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2022年08月13日05:06:02 教育 1183

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内容提要:县委徐书记来省党校学习半年,我正好搭他的车往来,这样可以省下几元钱。在川师院我还结识了,同是灌县人的陈忠厚教授,他的经历也颇为传奇。)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川师院,近万人的工作和生活区域,只有一架大型锅炉供应开水。因此每天打开水的活动,都既轰轰烈烈又热热闹闹。这架大型锅炉露天架设在,学生三灶和留学生莺鸣园之间。打开水的地方有4个出水笼头,排列的4路纵队最多时长度超过100米!但进度很快各式人们提着热水瓶,只一会儿就前行到水笼头处。

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 天天要闻

川师大新校区图片

自入学川师院进校开始,我们寝室的陈大哥就主张;同寝室的4个轮流打开水,每人一个星期的时间。每次轮流到的一个人,早晨7时许提同寝室人4只、5磅的热水瓶,去锅炉那里排队打开水。其中我的是铁皮空洞热水瓶,当年1.50元一只上学时新买的,笔者在川师院整两年都用的是它。其余陈大哥、老向、老邵他们三只热水瓶,都为铁皮印花但都是旧的。

这里打开水的气势,既紧张热烈又秩序井然。然后中午或下午,仍然需要打开水的,就自己去料理……。整整两年川师院期间,我们寝室、还有我们干专班都是这样做的,这样互相帮助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

按约定这个星期六,去省党校搭乘徐书记的车回灌县,该什么时候出发呢?我计算徐应该是下午4~5点出发,下午6时以前回到灌县,这样他才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县委驾驶员龚师傅的北京吉普,从灌县到省党校走成灌路50多公里;过西门车站转道温江方向,大致10多公里。总共约70公里,要行驶1个半小时,反之回程也一样。我从川师院到省党校的路线,那天和老邵一起去崇庆县已经走过。要先到九眼桥、到青羊宫,再到光华村省党校,差不多也要行程1个半小时。

星期六这天午饭后,我稍微休息2点钟出发。身上揣了些元角分的钞票,挎包里装旧的初高中俄语书,和新买的哲学教材。心中想的是如果到省党校还早就看书,一是因为外语学习不能间断,必须每天坚持回家也要看。二是列宁说过人们要启发自己的思维,除了读以往的哲学书籍之外还没有其他方法。川师院我的第一学期,重点是记外语、学哲学。

我胸前挂上新发不久川师院的校徽,带上川师院政教系干专班的学生证。听说街头和公交车上摸包扒窃的小偷们,一般都不向大学生下手。主要是这类人都只能吃饭,身上余钱肯定不多。再说干扒窃一类的,上学时都是些调皮和成绩不好的;他们对成绩好能上大学的,天然朋种敬畏的心情。

还听政教系一个姓陈的老师说:某次他从简阳乘车回成都过龙泉山的时候。几个小子混上来要全车每人,都拿5元或10元出来,只有他因为带教师证那些人才放过。这实际上是公共交通上抢劫!现在要被判刑起码10年以上。鉴于社会治安的形势,川师院有新规定:老师、学生进入校门必须佩戴校徽。大学生的校徽是白色的,而老师们包括学校研究生的校徽是红色的。听班主任杨老师解释说,学校规定为的是明确身份,方便学校保卫科的工作。

起初我们这些30多岁的人,还有些不习惯戴白色的校徽,后来时间长也就习惯了。看得出有几个载红色校徽的女研究生,总是以最神气的姿态,出入在白色校徽群体之中。当时就有许小亚等男大学生们,把川师院的女研究生叫着“恐龙”。意思是高高在上,象远古一样不可接近的庞然大物。

我们文科楼一楼有外语系的教室,我们都曾经看到一位,同样戴红色校徽的女子。她站在讲台上风度翩翩,很是魅力十足但不知为什么?没有被评成校花。听许小亚说校花应该,大学里都能看到的;中文系大三跳高那位女子,四川第三名全川师院都晓得。外语系的只能在教室、在学校活动,所以只算隐形校花。

