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优教 因学聚人 奋力推进广元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纪实

2023年09月07日21:53:02 教育 1752

核心提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发展目标。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目标要求,发扬“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聚焦学有优教、教有优校、校有优师“三优建设”,实施党建引领、质量提升、队伍提能、条件改善、改革赋能“五项行动”,全市教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教育质量连年攀升。今年11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40名学子考入航空航天、军事院校,1136名学子走进双一流高校……


仲夏广元,桃李芬芳。翻看广元市民七月份的朋友圈,广元教育捷报频传喜讯连连:全市高考三项重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文考本科和艺体本科上线11317人,较去年净增1338人,增长11.8%;一本上线2927人,较去年净增301人,增长11.5%;600分以上特优生470人,较去年增加102人,增长27.7%!

今年高考,考得好,录取更好。11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40名学子被航空航天、军事院校录取,1136名学子被双一流高校录取……

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市职业院校教师编写的36种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1项,获奖总数居全省市州前列;获评全省中职“三名工程”学校五星名学校2所(全省共评10所);职业院校打造铝基新材料、建材家居、康养农旅等精品特色专业21个,为再造一个“工业广元”付诸教育行动。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奖项,印证了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的初步成效,也见证了大力发展优质教育的显著实绩。

学有优教 因学聚人 奋力推进广元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纪实 - 天天要闻

把舵定向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在广元高质量发展中,如何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推进教育全面提质。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广元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广元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为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谋篇布局、把舵定向;制定《广元市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广元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广元市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实施方案》等措施,为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明确路径、指明方向。

市委、市政府将召开教育发展大会,谋划安排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着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推动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全市上下要以更强烈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更坚决的态度、更鲜明的导向奋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全域优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解决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筹划“爱·圆梦”家庭困难大学生资助仪式,全市及有关方面140家企业和团体积极参与,筹款1017.69万元,帮助学生1100余名。

为推进广元中学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出台针对广元中学自主办学、名师引培等六项具体管用、针对性强的措施,公开招聘、引进、选聘优秀重点院校研究生39人,评选校内高考学科带头人40人,为广元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活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县区积极行动。“苍中五条”“昭化二十五条”“青川十条”“朝中七条”等举措相继出台,持续强力推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设立专项激励经费,每年投入600万元高中教育发展专项经费,80万元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旗帜鲜明地表彰奖励在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干事激情和创业热情。

市人大、市政协对教育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都进行专题调研。发改、财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公安、市场监管、宣传等部门对教育改革发展给予全力配合与支持,在经费投入、项目建设、土地审批、规费减免、教育人才引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优先落实。

全市教育系统务实担当作为,集智聚力推动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90.3%,公办园占比56.6%,高于省定目标任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成为全省继成都市后全省第二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突出高中优质发展,优质高中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示范校、名学校占比达60%。

广元教育的吸引力、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市外在广就读学生持续增长,达到5.28万人。

保障投入

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坚持用市城区黄金地块发展教育。近五年,市城区新增规划教育用地400余亩,用于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

2023年秋,广元中学新建学生宿舍楼投用,新增床位470个,有效缓解了学生住宿紧张问题。今年,市主城区学校实施教育建设项目40个,总投资28.87亿元,预计新增学位1740余个。

在广元各级各类校园,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教育教学改革智慧碰撞,处处迸发出青春活力,师生们脸上写满幸福。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优质、职业教育多元现代、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五大行动,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教育投入连年递增,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

给政策重教、用好地建校、引人才从教,广元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广元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近三年,全市通过“教育强国”“义教能力提升”等项目争取资金9.73亿元,新改扩建校舍33万余平方米;市县财政投入1.1亿元实施“万件桌椅床改善计划”“中小学生热水澡计划”等计划;677所学校完成校园封闭管理等校园安防建设6个100%任务;全市学校食堂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学校网络“班班通”设施配备率100%,教育信息化初步实现。

2023年,苍溪县实施亿元以上教育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近11亿元;改扩建项目80余个,总投资近6000万元。总投资约2亿元的江南初级中学校已建成投用,今秋开设48个教学班,新增学位2280个。

利州区全力支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区政府加大投入用于办学条件及校园文化建设提质升级。

青川第一高级中学争取“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资金820万元,改建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硅PU篮球场等运动场地约11000平方米。

剑州中学争取资金1350万元改建教学综合楼及学生宿舍建设。

如今,广元中学、市八二一中学、万达中学等24所高中学校投入3.2亿余元,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全市所有学校配备了电教设备,实验室、仪器室装备达到或超过部颁一类标准,图书阅览室条件得到改善。不少学校重新整修了运动场,还新建了一批餐厅,添置了餐桌和餐凳。

广元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全面启动占地10000亩的三江职教园。职教园以“产城教融合”为理念,以“建成面向川陕甘结合部、辐射西部,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双创孵化为一体的示范性、现代化职教园区和技能技术人才宜学宜业集聚区”为目标,规划入园职业院校5所,在校学生5万人。建设竣工投入使用后,将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在川陕甘区域的竞争力、影响力。

投资2.6亿元的川北幼专新建产教融合、图书馆、校史馆项目;投资2.7亿元的利州中专产教融合建设项目;投资2亿元的广元职高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9亿元的广元市综合性示范实践基地二期项目;投资4.5亿元的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扩建项目……一大批重大教育项目先后实施,全市城乡办学条件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一年来,广元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广元天立学校、万达中学、苍溪中学、剑阁中学、旺苍中学、剑门关高级中学等现代化高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得到快速提升和优化。

