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重组搁浅,但东风自己内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5天后,东风汽车披露了新公司首张成绩单:6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1-6月累计交付11.07万辆,同比增长43.7%。
奕派、纳米、风神三个品牌“握拳”之后,最新交付数据令人眼前一亮。
奕派科技,成为继岚图汽车之后,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孵化出的全新独立作战单元。
这或许也是看到原计划的重组对象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启源和阿维塔之后,东风受到了一些启发——打铁还需自身硬。
01
6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官宣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简称“奕派科技”),通过聚焦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优质资源,全速推进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
在新战斗队形下,风神、奕派、纳米三个品牌都将纳入新公司。
随着自主乘用车业务独立,东风内部也可以开始自己的“赛马模式”,优胜劣汰。
02
6月,岚图汽车交付10053辆,同比增长82.5%。
虽然实现连续4个月交付破万,但环比增速依然乏力,月交付量环比增长幅度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相比其他品牌,不难看出品牌发展正遭遇瓶颈。

众所周知,岚图汽车当前销量主要依靠岚图梦想家支撑;可鉴于mpv这一细分市场规模的相对局限性,以及比亚迪腾势d9、别克gl8等实力不相上下的竞品,梦想家的领先优势并非坚不可摧。
近期声量不小的岚图free+,虽然18小时小订突破1万台,但在7月12日上市后能不能成为爆款还不得而知,毕竟在中大型suv这一细分市场,产品已经非常拥挤,热度能维持多久是个问题。
03
与此同时,近两年,30万以上的车型销量出现负增长,而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今年前5个月销量大幅增长51%。
面对国内乘用车2023年前消费持续升级,2024年连续降级的客观形势;定位中高端的岚图汽车,突围的难度不小。
不是谁都能成为小米yu7。

6月,同为国家队成员的长安阿维塔交付10153辆,北汽极狐交付10352辆,广汽埃安交付27848辆,上汽智己交付6027辆......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岚图汽车或许已经感受到了市场压力。
04
在中高端市场比不过阿维塔,在大众主流市场,东风却能用奕派科技与深蓝再掰掰手腕。
当深蓝汽车6月凭借29893辆的交付量,在成绩单上赫然印上“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的封号时,看上去非常高调,不知东风汽车集团会作何感想。
奕派科技的成立,有可能会助力东风汽车集团从长安汽车手中夺走冠军之衔。
痛定思痛,现在还为时不晚。
05
有东风汽车内部人士分析表示,奕派科技将是一个真正的、彻底的、全价值链的汽车公司,从品牌、商企、研发,到采购、制造、销售、服务全套都是一个人说了算,“没有理由可讲,所有成败都在自己”。
这就让奕派科技可以更加独立,也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据了解,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汪俊君,将出任奕派科技总经理一职。

此次,技术出身的一把手显示出东风汽车对奕派科技研发资源的倾斜。据悉与乘用车相关的大部分研发团队,都会从研发总院中分拆出来,并入奕派科技。
就像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对奕派科技管理团队提出的要求,“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让“听见炮火”的人做决策,在公司内部形成责任闭环。
06
通过整合三品牌资源,奕派科技将有更高的自主决策权,从而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抢占主流市场。
相比之下,除了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阿维塔,长安汽车很早就已经将深蓝汽车独立运营,现在已经逐渐起势。
奕派科技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虽有奕派、风神、纳米三个品牌,但鲜有车型能持续保持月销过万,存在“多而不强”的局面,难以形成体系化竞争力,尤其是在8万~20万主流燃油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因此,如何打造爆款产品、提升品牌认知度是当务之急。
07
不难发现,近段时间以来,聚焦、整合成为中国主流上市车企/集团的高频词汇。
例如:吉利汽车集团的大整合(如品牌层面,领克并入极氪,几何、levc并入银河)、广汽集团整合旗下自主品牌营销业务,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
上汽集团近期更是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

在东风汽车集团与长安汽车重组暂停的消息传出后,随着长安汽车可能升级为汽车央企,东风汽车集团也加快了内部改革进程,避免在未来可能的重组中,沦为弱势一方。
从与ncic(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汽车出口业务,到大刀阔斧改革成立奕派科技发展自主乘用车事业,可以看到东风汽车集团的改变。
虽然两大重要事件官宣后,东风汽车集团(0489.hk)股价表现平平,但最近一段时间,包括申万宏源、瑞银证券等在内券商机构对其给予了积极评价。
views of autoskline:
2025年行已过半,按照规划,东风汽车今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百万辆目标;悟了的东风汽车,要加紧追赶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