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稿子发晚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极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今天朋友圈刷屏的是降息: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
时隔10个月,央行再降息,幅度很温和。幅度虽不大,但这是今年第一次,而且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按照句容执行的房贷政策,首套房4.0%;二套房4.8%。
和一、二线城市不同,句容大多数银行执行的是认贷不认房,并且不看过去的贷款记录,也就是无论你有多少套房产,只要贷款已经结清就按照首套房计算,4%的贷款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利率降息幅度大于贷款。11家股份制银行在官方渠道更新了调整后的存款挂牌利率信息,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从0.25%降至0.2%;2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3年、5年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这标志着主流的存款利率正式告别“3.0”,步入“2.0”时代。
销售们的朋友圈看得让人振奋,但是对于低迷的楼市,此次降息有用吗?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生产过剩性危机,就是生产能力过快增长而消费需求却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利润,会压低工人的工资,从而获取劳动剩余价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商品不在稀缺,这时候,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生产过剩。
一方面是低收入的工人,想消费没有钱;
另一方面,富人拥有巨额财富,但是消费不足。
对于房地产市场,就是市场上房子太多。
而买房人要么是大老板家里已经是独栋、复式和大平层已经全了,购房需求不足。
要么是囊中羞涩,疫情前小编在售楼处看到买房人掏不出20万首付在那哭!
如今呢?完全买方市场!掏不出首付的买房人依旧趾高气扬,要中介和销售想办法!
生产过剩这个问题西方国家怎么解决?
1、通过税收和制度安排,降低贫富差距。既然富人消费不了,那么就通过政府支出,转移支付来帮助消费。
疫情时很多国家直接给老百姓发现金。
房地产市场是降首付降利率,放开贷款门槛让穷人能买得起房子,最后美帝搞出了次贷危机。
2、打开新的市场,譬如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
房产方面,很多中国人去加拿大、新加坡买房;
一线城市放开限购,三、四线城市的老百姓去购房。
3、通过科技创新,减税降费,放松管制,制造出新的需求。
创新一方面会淘汰了旧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能够制造新的需求,从而化解过剩问题。
智能手机出来后,你们的诺基亚肯定都要换掉,需求就来了。
房地产市场,譬如彻底淘汰掉没电梯的老破旧,全部上科技智能化住宅,全民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