强基固本

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杜老师,谢谢您和母校的精心培育,让我圆梦理想大学和心仪专业!”8月14日,广元中学高三毕业生罗子钦带着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及手写的《致广元中学的一封感谢信》返回母校,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他被大学录取的喜悦。

“钟老师,感谢您,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钟老师,感谢您,我被清华大学录取了!”……这个夏天,广元外国语学校教师钟小平收到不少学生发来的感谢。“你们在大学校园里,继续加油,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钟小平对他们在新校园里的学习生活同样寄予厚望。

“广元重视人才,学校关心教师,学生努力上进。”这位来自南充的名师钟小平由衷感慨,在广元教书育人,让他很有成就感,生活也很舒心。

无独有偶。广元中学从陕西引进的高考备考指导名师徐舟对广元的教育环境也非常满意。“在广中这个大家庭,大家友好相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书育人环境很好。”徐舟如是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广元,像钟小平、徐舟这样从外地引进的名师还有很多。来自巴中的名师翟慧娜,现就职于广元中学;来自江油的名师唐克云,现就职于广元外国语学校;来自河北衡水的名师姜尚真,现供职于广元天立学校;来自山东的名师李春华,现就职于川师大万达中学;来自陕西洋县的物理名师刘小刚,现就职于旺苍博骏公学;来自广东东莞的名师刘秀华,现就职于剑门关天立学校;来自江油的名师母天华,现就职于苍溪天立学校……他们在广元快乐从教,开心工作。

近年来,全市从山东、河南、河北、重庆、成都、绵阳等省内外引进335名特优名教师,招引200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186名公费师范生以及96名机加、烹饪、茶艺、雕刻等职业教育紧缺专业人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市委、市政府实施新时代“蜀道英才计划”,对于引进的名师、硕士、博士全部兑现了安家补助和工作补助费。持续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评选“广元名师”378名,建设名师工作室284个,组建学习共同体,辐射孵化220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全市已建成教师周转房4416套。2023年,推进实施教师周转房、教师保租房项目2301套,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7月11日至20日,各县区和市直属高中学校2800余名教师利用暑假休息时间,集中开展新课程培训,研究教材教法,为决胜高考秣马厉兵。

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广泛开展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每年落实培训经费3000余万元,通过高级研修、专题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年均培训教师8000余人次。

“以核工业精神立德,用八二一故事修身,讲述师德师风故事,向身边榜样学习,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奉献青春育英才……”今年暑期,市八二一中学按市教育局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立德修身·行为示范”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挖掘选拔一批教育系统道德模范,相继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广元教育之星”“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好老师”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450余名教师被表彰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奋楫笃行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今年暑假,利州区范家小学开展暑期托管,陆续吸引了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的34名孩子前来“蹭课”。范家小学这所小微农村学校,因具有特色办学理念、班家文化以及研发的校本课程实践丰富,受到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的青睐,成为我市建设100所“最美乡村学校”成果见证之一。

同样的优质教育,还体现在乡村教育的“柏杨现象”上。今年7月,苍溪县柏杨小学校园鼓乐喧天,彩旗招展,广大学生家长纷纷向学校送来锦旗,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精心教育培养,祝贺学校取得优异办学业绩。从750人到1015人,连续三年,苍溪县柏杨小学在校学生不减反增,学校以优异的育人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吸引了成都、绵阳、重庆、巴中等地学生慕名就读。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管理,育人质量连续6年荣获全县“一等奖”,市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前往考察学习,柏杨小学被誉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柏杨现象”。

今年暑期,投入500余万元的全市首所乡村全寄宿制学校——旺苍县高阳乡村儿童成长中心建成投用。全寄宿制学校招收有全寄宿需求及孤儿等6至12周岁学龄儿童,将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假期无人看护问题,实现“让家长在外安心工作、让学生在校健康成长”目标,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7月1日,剑门关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5个学科15名教师,分别与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建设学科特色课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开展等全方位助力学科成长。

积极推进实施省内优质高中组团结对发展,推进北京化工大学托管帮扶剑门关高中、广安帮扶剑州中学、资阳帮扶旺苍东城中学、绵阳实验高中帮扶市实验中学、科学城一中帮扶八二一中学、广元中学帮扶苍溪实验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帮扶青川一中,借助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精准施策推动高中学校开创新局面。开展教育提质专题研究,厘清问题短板,明确奋斗目标,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广元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广元天立学校、苍溪中学、旺苍中学、剑阁中学、万达中学等一批办学质量优异、社会普遍认可的优质高中不断涌现,学校普通高中优质集群进一步扩大。全市新培育省级示范普通高中6所,全市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学校达10所,省级示范学校数量与毗邻的汉中市陇南市巴中市等地市相比优势凸显。培育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3所,建成省级优质高职院校1所、省级中职示范校3所,建设省级“双高计划”高职学校1所、省级“三名工程”中职学校7所,国省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占比达60%,“三名工程”中职学校占比居全省第一。

走进新时代,扬帆再启航。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永远的民心工程。全市教育系统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新高考综合改革、“县中振兴”和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重大机遇,研究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教育项目,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优质、快速发展,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增强在川陕甘结合部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为广元早日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教育力量!

汪江婷


编辑:罗杰 实习校对:何泓岑

责编:程朱荣 编委:杨俸润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