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粉丝见了他一面,他却纠缠了一生,最后孤独地死去

2022年09月15日07:07:02 情感 1359

女粉丝见了他一面,他却纠缠了一生,最后孤独地死去

女粉丝见了他一面,他却纠缠了一生,最后孤独地死去 - 天天要闻

01

我的同学罗一安今年去世了,刚好五十二岁,惨淡地走完了一生,一生未娶,对一个女粉丝一家纠缠了一生。

罗一安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与我同学,他与我一样,都爱好文学,但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

八十年代末,农村的条件都不好,我们的理想都是想当一名教师,服务于家乡的教育事业,高考后,我顺利上岸。

罗一安却以两分之差,师范院校与他擦肩而过,他知道自己落榜后痛哭了一场。

但我鼓励他说:“一安兄,你的成绩比我好,再复读一年吧,你准能上。”

“好,我信你的,你在师范院校等着我,我们一定又会是同学的。”罗一安很有信心地说。

罗一安的家庭件条也相当艰难,他再三向父母要求复读,才勉强征得同意,他开始了自己复读之路。

可是命运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考数学时,那一道难题已在草稿上列出,由于闹肚子,匆匆跑往厕所,耽误了时间。

回到考室,那道题还没有写完一半,考试时间就结束了,最后他离师范院校差的分数还更多,他只得失望回到乡下务农。

九十年代,我在乡村学校当教师,我经常写文章发表在国内一些杂志上,罗一安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后,也有一种写作的冲动。

他便跑到我学校来向我讨经验,我如实地告诉他怎么写,可以写散文,也可以写故事,还可以写小说、诗歌。

我也把那些杂志社的地址也写给了他,让他劳动之余好好创作,看文学之路好不好走。

罗一安满怀信心,回到家里废寝忘食地创作,可是,他的文章寄出去迟迟没有回音,即使有回音也是一封退稿信。

罗一安真的也搞不懂,处处碰壁,他上学时学习成绩比我好,写的文章也要胜过我,偏偏我寄出去的稿能发表,他寄出去的文章却石沉大海。

他又前来找我,他拿出所退回的一篇叫《失落的暗恋》给我看,文中写他对一位高中同学的暗恋。

他的文章写得平铺直顺,没有一点感染人的地方。

我对他说:“文学来源于生活,一定要高于生活,写的文章一定不能太平淡了,否则编辑是不会用稿的。”

“那你帮我修改一下吧。”

“如果让我来修改,我会给你改得面目全非。”

他很渴求地说:“没事,只要能发表就可以了。”

于是我帮他修改起来,无论在语句上还是在情节上,都起伏跌宕,成了一篇写实文学,再交给了他。

罗一安又再在我修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饰,然后寄向了《人生与伴侣》杂志社。

02

罗一安的文章被刊用了,他收到用稿通知后,同时得到一本样刊,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来我学校与我分享。

他也得到了几十元钱的稿费,买了一些糖果来招待我。

我鼓励他说:“你又继续写,不要停止。”

“好的,我相信作家之路离我不远了。”罗一安自豪地说。

这下,罗一安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匆匆干完农活后,又回到那简陋的房间进行创作,我也利用周末去他家与他交流起来。

罗一安在我的指点下,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篇纪实性的文章,他的文章一发表出去,也深得读者的热捧。

他慢慢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粉丝的信,那时还没有粉丝一说,都称为笔友,他也慢慢与这些笔友通过信件交流起来。

有一些女生向他投来爱慕的信件,希望与他交朋友,罗一安收到这一类似的信后,他开始了心跳情烧了。

特别是四川隆昌一个叫小茵的女孩,连续与他通了十多封信,罗一安把每一封信都在我面前炫耀一番。

罗一安对我说:“我终于找到了知音了,她说想来见我,你说见不见呢?”

我为他高兴地说:“见啊,怎么不见呢?人家已爱上你了啊!”

“嘿嘿,我也觉得小茵爱上我了。”

“一安兄,见面时,你一定要好好打扮自己,给女孩留下一个好印象。”

“我会的,我还准备给她买一件礼物,你给我建议,我买什么最恰当呢?”

我也想不到买什么礼物,顺口说:“给她买块手表吧。”

“手表?也太贵了吧,少说也要一百多块。”

“一百多块你都舍不得,你讨什么老婆呢?”

“那行吧。”

罗一安显得有些勉强,因为九十年代初,一百多块相当于当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了,他听了这建议,也很无奈。

03

罗一安还真的专门花了一百多块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他对我说:“小茵来见我那天,你也来吧。”

我有些郁闷了:“我来干什么,我来当灯泡吗?还是你们单独相见,最好你去汽车站接她。”

“可她来信说后天到我家来找我,现在我回信也来不及了啊!”