在川师院两年期间,我自己也真的没有和研究生们接触过。但某次下午打开水的路上,和数学系一位女研究生说过几句话。这位女研究生为人端庄不苟言谈,个子不高不矮人略为发胖。三灶食堂里打饭时,我曾看到她站出来,制止一个插队卡列子的大男孩。因为女研究生胸前佩戴红色校徽,那个被制止的男大学生也不敢怎么。

从我们学生二舍到打开水的露天锅炉,走到三灶前的通行道路,要从石阶下一道10来米高的坡。这天下午晚饭后,我为自己补充打开水时。提着自己的铁皮空洞5磅热水瓶,在下坡这里和这位女研究生相遇。这人佩带着红色的校徽,她先问话说你是不是,政教系干专班的?我只能回答是。

这女子接着说,达州也有位宣传部的同志,姓王在你们干专班。我又只能回答是。女子自我介绍,她是川师院数学系毕业,分配在达州教育学院的。工作三年后考取川师院数学系,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又已经两年。明年毕业正在争取留下在成都,今年28岁还是单身没有安家。她已经听说干专班有位生活委员不错,川师院的卢玉林副院长兼院党委书记曾经提起过。

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 天天要闻

现在拥有4万师生的川师大,分为三处校园

这女子还说,9月30日下午灌县县委徐书记,乘坐北京吉普来过川师院学校。卢书记还接见了他,说是晋绥根据地时,卢书记当西北军大教导主任,徐书记是他的学生。我只好告诉这位“恐龙”,说自己的情况班上达州的王同学,完全清楚然后赶紧离开。

……。

12路车站台下行的,在红旗橡胶厂的围墙边上。上行的在对面公路边,这里照旧有许多男女大学生候车。有上次和历史系系花搭讪的教训,我不再和男女大学生们说什么,即使遇上81级的也只是点头而已。从这里往下两站即赖家新桥终点站,文革期间1966年革命串联,住川师附中的时候我赶公交车去过。

所谓新桥实际上就是成渝铁路,一道跨越小河沟的火车铁桥,那里和普通农村场镇差不多。在川师院两年上学期间,笔者又顺道乘车去过一次;与川师院附近一样,还是那些年的样子。只是不知为什么从川师院校碑上车,比赖家新桥少两站仍然是0.16元?

赖家新桥上行的公交12路车,在红旗橡胶厂,也是川师院站台停车。这一站上去很多人,我上到车上已经没座位。只好手扶驾驶员背后,间隔钢架横向圆筒钢管站着,这里已经站了几个人。两年川师院上学期间,我乘公交车经常是这一位置。

沙河堡站停车的时候,又上来几个20多岁的姑娘;她们也只好站着,其中之一站在我身旁。为了站稳她的手也抓住横向钢管,车晃动她的手和我的手挨在一起。感觉到她的手暖我的手冷,姑娘的手仍然挨着并不让开。我只好自己放开,转手去抓竖着的钢管,这时听姑娘说她今天有点发烧。当时川师院79、80级学生中,30岁出头的大学生还不少。这个姑娘可能把我也当成他们——普通大学生了。

精确计算时间和费用,步行和乘车从川师院到九眼桥0.16元半个小时;到青羊宫0.12元半个小时,到光华村0.10元半个小时。共花费0.38元和1个半小时之后,我到了省党校门口。那时候的光华村以街为市,道路两旁卖农副土产品的人很多。印象极深的是供销社门市部,挂了件胸前有虫蛀小洞的灰色毛呢中山服,上面有墨写在纸上的字样——“处理”!

经过省党校守门人登记查阅证件,和进校后向楼道看守人询问。我顺利找到徐书记的寝室,龚师傅已经在这里。龚一边抱着自己的大搪瓷缸喝茶,一边说徐书记听形式逻辑课去了。我问他车呢?龚说在停车场,这里不象我们郊县,车要停放在一起。我心里踏实了这次回家,可以节约0.90元钱。如果来也搭车能省1.80元,一个月两次可以省3.60元,几近我40元工资的十分之一。

“走哇,去看一下哇。”龚师傅说,“我已经坐好一会儿了。”

