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培养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家希望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产生对各种事物的兴趣,而不是把兴趣爱好当做是升学的工具。
现在各地的中小学生都变得越来越“内卷”,除了比拼学习成绩以外,还要比拼各种技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正是由于全国家长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层出不穷,各种围绕着中小学生的竞赛应运而生,这些都不断吸引着家长的眼球。
以前我国的很多中小学生竞赛都是由国家或者是相关的单位主办,最终获奖的学生会获得升学保送或者是升学加分。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那些所谓的兴趣爱好竞赛,逐渐演变成为升学竞赛,家长也变得更加疯狂。
教育部意识到中小学生竞赛和升学挂钩,会使得竞赛失去最初的宗旨。因此,教育部规定,除了高中五大学科竞赛以外,其余的竞赛都不得和升学挂钩,而且不能够作为加分加分。所有民间组织的中小学生竞赛,没有经过教育部的批准,都会被取消。
教育部发布通知,这些中小学生竞赛全面停办
越来越多的家长帮助学生报名参加各种竞赛,主要的目标不是提升学生的技能或者能力,而是希望通过竞赛这种渠道获得加分或者保送。许多商家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都会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作用,然后让大量家长报名,获得更多利益。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基本斩断了竞赛与招生、考试、培训挂钩的利益链,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竞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都已经被取消。各种类型的竞赛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会有很多的机构铤而走险违规举办。
根据教育部最近发布的通知,教育部再次全面清理违规的中小学生竞赛。这些违规的竞赛经常出现在大家眼前,许多家长都曾经以为这是官方举办的赛事。
这些竞赛主要包括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希望杯(希望数学)、MR全国高中生媒体作品评选、数学花园探秘、华数之星等。
以上这些所谓的中小学生竞赛,全部都是由各地的培训机构或者是教育公司举办,根本没有得到教育部的认可,也不能作为任何的升学加分项目,所以各位家长别再费精力。
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部分社会组织举办的中小学生英语或者是数学竞赛,基本都会收取昂贵的报名费,美其名曰就是组织费用或者是考前培训费。许多家长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或者数学水平,都愿意花钱参加。
其实,这些所谓的中小学生竞赛,根本就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评选的规范性,阅卷以及评审都是通过内部的渠道进行,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企业举办这种竞赛活动,主要还是受到利益的驱使。
许多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都是由培训机构鼓动举办,举办方和培训机构有利益牵扯。越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在准备参加竞赛之前,肯定要提前进行复习,做好各方面的功课。
如果家长的英语或者数学水平较低,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辅导,最终就会把学生送到这些培训机构,参加各种类型的奥数竞赛班。这样就会形成絮市场需求,校外的辅导机构能获得大量的收益。
家长应理性看待各种竞赛活动
教育部目前批准有46个中小学生竞赛,应该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竞赛全部都是属于公益性的活动,主要就是希望培养有天赋的学生,希望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增长额外的技能。
但是各位家长也需要清楚,各种类型的竞赛都要讲究天赋。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没有必要强制让学生参加。家长需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优势以及劣势,发挥其特长,而不是要求其全面成长。普通的学生还是应该坚持以学习成绩为主,不要一味地参加各种竞赛。
拥有天赋的学生只是少部分,大量的学生最终都是回归平凡,希望家长要认清现实。不要逼迫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让孩子在童年里面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