴打武松,上山后却沦为三流炮灰 - 天天要闻

(宋江、孔明、孔亮剧照)

他是死于水战,但书中是这么写的:“水军头领都回苏州,诉说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昆山,折了孔亮。石秀、李应等尽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识水性,一时落水,俱被淹死。

这事有多离谱呢?就好比你让一个没有双腿的人去踢世界杯一样,孔亮不识水性,宋江作为他师父,却派他去打水战,你说这不是扯呢?

孔亮的人生就像一个笑话,没那本事,还要闯荡绿林,最终死于非命也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只是这死法过于荒诞了。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商鞅变法解析 - 天天要闻

商鞅变法解析

但商鞅变法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很多人不怎么知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重点。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 天天要闻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热浪来袭,各地气温持续走高。高温下,用电需求激增,用电负荷出现显著增长,全国步入迎峰度夏关键期。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截至目前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十三市最高用电负荷全部刷新历史...
我们付钱请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泪史,毕竟谁还没碰到过几个奇葩领导和娇牛马 - 天天要闻

我们付钱请你聊聊打工辛酸血泪史,毕竟谁还没碰到过几个奇葩领导和娇牛马

各位姐妹好,我们开设了一个“职场主题”征稿栏目,想邀请拥有长期职业经验的女性,分享自己的职场心得体会和行业内幕。我们希望真实地呈现职场女性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如何生存,让初入职场的年轻打工人更深入地了解某个行业和岗位,获得来自过来人的择业建议和人生经验。征稿细则:1、至少拥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业女性...
《亲爱的你》宋观望拒绝乔光辉闹乌龙,赵刚喷香水表白成校笑话 - 天天要闻

《亲爱的你》宋观望拒绝乔光辉闹乌龙,赵刚喷香水表白成校笑话

《亲爱的你》不光年轻人在谈恋爱,老年组的恋爱谈的也热火朝天的,乔光辉为了追求宋观望下了不少功夫,几十个w的钻戒也买了,自己最好的哥们也被当做礼物送给宋观望了。然而,让乔光辉意想不到的是宋观望说她喜欢赵刚,乔光辉闪过一丝不快后直接将赵刚打包送
90后小官狂贪千万!停车场收900万现金,转身就转给亲爹亲姐! - 天天要闻

90后小官狂贪千万!停车场收900万现金,转身就转给亲爹亲姐!

90后“小官巨贪”,单笔受贿900万现金!2024年1月,安徽六安市某停车场内,一场隐秘的“交易”正在进行。安徽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老板王某的朋友,将一个沉甸甸的黑色旅行袋递给六安市某建设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苟某。袋子里装的不是别的,而是整整900万元现金!这笔钱,是王某为感谢苟某在“六安市某一体化物流园项目”招投...
余承东首次回应“开车睡觉”:在低头看手机,人生第一次进局子 - 天天要闻

余承东首次回应“开车睡觉”:在低头看手机,人生第一次进局子

余承东因开车看手机去自首了?大家还记得一个月前的新闻吗?5月26日,一段 “余承东驾驶问界 M8 时头部低垂近 20 秒、双手未握方向盘” 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拍摄者高喊 “余总,睡着了?” 视频一经发布,让事件迅速发酵,网友纷纷 @深圳交警,质疑其存在危险驾驶行为。图源:微博直到7月8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才在...
单日单站9000单!当外卖小哥“追上”高铁 - 天天要闻

单日单站9000单!当外卖小哥“追上”高铁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刘越)临近中午,武汉襄阳东站的12306网络订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卤肉饭、椒香脆皮鸡腿堡、安格斯肥牛饭!”在这个诞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里,装箱、打单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步履匆匆,喊话声不绝于耳。 10时30分,在飞驰的G3471次列车上,旅客周女士轻扫座椅二维码点餐。一小时后,...
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弟弟孙权的孙子这般虐待 - 天天要闻

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弟弟孙权的孙子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时年仅25岁。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临终前将基业托付给弟弟孙权的决定,会在70年后酿成一桩家族惨剧——他的亲孙子孙奉,竟被孙权的孙子孙皓以谋反之名诛杀,孙策一脉就此绝后。这段历史背后,是东吴权力交接的隐患、宗室内斗的毒瘤,以及
若非这5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中作梗,刘备或许早已兴复汉室! - 天天要闻

若非这5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中作梗,刘备或许早已兴复汉室!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刘备从织席贩履到割据一方,堪称励志典范。他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志,麾下关张万人敌、诸葛智绝天下,本有望一统山河。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意外——几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关键时刻给了蜀汉致命一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五个被史书轻描淡写却改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