“好嘛。”我随身带着自己的挎包,和龚一道出房间也没有关门。龚说这里住的都些县委书记,再说房间里也没有啥子东西,楼道口还有很负责的看守人。

我们两个先去省党校停车场,看了龚驾驭来的北京吉普车。转一圈来到平房教室门口,徐正坐在里面听课。因为背对着我们认不出哪个是徐书记?龚师傅说是后面那个,穿灰色太空服的。教室的最前面一个中年男教师正在讲课,他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形式逻辑的公式。

龚师傅说他们这节课上的时间长,从下午2点半钟开始要讲到4点半才结束。我看手上的表还不到4点,形式逻辑是门新课之前还没有触过,我对龚师傅说我也去听一会儿课?龚说你去嘛。

我轻轻走进教室,坐在徐书记身边的座位上,徐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小声说你来了?我也小声说要听课,然后从挎包中拿出笔和本子边听边记。4.30分下课的时候,我已经记录了16K笔记本的3页。但基本上没有听懂,当时的感觉是形式逻辑像天书一样。

自1971年到灌县县委工作后,因为宣传部各类书多!笔者手不释卷10多年,思维还这么不开窍?真是学无止境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同来,看情形徐书记也没有听懂形式逻辑,我们两个都不谈论这桩学习。

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 天天要闻

现在川师大新生进校

回灌县的车上徐书记绕开话题说,本来省党校没有安排,他们这期县委书记班学习形式逻辑,是他自己主动去听的多学习点好。他还告诉我明天下午5点钟,从北街25号他住家的院子门口上车,我牢牢地记下了。

车到灌县我先向徐书记说,明天准时到北街25号来搭车。车过太平街我在新马路口下车,我父母亲住这里的居民区。到家后看见爱人和女儿已经在这里,我们要在这里一起吃晚饭,然后再去县委宿舍住宿。自我离开灌县2~3个月过去,女儿明显瘦了还头大颈项细。同院子居住一个中医老太婆说我女儿转肝,即西医说的窭蒌症,营养不良所致要赶紧治。星期天我带女儿去了趟县中医院,果然是营养不良症状,我花2元钱拣了一个疗程的中成药。

既然如此只好向父母亲说,女儿在乡下伙食不好;我又在成都上学,能否把女儿交给他们?具体是3顿饭和他们一起吃,白天由隔壁一孤寡老妇人照看;每月15元的保姆费我付,女儿晚上和他们一起睡。每个月我再买1袋“红原”奶粉和2斤白糖,放在父母家里面让女儿食用。

只是我隐瞒了爱人每月,擅自存5元钱的重大情节!我算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病人,心脑供血不足说话很是困难。父母自然是同意,他们宽宏大量地;只要奶粉不要白糖,大致为我节约2元钱;理由是我正在上大学,开支肯定比平时大。

……。

第二天星期天下午4.30,我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北街25号院门口。只等了一会儿龚师傅的北京吉普到!5时正徐书记出院门,他先上车坐副驾驶位置,我再上车坐后面位置。一个多小时后车到成都,我在西门车站下车;准备乘公交车去川师院,北京吉普载徐书记去省党校。

象前几次一样我乘6路车到九眼桥,在桥头面店吃两碗面,再乘12路车去川师院。到校碑处下车、步行、进校门、回寝室,感觉上轻松多了。此后整个第1学期,我半月回一次家。每次都是这样搭徐书记的车,这下子该集中精力好好学习。

到川师院过些时候心定下来,我开始留意言事口玻璃橱窗。其中有栏目专门介绍的川师院名人们,下面只就见到的记录在案。

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走路步子既大又快,说话的样子很干脆。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他校内出现后周围总是聚拢着老中青人等。

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一身笔挺的西装,说话做事总是正而把经的。当时的《四川日报》还以“光子之歌”为题,整版报道赵敏光的事迹。

化学结构专家陈通厚因为是灌县人,我和他还有过一些来往。我看到和推测应该是,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他常年在自己房间办公桌,小日光台灯下劳作。他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操作手摇计算机分析化学分子式。二是受省内外某些出版社的委托,帮忙复核英语翻译供大学使用的化学教材。

