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卡壳”的高泰电子

2025年01月21日04:52:05 财经 1843
IPO“卡壳”的高泰电子 - 天天要闻

2023年12月1日提交注册后,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泰电子”)主板IPO一直未有新进展,公司已在IPO注册阶段排队逾一年时间。IPO“卡壳”背后,高泰电子2023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此外,公司还存在控制权集中的问题,公司实控人叶健、汪义方夫妇合计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权。

IPO“卡壳”的高泰电子 - 天天要闻

IPO关键期净利下滑

2023年上半年,高泰电子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据了解,高泰电子是一家以功能性新材料为核心,研发、制造及销售复合功能性材料、复合功能性器件及电子级追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11.5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功能性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功能性器件建设项目、功能性复合材料及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

上交所官网显示,高泰电子主板IPO于2023年3月获得受理,当年3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同年8月29日,公司IPO上会获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提交注册。

不难看出,2023年是高泰电子IPO推进的关键一年。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高泰电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6198.55万元。对比来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1.29亿元。

对于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原因,高泰电子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2023年1—6月,受下游PC行业需求下降的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744.77万元,同比降幅42.33%。收入下降主要受复合功能性材料收入减少影响,同比减少7506.79万元,同比降幅62%。

此外,高泰电子还表示,公司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16亿—2.19亿元,同比下降28.35%—27.55%;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1亿—1.02亿元,同比下降39.41%—38.19%。

实控人夫妇手握超九成股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高泰电子实控人叶健、汪义方夫妇合计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权。

招股书显示,高泰电子控股股东为永成(苏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成网络”),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永成网络直接持有公司3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7.7967%;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叶健、汪义方夫妇,永成网络为两人100%持股的公司。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叶健、汪义方合计直接持有公司32.0579%的股权,通过永成网络间接持有公司57.7967%的股权,通过苏州海威斯特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控制公司4.2797%的股权,通过苏州市高合惠仁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2.2053%的股权,合计控制公司96.3396%的股权。

高泰电子表示,自公司设立至今,公司实际控制人地位未发生变化,且后续也无变动计划。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决策过程缺乏多元化声音,增加了经营决策的风险。”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前,高泰电子曾连续三年进行大手笔分红,这也意味着公司大部分分红进入了实控人夫妇腰包。

具体来看,2020、2021年高泰电子分红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1.3亿元,占公司当期归属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45.75%、73.76%。此外,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约1.29亿元,而公司当期分红金额高达1.3亿元。经计算,高泰电子2020—2022年连续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1亿元。

委外加工成本占比较高

除了上述问题外,高泰电子委外加工成本占比较高的问题也曾遭到监管重点关注。

上交所问询函显示,报告期内,高泰电子委外加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36.84%、36.26%、41.95%、26.6%,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无自有厂房,生产办公场地为租赁,产能扩张受场地限制所致。对此,上交所曾要求高泰电子说明公司外协采购占比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委外加工以全制程委外为主的生产模式是否异于行业惯例、该模式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高泰电子表示,复合功能性材料领域公司虽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全制程委外,但核心环节均由公司自行掌控,委外占比前期高但绝对值少,自建涂布生产线后重要项目均自主生产,委外占比已较低。且行业内龙头企业3M、日东等亦存在全制程委外,公司的生产模式与同行业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业务完整,具备独立生产经营能力,且掌控最核心的客户需求解析、建立测试标准、技术与工艺方案开发等环节;周边地区配套加工资源丰富,外协厂商可替代性强;公司采取了严格的外协加工质量控制措施。因而公司的外协加工模式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过度依赖外部加工商,若对方出现生产事故、交货延迟等问题,会影响公司产品供应和交付,损害公司声誉。”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进一步表示,长期高比例委外还可能削弱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高泰电子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文/北京商报记者 王蔓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 天天要闻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反内卷”正在进行时,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明确提出要发展“统一大市场”,并首次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 天天要闻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盘低开,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再度活跃,多元金融、房地产等板块走强。港股同样低开,恒指、恒科指也下跌,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齐跌,茶饮股反弹。债市方面,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回落。核心市场走势:A股:截止发稿,沪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1.00%...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 天天要闻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AI算力对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长,在今年带来AI PCB明显供需缺口。随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续扩张,ASIC芯片的增长有望成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该行测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于80~103%区间,供需偏紧的状态有望持续。各家PCB厂商的增量产值释放情况将对其AI业务的增...
东风汽车集团,终于悟了! - 天天要闻

东风汽车集团,终于悟了!

外部重组搁浅,但东风自己内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5天后,东风汽车披露了新公司首张成绩单:6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1-6月累计交付11.0....
日产投资阿尔特,电动化转型新思维 - 天天要闻

日产投资阿尔特,电动化转型新思维

今年4月,日产投资了中国汽车设计龙头企业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低调的动作在中国几乎被人忽视,但被日本的权威媒体敏锐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朝刊报道,日产汽车将于2026年开始从中国出口电动汽车,计划出口地是东南亚、中东和中南美洲地区。今年4月开始发售,且从造型、研发到零部件定点均由日产...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腾讯 M=小米 - 天天要闻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腾讯 M=小米

一、港股已进入技术性牛市,now what…划重点的重复讲——今年不买港股先输一半。做投资万万不能对“均值回归”的力量一无所知,此乃投资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归”宛如瓢泼而下的天幕,在风云变色之间,降临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归,让我谦卑。许多人说:“我已经在港股炒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