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是否曾经感到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是否曾经疑惑,是什么让你失去了那份自信?
今天,我将为你揭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它们会让你越来越不自信。
1.过分关注失败的经验
法国精神科医生弗雷德里克·方热在他的《医治受伤的自信》一书中指出,很多人习惯性地关注糟糕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经历作出自我评价。
比如,有些人会将负面事件灾难化,夸大了自己的失误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久久无法平静或释怀;
有些人会陷入普遍化思维,将自己在某个方面上能力欠缺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在尝试新事情时遇到挫折,就觉得自己是个“不管做什么都不行的失败者”。
2.不敢对自己感到满足
有这样一类人,即便能力很强、拥有体面高薪的工作,但依然经常焦虑、压力过大,觉得自己缺乏自信。
他们给自己立了一条近乎完美的标准,并总是在意自己与完美状态之间的差距。
因此即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也无法很好地肯定自我,反而很容易觉得“我为什么还是不够好”。
3.被他人认可才觉得有价值
小时候,我们对自我价值没什么概念,觉得被人夸奖、被人喜欢才说明自己有价值、有意义。
这样的观念往往会形成两种生活准则:我必须被一些人认可;我不能被排斥或拒绝。
最后带来的是,我们更在意他人的需求,容易自我牺牲。
在这种状态中,自身被放置在了次等位置,甚至是附庸的,我们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总是被自己怀疑、被自己贬低,甚至被自己忽视,从而形成不自信的状态。
4.不明白为什么被否定、被孤立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
当我们尽可能地去满足某些人的需求和想法,却依然不被认可,甚至遭受否定或孤立,而我们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否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对自身不断产生怀疑。
这样的心理会让我们觉得,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和世界,都是未知的、难以理解的、甚至危险的;
我们的生活总是被不确定性笼罩着,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总会犹豫不决,无法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自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通过疗愈我们的自信,我们可以获得自己改变人生的动力。
就像歌德所言:“一旦你信任了你自己,你就会明白怎样生活。”
所以,让我们一起反思自己的生活,摒弃那些让我们失去自信的行为,重新找回那份自信吧!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吧,最好加个关注,多谢阅读。
【作者】壹心哥,英文名:Ben,70后大叔,前上市房企集团华中区域商业营销总经理;
2020年毅然选择“躺平摆烂”,开启快乐心灵禅修之旅,并同时践行“穷FIRE”、“极简主义”与“数字游民”三者 Buff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