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的命运与国运

2023年10月05日15:03:08 搞笑 5812

南宋君臣连同十万兵将被蒙古人逼到海上,不能靠岸,情急之下,大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其他的君臣和兵将纷纷投海自尽,弄得海上浮尸绵延几十里地。连同蒙古人都慨叹南宋君臣的刚烈,后代人慨叹,读书的种子绝了。后代学问的出现和南宋以前的学问似乎不是一条支脉,有些背离读书的初衷,甚至变成了被体制驯化的东西,也就失掉了读书的种子。

读书种子的命运与国运 - 天天要闻


如果把南宋以前读书人看成是读书的种子,那么他们应该有心忧天下的情怀。他们读圣贤书,要以圣贤为榜样,学习圣贤的立德、立功、立言精神,而且要真的相信,真的去做。即便做了官以后,也会依据圣贤标准要求自己。当然,也有奸臣,只是为了卖国求荣,却并不考虑身后事。大多数官员都是要修齐治平,要为皇帝分忧,甚至为了提意见冒死进谏。在他们的意识里,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安邦定国,为皇帝分忧解难,为百姓谋福利。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也从来没有产生怀疑。虽然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此地步,就连皇帝也不一定能做到如此地步,显得目标太过于高远,但他们深信不疑,要朝着远大的目标奋斗。如此一来,读书的种子们要依据圣贤书上的准则说话办事,尤其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运联系起来。毕竟,圣贤书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指向是国运,而不是自己。不但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家族命运联系起来,而且要和国运联系起来。甚至有些知识分子做官之后,要把自己命运等同于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周朝建立之后,商的遗民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隐居,采薇来吃,直到饿死,算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国运联系在一起,没办法分开了。从屈原开始,就有了美政的理想,也有了把自身命运和国运联系起来的文学传统。楚国灭亡了,屈原忠于国家,以身殉国。为了纪念他,同时也为了纪念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人们要在端午节吃粽子,本身是一种祭祀的产物,却成了怀念屈原的必备之物。

后代很多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操守,会忠君爱国,甚至在国家败亡之际以身殉国。他们从小读书受到的教育就是这种教育,虽然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说法,但他们非常执拗,早就把自身的命运和国运联系在一起。毕竟,他们读了圣贤书要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之后做官。要是考不中,可以隔三年再考。不管是考中的还是考不中的,都会读书,也都会在书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文化,会让读书人的精神薪火相传,也就是让读书的种子流传下去。只是,很多读书人考中之后,迅速适应官场的规则,迅速拉帮结派,贪污受贿,沦为禄蠹,哪里还有读书人的精神和气质?

读书种子的命运与国运 - 天天要闻

宋代重视读书人,不杀议事大臣,限制皇帝权力的同时,给议事大臣们一定的言论自由权利,同时也给读书人放宽了言论限制。虽然宋代君臣屡屡被人诟病,说他们重文轻武,经常吃败仗,但宋代的文人们还是很厉害的,甚至可以带兵打仗,而对待异族入侵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到现在都没有定论,到底是主战派对还是主和派对。但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是知识分子组成的,也都是本着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精神,提出意见来。即便最终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也在彰显忠君爱国精神。没有背叛和出卖,没有苟且偷生。只是可惜了小皇帝的性命,还不懂事就已经以身殉国了,而且是被强迫的……

后代虽然出现过不承认朱棣正统地位的方孝孺,出现过“哭庙案”中被砍头的一群书生,出现过为变法甘愿牺牲的谭嗣同,出现过殉清的王国维,但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大多数读书人都成了“识时务者”,成了随波逐流的人,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可以苟且偷生,甚至要叛国投敌了。或许,读书的种子真的没有传下去,只是出现了发育不良的干瘪的种子,才使得后代的读书人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吧。他们似乎学聪明了,看到圣贤的高远,甚至远不可及,也就不去追求了,反而专注于眼前的福利,专注于自己的享受。于是,在朝的文人成了体制内混饭吃的庸庸碌碌之辈,参与派系斗争,同时要搜刮银子,送出银子,为自己谋福利,至于国家命运,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概念,却并不当真。要是国家灭亡了,他们或者去边远地区做遗民,或者忙不迭地去新的朝廷做官,却从来不会以身殉国。在野的文人一心谋求功名利禄,却早已经失去了为民请命的精神,甚至已经失去了读书人的独立人格和操守,变成被体制驯化的功利之徒。

读书种子的命运与国运 - 天天要闻

明清八股文的兴起让很多读书人的思想受到了限制,也就不会有什么命运与国运的联系了。他们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国家读书。如此一来,命运与国运也就分开了,读书的种子也就真的绝了。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我给班长争口气 - 天天要闻

我给班长争口气

像上学时的班主任一样,我的班长丁辉也经常开玩笑:“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孬的兵。”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绷着脸,右手搓着下巴,好像有多大心思。生活中的丁班长和蔼可亲,但是一到专业学习和实装操作,他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喊着“跑位利索一点”就是“接线加快速度”,要不就是在推顶盖的时候被班长催:“两个...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 天天要闻

“带徒加4分”快逼疯51岁教师!职评乱象后,多少老实人寒了心?躺平还是卷起来?

6月30日,放暑假第一天午饭后,李老师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我又快被职称逼疯了!”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又是一条职称评审细则的群通知。她想想起办公室里年轻教师们窃窃私语“带徒加4分”的新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51岁的她教龄28年,高级职称卡了7年,而办公室里40岁的教研组长早已是副高——就因为人家每年都带徒...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 天天要闻

“医生,我天天听到鹅叫,鸡叫”,说完患者诡异的笑了……

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医脉通临床病例平台,为医生保留的病例交流线上站,快来一起讨论,共同学习。63岁男,因“听幻觉半个月,加重伴头痛3d”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听幻觉,表现为听到鹅叫、鸡叫和人们之间的交谈声,伴不自主发笑,并有明显的反应迟钝,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障碍,不能配合入院检查及治疗,偶有冲动...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 天天要闻

一地最新通知:连放8天假!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文旅、杭州日报“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享有“东方狂欢节”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