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第3周,102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40起,风险指数149.05,其中治理风险占34.1%,环境风险占6.0%,社会风险占59.9%。天地科技(600582)、奥园美谷(000615)、碧桂园(02007)ESG风险级别达到III级。天地科技旗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致人重伤被罚、奥园美谷原实控人违规转让股票和信披违法被罚没近2.3亿元等重大风险事件值得关注。
5月22日,北京市大兴区应急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单,天地科技旗下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因重伤安全生产事故被处35万元罚款。根据大兴区应急管理局此前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涉事公司采育园区机械制造车间进行板材架测试时发生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名工人重伤。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板材架未安装完成,煤科院北京分公司自行组织人员测试板材架,现场布局不合理,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区应急局认定涉事单位未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且未掌握板材架设备性能,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近日,证监会对奥园美谷原实控人田汉及其控制的一致行动人公司开出罚单,涉及罚没金额约2.27亿元。处罚决定书显示,证监会对田汉、京汉控股和建水泰融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查明田汉、京汉控股、建水泰融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奥园美谷”,田汉、京汉控股信息披露违法,导致奥园美谷2020年年报披露股东情况存在虚假记载。综合上述两项违法事实,证监会决定对田汉合计没收违法所得192,560,930.17元,并处以22,500,000元罚款;对京汉控股合计处以8,000,000元罚款;对建水泰融没收违法所得2,983,130.94元,并处以500,000元罚款。
公司治理合规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约束保障市场公平性与透明度。一致行动人违规转让股票及信息披露违法,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知情权,扭曲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反映了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机制的缺失。
合规治理体系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监管要求,更是构建企业长效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完善的内部控制、透明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行为约束机制,能够有效防范内部人控制风险,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预期。特别是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监管逻辑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企业更需通过强化合规治理实现自我规范,这既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防火墙,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价值的重要信誉资产。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