陈的桌子上经常摆放,几大本英汉字(词)典。这些英汉字(词)典有些是陈自己的,有些川师院图书馆的。摇计算机和复核教材,前者是陈的分内工作,后是算是业余外快。省核和复核1本教材,有几百元钱的收入,陈口气很重地说这钱有血!陈的毛笔正楷字写得很好,听他说是自幼练习成的。

我进校的第一学期,陈通厚由讲师申报副教授。他请我帮忙看他的申报材料,因此我大致了解他的情况。陈通厚灌县人,家住城关南桥公园方向,下桥头复兴街右边。家庭出身地主,本人成分学生。全部陈姓家族共有近百亩田地,平摊到忠厚名下的有30亩田地,和不到50平方米的街房。

田地由佃农耕种所得租子,刚够陈自己生活和上学。忠厚说根据解放初的政策,如果这30亩田地自己耕作,那么他的成分就是自耕家。因为是租给别人,所以划为地主成分。1950年忠厚18岁,在成都高中毕业(灌县1953年才开始办高中),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陈为地面炮兵曾参加多次战斗,荣立三等功1个、队列嘉奖、口头表扬多次。陈还告诉说:他在朝鲜作战两年多,所在的炮兵师几乎参加志愿军,所有重大战役包括第五次战役。陈最初操作缴获国民党军的,美式105榴弹炮。用美国人制造的大炮,打美国大兵那种感觉绝对少有。朝鲜战场上我军歼灭敌军多但缴获少,因为敌人吸取国民党军,把大量武器遗留给人民解放军的教训。美军采取用空军轰炸,破坏战场的作法。

如第二次战役战场上,遗留下联合国军的大量装备。其中6000多辆汽车和1000数百架坦克、大炮。美军派空军将遗弃汽车、坦克、大炮全部炸毁,我志愿军当时会驾驶技术的人少,只抢救出200多辆汽车和坦克。因为前苏联支持,不久陈所在的炮兵师换装。陈参加操控的苏式115加榴炮,性能比美式105榴弹炮好。因为这种炮加榴两用,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瞄准,比美式105多打两三公里远。

战场上炮兵和步兵一样,我不打倒对方就要被对方打倒!所以炮兵的队列嘉奖、口头表扬含金量很高,直接关系到炮群和炮位战友的生命安全。

《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同年陈回国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炮兵专业1957年毕业。因为家庭成分地主,本人参军前即是高中学生;当时已经算知识分子,转业回到灌县城关。陈通厚由县上安排,在城关公园路木器厂当会计;灌县还有一个大几岁姐姐,姐弟俩商量后认为还是要读书找出路。

同年陈考取四川大学5年制化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成都大学化学系任教,1964年院系调整到川师院直至现在。陈述说曾自学会俄语和英语,但俄语文化大革命给革掉了。现只会英语已经为成都、武汉、云南等地的出版社,审核由英语翻译的大学教材各一套。

他还说外国教材,一般出版5年后传来中国来,再翻译出版又要5年。因此中国的化学高等院校教材,这时段比外国要落后10来年。陈的爱人是川师院附近,大面铺公社卫生院的护士,儿子10岁正上川师附属小学3年级。

陈还介绍说沾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他提高一级工资有50多元1个月,如果评为副教授可以拿到60多元。我看到陈的钢笔字工整、匀称、干净,墙壁挂有他自己手书的毛笔字条幅,也象钢笔字一样好看。

迟到的大学五、第一学期第24节:搭车往返 - 天天要闻

现在川师大新生进校

因为大家都是灌县人,陈嘱咐我假期的时候,如果被盖等物件不好拿走?可以放在他那里。陈在教工5舍居住“小二套一”,面积仅40余平方米。他在川师院为单职工,分房的面积小一些,不久陈评上副教授,习惯上大家都称他教授。

还是听许小亚等同学介绍说,川师院中文、化学两系的老师力量强!因为是省内成都地区,几所大学合成的。西南地区投资最多、修建最好、设备最全的,化学实验楼也摆放在川师院。陈通厚是川师院化学系的几个骨干教授之一,而中文系正在酝酿成立一所,全国性的研究机构。(文庙山居)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