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2022年12月22日14:28:02 佛学 1540

唐朝的时候,有个高僧叫古灵禅师,少年的时候在福州出家,跟随当地的高僧修行。后来,古灵禅师离开福州,去到了洪州的百丈山,拜在当世高僧百丈大师的门下。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门下一段时间后,修为确实是突飞猛进,终于悟道了。悟道之后的古灵禅师,决定回去福州。

古灵之所以决定要回福州去,其实心里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那就是想要救度自己早年的师父。

在古灵禅师的心目中,福州早年的师傅确实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他算得上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但很可惜,师傅身上有着太浓厚的读书人的倔强,根本不懂得变通。

而在参禅修行上,如果只知道读经书,不能明心静学,显然是无法悟道的。因此,开悟之后的古灵禅师决定回去,希望自己能帮助师傅也早点修成正果。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可惜的是,师傅虽然对学成归来的古灵禅师的成就很欣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他的劝告并不感冒。虽然言语上对古灵很客气甚至有一丝尊重的意味,但从行动上并没有听从他的劝说,依旧保持那种死读经书的做法。

古灵禅师也知道,师傅一辈子都自认为在钻研佛法,但却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悟道修禅,只知道读经演法,给别人讲经也是专门在义理上搬来弄去,对自家心底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可对方毕竟是自己曾经的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灵也不能说得太直白,只好暂时放下劝告的念头,静待时机成熟。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这一天,师傅又坐在窗前读经,古灵禅师在旁边静静地陪伴,刚好看到一只苍蝇在窗户上猛撞,显然是想从窗户里出去到外面的院子。

可窗户上刚好新糊上了窗纸,苍蝇再如何用力也无法穿过去,只能连续不断地在上面撞了半天,依旧毫无用处。

看到这一幕,古灵禅师脑海里灵光一闪,就大声说道:

世间如此广阔,你却不肯去,就知道钻陈年旧纸,这样有什么用?还不是只能停留在破纸表面而达不到广阔的世界?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古灵禅师其实是在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苍蝇,怪它一直在窗纸上钻来钻去,可怎么能钻得出去呢?

但其实却是在提醒师父,如果不懂得去证悟本心,仅是死读书看经书,希望在文字上找佛法,那必定是找不到的。

据说,古灵禅师的师傅听了这句话,当即就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后来也开悟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后来,古灵禅师在临终前还说了一首佛偈: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

这首佛偈的意思是说,里面清静,外面光明,光明清净才是修行者应该的向往与追求。

如果被贝叶经书遮断了自己的视线,以为读经就能修行成佛,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禅宗是不立文字的,也是不作佛求、不作法求、更不作僧求的,试图用经书来追求禅境,显然是无法开悟的。

贝叶经书看上去琳琅满目,但如果被它迷惑了双眼,那么佛堂佛像也会迷惑你,你越是执着于清静与菩提,就越会被清静菩提所束缚。

唐朝时,徒弟先成了高僧,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听了豁然开悟 - 天天要闻

其实人生都是这样,应该不被尘土遮盖智慧,心中无尘,就像就像有一轮清静的明月一般。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