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五粮液曾当白酒老大十多年,为何会被茅台赶超,现在只能仰望茅台呢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单一的个体不可能一直占领着主舞台,就连白酒也不例外。
我国作为白酒大国,生产的优质白酒也是数不胜数。
早些年间,人们经常能在电视上听到五粮液的宣传——“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它的宣传语曾传遍千家万户。
但是现如今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五粮液的宣传声音渐渐离人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品茅台,心开怀”走进千家万户。
五粮液曾当白酒老大十多年,为何会被茅台赶超,现在只能仰望茅台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五粮液曾独领风骚,引领着白酒行业的顶级品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慢慢地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变得不再像曾经那么炙手可热了。取而代之的是茅台以国酒的身份,呈现在大众面前。
茅台是凭借着什么赶超五粮液?后来在业界的地位,又是如何让五粮液可望不可及的呢?接下来就一探究竟。
一、急于求成,忽略品质
上个世纪90年代,五粮液凭借着浓郁醇厚的风味特点,成为了浓香型白酒中的一匹黑马,在白酒市场一路飙升。
但是五粮液没有把重点打在提高白酒的品质上,而是一心想要占领白酒行业的大头,急于争取更高的市场地位。
于是推出了旗下各式各样的白酒品牌,但品质却都比原始的要差一些。
这自然无法让广大酒友持续认可其品牌价值,久而久之口碑也就下降了,这也就为茅台的崛起提供了时机。
二、定位不准,缺少卖点
五粮液面向的群体并不固定,虽说这样的经营策略看似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爱酒人士。但实际上,人们可以选择的白酒品牌还有很多。这样一来五粮液就会缺乏长期固定的群体。
而茅台在初次崭露头角的时候,就把目光聚焦到了年龄稍大一些的人群身上。
这部分人群喝酒有一些年数了,追求的是白酒的稳定口感以及收藏价值。茅台正好可以符合这样的人群需求心理,所以说它能够赶超五粮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宣传保守,成为低位
虽说五粮液在炙手可热之时,一直在用各种宣传语,向大众展示自身的优势,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比起茅台的宣传力度,稍显逊色了些。茅台酒在最初,就力争成为国酒,并且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只不过申请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但这一艰辛的过程,恰恰成就了茅台的地位。在人们的脑海中深深烙下了,茅台就是国酒的印象。
潜移默化的高端概念于无形之中,实属高明。如此看来。茅台后来成为白酒界的老大,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其实像五粮液这样因为缺乏宣传力度,而埋没于庞大业内市场的白酒不占少数,但酒质却很突出,下面要说的这两款就是。
古道江湖1800
这款浓香型的白酒度数为52度,产自四川邛崃,优越的酿酒黄金地带。
原料选用小麦等五种上乘粮食和泉水加以古法固态发酵法酿造而成,酿出来的酒清澈透明,滋味爽口。白酒发酵的天数长达1800天。
生产该酒的酒厂长期以来都在为许多知名的白酒品牌提供基酒,而且该酒喝起来不容易上头,酒香四溢,浓郁甘醇,和好友一起小酌或是畅饮都是可以的。
酒的包装是玻璃材质,干净环保,便于运输、储存。
金酱银质
茅台镇这个酿酒基地可谓是家喻户晓,百年来一直都是高质量白酒的产地,产出的名酒不计其数。金酱银质就是产自于此,它是酱香型的白酒,酱味十足。
酒厂有着丰富的储酒量,以及完整的生产体系,确保了白酒的稳定口感。原料为高粱、小麦和水,喝着放心。酒体丰满,酒花细密。
入口细腻甘甜,喝完之后空杯留香。难怪逢年过节经常能在酒桌上看见它,拿好酒和别人分享也是件愉快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于茅台和五粮液的地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