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追光之路系列-MF
我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此期间学习了理工科基础课与各种计算机专业课,本科阶段系统的工科训练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深度分析和编程能力。
沈嘉路
交大安泰2024级金融硕士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跨专业辅修,为考研铺路
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复合型发展,我也希望拓展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领域,于是在大二开始选择会计学作为辅修专业。
大二下开始,每学期都有几门金融相关的辅修课程。从经济学原理到会计学,再到商务统计学和财务报表分析等等,辅修专业课程让我由浅入深掌握了很多经济金融方面的学科知识,并以会计为切入点学习了公司金融的原理。随着主修和辅修学习的深入,综合个人情况和未来方向的考虑,我在大四前决定参与研究生考试,报考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
虽然本科期间主修的是理工科,跨专业考研看似有些困难,但会计学的辅修内容帮助我无缝衔接到金融考研的道路上。考研准备过程中,我根据各科目特点和自身优势劣势,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至少一半的时间用于金融专业课的复习,最终顺利通过了研究生统考初试和复试,成功录取金融硕士。
理工结合金融,创造无限可能
当今,在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成为重要趋势的背景下,各种学科背景的人在金融领域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样地,理工科与金融学的结合必将带来无限可能。
在紧张的研究生课程学习之余,我也积极加强自己的实践经验,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证券研究所,结合我的计算机背景和所学的金融知识,参与了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研究,并撰写了产业白皮书报告。
自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以来,算力产业成为新的风口。从硬件到软件、从算力设施到算法设计,算力产业概念众多,我熟练掌握的理工科知识为这方面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业研究实习令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跨学科的知识与工作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有很多尝试的空间。
在之后的时间,我会继续在金融行业参与更多不同方向的实习,逐渐确定适合自己职业兴趣的工作定位。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比如学习金融的深度不够,对于经济金融现象的理解还需深入。这要求我不断学习更多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升发现问题、认清各种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理论知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磨砺自我
研究生各类课程带给我非常大的帮助。交大安泰金融硕士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自由选择。各类专业必修课帮助我巩固并学习金融学的知识与方法;各类行研和量化方向的选修课帮我拓展视野学习新的方法;各类讲座拓宽行业视野,学习实践方法;学术导师与业界导师的模式让我接触更多,学到更多。一个个小组项目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技能,一次次实践走访让我收获实践的经验。
研究生的生活相比本科生活,多了很多乐趣,少了些无聊与沉闷。在这里,我能和五湖四海的优秀同学成为好朋友,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多多交流、互相帮助。
研究生的时光让我真正感受到了
大学生活的快乐。
关于交大安泰金融硕士MF
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之一。自2011年以来,交大安泰金融硕士项目立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全国经济转型和升级,融合本土化和国际化,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具备深厚产业底蕴、熟谙中国金融制度和文化、胸怀国际格局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人才。
经过多年发展,交大安泰金融硕士项目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为社会输出了大批高级金融专业人才,业界口碑极佳,学生发展优秀。如今,迈入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交大安泰,正以“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战略为指导,以行业研究(行业研究院)与科技金融(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一所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