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 走近Analyst | 王介超: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2022年10月01日18:22:35 财经 1401
中信建投 • 走近Analyst | 王介超: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深刻变革都离不开对材料的创新,也会带来新的周期。对于资本市场,新的周期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

钢铁是这其中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提及周期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克服周期所带来的问题成为了每一个周期行业分析师必备的课题。在王介超看来,“万事皆周期”,只要能够找到成长性的机会,并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周期所带来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端制造升级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材料体系的升级,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钢铁行业也更名为金属新材料行业。作为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王介超对这个行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深耕实业之后,转行到证券公司担任卖方分析师不久,他就敏锐地发现了永兴材料的投资机会,谈起这段故事,他谦虚地说,“确实是很幸运的”,但幸运的背后,能地捕捉到这样的机会,也与他扎实的实业经历和研发背景是分不开的。

专业为锚 勤于学习

Q:从刚开始从事实业工作,到现在在金融机构工作,能简单介绍下您的几段工作经历吗?做出从实业转到金融这样决定有哪些原因?

王介超:我专业是矿物加工、冶金相关的,学校时主要和金属材料打交道,毕业之后到了中冶京诚(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工作,当时是从工程师开始做起,后来也接触了研发和项目管理的工作,并在海外做了一段时间“一带一路”项目,在印尼苏拉威西深入研究过红土镍矿,在设计院工作了将近8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我也考了一些执业资质,包括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师等等,这些考试也会让我学习到一些像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之类的经管课程,而经济学的很多内容其实是相通的,加上自己也对经济学的知识很感兴趣,平时也会做些投资,所以对行业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在这些因素驱使下,机缘巧合,实业工作近8年后,2017年我转行到了金融机构。

其实一开始在分析师这个岗位上,自己还是比较迷茫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大概两三个月之后,我就意识到分析师这个职业是我自己想要的方向,而且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很快获得了公司和客户的认可,自己也推荐了一些“牛股”,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Q:转变过程有没有哪些挑战?是如何应对的?

王介超:一开始过来的那段时间是比较难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思维也还沉浸在一个央企思维里,独立意识没有那么强,两三个月之后我才逐渐习惯证券公司的环境,意识到分析师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需要靠自己学习的。幸运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通过一些基础工具的学习,比如财务上的三大报表以及财务分析等方法,很快就弥补了自己在经济金融方面的短板。

另一方面,因为我本身就做过一些冶金工艺设计和研发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需要几乎所有工科专业的配合,所以这个过程中我对整个行业的运行方式和原理都有了很清楚的认知,我觉得前几年的工作经历对我帮助非常大,后面不管再去研究什么公司,整个工艺情况实际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对工业工艺及产线的理解比较到位,理解它的商业模式也相对比较容易了。

寻找更多的意义

Q:在您看来,分析师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王介超:平时自己也会想分析师工作意义是什么,或者说社会的意义在哪里。随着在金融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逐渐体会到了分析师工作的意义。一个优秀的分析师肯定要对行业非常了解,如果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行业产生影响,给实体经济以一定的正确的帮助,那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工作不仅仅在于发现企业价值,同时在和企业进行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提供一些咨询建议,那么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就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亏损,无形之中就帮助到了企业,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

这也是我加入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公司现在在做业务协同的工作,其实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很重要,这一点建投做的是很出色的。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社会和企业的帮助也比较大,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想要做到这些,分析师就要勤于调研,要多多出去看。同时也要紧跟行业动态,自上而下了解政策,此外还要多和公司交流,探讨行业和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Q:您认为什么样的分析师可以算作是优秀的分析师?

王介超:在卖方分析师这个岗位,有两种类型的分析师,一种是做服务为主,一种是独立挖掘投资机会为主。我们团队尽量兼顾的同时,也希望多为市场挖掘投资机会。

其实说到什么是好的分析师,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看来,好的分析师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尽量做多赢的事情,多体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要先于市场挖掘出投资机会,必须把行业和公司研究深刻只要足够努力,研究接地气,能够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做好逻辑验证,具备一定买方思维,就是优秀的。

Q:您认为什么样的公司可以称为好公司?

