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财米
小财米注意到,2025年05月09日,证监会网站披露,同意深交所主板企业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全球家居五金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的背景下,悍高集团以年均61.83%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成功获得深交所主板IPO注册批文,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佛山企业,以“原创设计+智能制造”双轮驱动,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逆势崛起,展现出独特的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
行业地位:从代工到品牌的全球化跃迁
作为中国家居五金行业的隐形冠军,悍高集团的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收纳五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28%,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基础五金与厨卫五金业务年均增速超30%,形成“全屋五金解决方案”的产品矩阵。其自主品牌产品已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25%,成功进入德国麦德龙、沙特ABYAT等国际零售巨头供应链,成为“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的标杆。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公司从代工模式向品牌化战略的果断转型——通过终止低价代工业务、聚焦原创设计,悍高集团将产品附加值提升40%以上,陀飞轮高柜拉篮等明星产品更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跨越。
业绩增长:逆周期神话背后的逻辑
在2021-2024年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下滑23%的行业寒冬中,悍高集团营收从14.74亿元增至28.57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64亿元飙升至5.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2.78%和61.83%,与同行坚朗五金(净利润下滑83.54%)、海鸥住工(亏损)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逆周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在于渠道重构,通过“线下经销+线上电商+云商平台”的多维布局,公司实现销售网络下沉至173个地级市,电商渠道拉篮产品稳居天猫、京东品类榜首,2023年线上收入占比提升至15%;第二是产品结构升级,高毛利的智能五金产品(如AI感知拉篮、智能晾衣架)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28%,推动整体毛利率从31.08%攀升至37.39%,显著高于行业均值;最后则是成本控制:通过自建60万㎡数字化生产基地,引入工业机器人及AI视觉检测系统,生产效率提升30%,单位人工成本下降9%,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构建起独特的成本护城河。
技术创新:专利数量背后的战略深意
尽管研发费用率(4.24%)低于销售费用率(9.32%)引发争议,但悍高集团的创新策略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公司累计获得1,173项专利,虽外观设计专利占比78%,但其“专职+兼职”双轨制研发体系通过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实验室,柔性引进行业专家200余人,形成快速市场响应能力。2024年推出的智能五金系统,集成AI环境感知与人体工学设计,已在华为全屋智能项目中实现量产,单品类年收入突破2亿元。此外,公司主导制定《家居用功能五金拉篮》等5项国家标准,产品通过欧盟CE、美国UL认证,技术壁垒逐步成型。
财务韧性:现金流与扩张的平衡术
从财务数据看,悍高集团的经营质量可圈可点。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6.73亿元,同比增长12.47%,与净利润比值维持在1.3倍的健康水平;货币资金储备10亿元,有息负债仅1.12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30.16%,抗风险能力显著优于同业。尽管存货周转率从8.07次降至9.01次引发关注,但公司通过“以销定产+动态安全库存”模式,将存货跌价准备控制在585万元(占存货账面价值3.4%),显示较强的库存管理能力。此次IPO募资4.2亿元主要用于智能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建设,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8亿元,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
投资视角:估值重构与长期主义
以2024年净利润5.31亿元计算,悍高集团发行市盈率约20倍,低于A股家居行业平均30倍水平,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尽管短期需消化IPO前的对赌协议压力(若上市失败需以6%年息回购股份),但其“品牌+技术+渠道”的三重壁垒,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更具稀缺性。对于投资者而言,悍高集团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隐形冠军”价值发现的典型案例——当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创新,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与全球化视野的企业,终将在周期波动中凸显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