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钱水观
蚂桥花糕团子店的前身是包子烧卖店,老板娘原先是在蚂桥合作商店的饭店+点心店里工作,改革开放以后,集体的店解散了,她就自己开一个点心店,原来生意一般般。
后来农村拆迁的农户越来越多,有的造起了别墅,有的住进了商品房,原来农村的大灶头没了,农村传统的喜事中要的花糕、团子就自己做了,没大灶头烧,有的只能到亲戚家去做,有的到包子店里来问,做不做花糕、做不做团子啊?还有农村举办的白事,也需要敲门团子和粽子。
2008年后老板娘与租房的房东一起开始做团子,但由于技术原因吃起来口味不佳,主要是制作过程中没经验技术。到了下半年房东说要自己开店了,老板娘只得另租房子重新开张,仍旧做的是包子烧买,也尝试做团子。
到了2008年的9月,我们村因南郊河市政工程拆迁,我家搬到蚂桥集镇上居住,那时我妻子整天带着小孙子在集镇上逛游,有时也到包子店坐坐闲聊一下,因为包子烧麦就是一个早市,比较空,当老板娘问起做团子花糕之事,我妻子也随便说说,自己从年轻时就会做团子,会划花糕这些活,结果说者无心,而听者有心。
等到2009年我小孙子上幼儿园了,就被老板娘叫去做帮工,起先一天只做三四个小时,生意也不太好,后来我妻子开始对店里做的团子、花糕找出了顾客不太吸引的三个原因:
一是糯米拼粳米的比例不合理,粳米拼多了团子很硬,糯米拼多了烧熟后会瘫倒,对于新米与存米也有讲究;
二是拼好的米浸在水里的时间;
三是做团子、花糕时和粉的程度也很讲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点心店的顾客就越来越多了,后来店里做的团子、花糕供不应求,受到王店本地以及海宁、桐乡、余新、禾源新都等周边客户的信赖,像海宁、桐乡的汽车路过蚂桥就会停车买团子、花糕,有的要买几十个到上百个团子,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买散装的团子。
做团子和粉
做糖馅团子
清清白白的团子
这是做成四个一组
这是散装团子
这是5斤肉里割下的淋巴和经攀
农村人家办婚事,作为舅舅必须要挑一担上头糕,所以都要到店里来定花糕,每年的“五一”节和国庆节,店里要做几千斤大米的花糕。
花糕里放得都是白糖,用脸盆来拿糖。
做花糕和粉
把和好的粉放入糕模型里划成块
敲印糕花
放在蒸笼里蒸煮
蒸熟的花糕
结婚用的两盘糕
农村孩子满月,要来定肉馅团子,特别逢年过节这几天来买散装肉馅团子的人们真是络绎不绝,蒸笼里冒出的热汽从早到晚不间断,团子里面的馅都是当天买的新鲜肉,有许多的顾客亲眼看到了,所以都要到这个店里来买,常常要开夜工,有时要完成顾客定的数量便开通宵。
旺季时每天纯收入可达几千元,最关键的是薄利多销,比起周边的花糕团子店价格都要低,而且质量要求高,对于猪肉上的淋巴类和那些经经攀攀全都去除,每天用的是新鲜肉。
糖馅包子、团子用的是每年向农户收来的红小豆做馅。不管是肉馅还是豆沙馅做的团子,刚蒸熟时可以把它拉的很长,十分软糯。
店里裹得鲜肉粽子吃起来胜过嘉兴名粽五芳斋,所以一些工厂在每年的端午节都要来定粽子发给员工,实惠又好吃。
【来自虎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