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全信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10亿元,同比下降12.16%;归属净利润为0.1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6.67%;扣非净利润为1492.18万元,同比下降88.15%。这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出现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显示出其在军工电子信息领域的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业务结构:军工为主,民品增长乏力
全信股份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军工业务为核心,专注于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等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涵盖歼击机、直升机、火箭、卫星、导弹等高端装备。然而,2024年公司军工业务表现不佳,光电系统和fc产品销售额大幅下降,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
尽管公司在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等民品市场有所布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民品业务的增长未能弥补军工业务的损失。报告期内,民品业务虽有所增长,但整体贡献有限,未能成为公司业绩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在光电传输线缆及组件、电气控制设备等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均受到挤压。
经营模式:客户需求驱动,但效率待提升
全信股份的经营模式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采用“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的生产模式,旨在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公司通过构建区域化服务团队和全寿命周期支撑团队,确保客户需求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到公司内部,并实现闭环管理。然而,尽管公司在生产信息化方面有所投入,mes系统的上线提升了生产计划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但整体运营效率仍有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合作,提升了采购效率和供应链韧性。然而,由于下游客户需求放缓和部分军品客户审价调整,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行,导致毛利率下降。此外,资产减值增加和其他收益减少,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这表明,尽管公司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了优化,但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不足。
业绩驱动因素: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双重压力
全信股份在2024年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保持均衡生产,以确保运营稳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全年申报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涉及光电线缆和连接器等产品。此外,公司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申报了“光电产业集群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
然而,技术创新并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光电系统和fc产品销售下降,部分产品价格下行,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此外,其他收益减少和资产减值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利润下滑。这表明,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市场拓展和产品定价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
总体来看,全信股份在2024年面临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军工业务的疲软和民品市场的竞争压力成为主要挑战。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优化方面有所进展,但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未来,公司需要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强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