“那你就好好把屋子收拾一下。”我又建议说,因为他那石砖瓦房看起来也陈旧,屋子里也显得邋遢。

“好,我一切听你的。”罗一安早已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说完就往家里赶了。

罗一安也把小茵来见他的事向他母亲说了,他的母亲按以待未来儿媳的规格准备的。

听说小茵与他见面那天,看到罗一安后还是非常热情,并送了一张生活照给他,当罗一安把那块表送给她时,她拒绝了。

罗一安好说歹说,小茵才收下,当她接过罗一安的手表时,她好像变得有点忧郁了。

小茵当才十八岁,高中毕业回到了农村,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杂志,看了罗一安的文章后对他很崇拜。

小茵与罗一安聊了一会儿打算离开,罗一安坚决留她吃饭,好意难却,她吃了午饭后就离开了。

四川隆昌离这儿不远,只有四五十公里,罗一安也默然了,只好送她去车站,他们并肩走着,他几乎可以闻到她的气息。

罗一安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她,有些激动地向她表白说:“我希望你以后常来,做我贤内助,好吗?”

小茵感到一怔,有些难为情的样子,微微摇头,笑了笑:“呵呵,这还要看缘分吧。”

“我认为我们有缘呢,如果以后我成了作家了,我会好好对你的。”

小茵咬咬嘴唇,说:“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吧。”

“好吧,”罗一安淡淡一笑,“相信我吧,小茵。”

罗一安却执意去牵小茵的手,可小茵甩开他的手,便扭头就走,罗一安忙去追赶她。小茵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他:“你不用送了,车来了,我要上车了,再见!”

罗一安呆呆地站那里,孤单得让人可怜……

他就这样遥望着小茵上车,小茵在车窗向他挥挥手……

罗一安没有想到,那竟然是他们终结的一面,罗一安真希望小茵能再与他在信里继续畅谈人生。

那以后,小茵再也没有给他写信了,罗一安开始变得失落了,一个月后他又主动给小茵写信,却没有收到小茵的回信。

04

罗一安还是继续创作,希望小茵能看到他的新作品后,再给他写回信,他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同时把杂志寄给小茵。

可是,小茵还是没有回他的信,罗一安开始郁闷起来,后来写的文章刊用的机会很少了,他变得更加郁抑起来。

半年了,罗一安给小茵写了十多封信,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小茵的消息,他便又来找我。

他很难过地对我说:“我真正的爱她,我想去找她,用心向她表白。”

我看到失落的他只希望最后一线希望了:“那好,你看用诚心能否感动她。”

罗一安也雷厉风行,第二天便前往小茵的家,并带上了很多礼品,以未来的女婿的身份前去的。

他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小茵的家,可是小茵并不在家,只有小茵的父母在家里。

罗一安向小茵的父母说明了来意,并对小茵的母亲说:“阿姨,我是小茵的朋友,我来看望她。”

小茵的母亲看了看罗一安,她有些吃惊,因为她从来没听到小茵说过在重庆还有一位朋友。

罗一安把小茵送给他的照片也显示了出来,小茵的母亲确认他是小茵的朋友,对他说:“小茵外出打工去了,要春节才能回来。”

罗一安同时也把礼物交给了小茵的母亲,小茵的母亲也留他吃了饭,但对罗一安没有什么好印象。

罗一安没有见到小茵,对小茵的母亲说:“那我春节再来一次吧。”

小茵的母亲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就送罗一安离开了。

05

罗一安回到家里,没有再给小茵写信了,而是把小茵以前给他写的十多封信收藏了起来,像是收藏珍宝一样,生怕丢失。

春节到了,罗一安再次前往四川隆昌的小茵家,他满以为这一次能见到小茵,可这一次他还是扑了一个空。

小茵的父母告诉他:“小茵春节没有回家。”

罗一安很纳闷,有些沉不住气了:“小茵是不是故意在躲着我啊?”

小茵的母亲耐心地解释说:“小茵真的没有回来啊!”

罗一安还是不相信,从口袋里再次拿出小的茵照片,同时也把那一大叠小茵写给他的信件亮出来,说:“我真的是小茵的朋友,你们看,这足够证明我没骗你们。”

小茵的父亲安慰他说:“我们相信,小茵真的没有回家。”

小茵父母见罗一安没有离开的意思,正式下逐客令了,可是他还是不想走,一直在小茵家纠缠到天快黑了才离开。

罗一安并没有离开隆昌,而是在镇上住下了旅馆,准备第二天再去小茵家。

但是第二天罗一安还是没有见到小茵,他心不死,就在隆昌一住就是一周,天天去小茵家,一个春节过去了,他也没有见到小茵。

罗一安只得回到了老家,也没有心思再进行创作了,渐渐地人变得沉默寡言了。

他有些不甘心,那一年,他每一个月都要去小茵家,这样纠缠,让小茵的父母对他开始反感了,并且直接把他赶走。

从此,罗一安每年都要去几次找小茵,后来小茵的父母直接告诉他不要来找小茵了,小茵已结婚生子了。

罗一安哪里甘心,精神已经变得有些异常了,心里一直装着小茵,他保存小茵的照片与信件早已发黄了。

他找小茵找得太苦了,整整找了二十五年,每年都去。

直到小茵的父母都离开人世了,来到小茵家已是人去楼空了,他才死了这个心。

罗一安就这样单身一人生活,直到孤独地死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