王介超:发现好公司还是比较难的,这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诀窍,一定程度上也有运气成分,有些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具体来说,首先是看行业,判断行业一定是向上的,比如对于永兴材料,当时我们就判断锂行业一定是向上的,才有了进一步的挖掘。

在行业β确定之后,其次就要寻找α,也就是公司的超额收益。我认为一家公司行,但大部分人认为它不行,这当中就产生了预期差,而这也依赖于分析师对行业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现场调研和专家认证,这些都需要积累和判断。

在以上两个条件都具备之后,还需要对公司微观上的把握,这其实也是找到一个好公司的底线。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需要关注管理层的风格,并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要保证公司本身没有问题。这一点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在和企业最初交流的时候可能会被企业“忽悠”,这就需要分析师从产业里去进行侧面佐证,比如看企业是不是重视产品质量、是否具有社会责任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Q:能否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经历中选择最成功的一只股票?

王介超:团队其实首次挖掘推荐过不少牛股,比如大冶特钢(中信特钢)、震安科技、永兴材料等等,其中永兴材料最高涨幅在10倍以上。2019年永兴建成第一条云母提锂产线时,我们就非常看好永兴的云母提锂工艺,第一时间给市场做了推荐,当时市场对于云母提锂充满质疑,但我们一直十分坚定的持续推荐,终于在2020年10月获得市场认可,股价在2个多月内涨了300%左右。

之前云母提锂技术不成功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氢氟酸,对环境、产品质量和生产设备影响都比较大,所以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后来永兴材料云母提锂技术获重大突破,整个工艺不再引入氢根(硫酸),改为加硫酸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氢氟酸,而是形成氟化钙,是非常稳定的无毒的矿物质,最终使生产线变得顺畅。

在一系列现场调研和访谈之后,我们意识到这一技术会对锂盐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云母提锂之前高成本及环境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所以就坚定推向市场。同时另一方面当时锂价格也非常低,我们从碳酸锂平衡表上判断价格一定会涨起来。

后来有些投资者给我们贴上了“牛股挖掘机”的标签,为什么别人会这样评价我们?我也总结了一下,其实我们挖掘的标的都是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上涨,并不是跟随别人,而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一般都是左侧推荐,市场有个认可的过程。就拿永兴材料来说,后来市场全部验证了我们前期的判断,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时的。而且在推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自己的判断,我们选的每一只股票都是精心挑选的,如果觉得某个公司不行,也是不会推荐的,我们要遵循自己的原则为市场做推荐,尽量维护好我们团队的口碑。

Q:在研究永兴材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

王介超:2019年11月份到2020年的10月份这期间公司股价基本上下波动,这期间有很多熟悉的投资者就建议我不要再推荐云母提锂了,他们认为云母提锂技术之前被证伪了,再去推荐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的判断是对的,那么公司成长空间是很大的,最终也证明我们团队的结论是正确的,公司涨幅在10倍以上。

所以说卖方研究还是要基于价值。挖掘一个好公司是多方共赢的过程,从分析师的角度,专业性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对上市公司来讲,它的市值也有所增长,而对于投资者也有了超额收益,所以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觉得它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对我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都是有帮助的,我们之后尽量能多挖掘一些类似的投资机会,寻找一些被低估的好公司。

Q:金属新材料行业周期性比较强,您在研究中如何克服周期性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障碍?

王介超:金属这个行业其实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传统行业大家觉得机会少也是客观事实。但是不能否认行业也有好股票,就算钢铁也有优秀的材料标的,比如说之前大冶特钢,现在叫中信特钢,之前也是涨了8倍左右。金属行业实际上也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材料,比如传统的电解铝、铜、钢铁;一类是新材料,包括能源金属锂钴镍,也包括支持制造业升级的金属新材料领域,这些属于成长领域,有很强的投资机会。

现在新能源的时代,新能源实际上是电力替代石油的时代,从元素周期表上来看底层逻辑是金属元素在替代碳元素,也就是能源金属锂钴镍组成的电池替代石油的周期。其实在我看来万事皆周期,没有一个行业不是周期行业,像半导体也是周期,钢铁往前看20年也是成长股,实际上都是一样,底层逻辑无非都是供需关系。

对于我们,克服周期性的方式有两点:一方面是从钢铁有色新材料领域去挖掘成长机会,去对抗周期。另一方面则是扩大客户群体及研究领域,我们平时也会和宏观、固收等领域的投资者进行交流,因为钢铁下游连接着的是汽车、家电、工程机械、房地产、基建等诸多行业,这些基本涵盖了中国产业最重要的门类,把这些搞清楚了,基本就了解了一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所以我们在这些方面也会有研究,并没有把自己的客户锁定在钢铁有色圈子里,我们也希望从产业层面给宏观领域的研究带来支持。

附金属新材料首席王介超团队近一年研报合集:

中信建投王牌研究之金属和金属新材料:2022年度重磅研究成果精选

中信建投 • 走近Analyst | 王介超: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建投 • 走近Analyst | 王介超: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快速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