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2022年06月27日23:40:14 佛学 1746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寥寥数字,道尽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无尽愁思。

在14岁之前,仓央嘉措的人生是平凡的,却也是自由的、充满希望的。他是普通农奴的孩子,跟随世代先祖信奉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的红教,有自己的恋人,有供自己遨游的广阔天地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然而,14岁后,他作为“五世达赖转世”的身份被揭开,等待他的只有强加的戒律和权谋。他被要求信仰不近女色的黄教,被强行与恋人分开,在生活上屡遭禁锢。

他有达赖之名,却无达赖之权,是政治上的傀儡,备受他人摆布。这样身不由己的生活,让他内心逐渐抑郁。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反感,他故意反叛,晚上便化身风流的情郎,回到世间游走。

但即便这样,仓央嘉措的人生,还是往不可控的方向急速坠下。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仓央嘉措被确认为转世灵童

康熙22年,也就是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是一对普通农奴的孩子。

他的父母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信徒。受他们的影响,仓央嘉措也从不认为爱情与宗教存在任何冲突。

仓央嘉措出生不久前,藏传佛教另一个宗派——格鲁派黄教失去了他们重要的领袖,也就是当时刚刚圆寂的五世达赖。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只是,在当时西藏复杂的局势下,为了击败和硕特部,重新获得民族自治,黄教的“第巴”桑结嘉措下定决心要隐瞒五世达赖的死讯,为夺回黄教大权做更充分的准备。

桑结嘉措同时还是深受五世达赖信任的弟子,在黄教内部有比较大的地位和话语权。在他有意隐瞒五世达赖的死讯,并以“达赖佛在修行,时间不限,不见来人”为借口接过对佛教事务的处理权之后,不管是僧侣、民众还是康熙皇帝都没有怀疑过异常。

但秘密总会有暴露的一天,桑结嘉措对此也心有担忧,因此,他一边隐瞒僧侣、民众以及康熙皇帝,一边则迅速派使者到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寻找转世灵童,以便事发之后能立刻迎六世达赖入宫。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桑结嘉措将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定在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那里偏僻、安定,更容易保守秘密,这是他们行事的前提。毕竟,若是被他人知晓使者是在寻找转世灵童,那么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就遮掩不住了。

二是那里的人大多信仰红教,如果能在那里诞生出一个黄教教主,那么对于黄教势力的扩大将会很有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刚刚出生不久的仓央嘉措就引起了使者的注意,并因在抓周物品中抓到了使者混进去的五世达赖的遗物,被确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仓央嘉措被接进布达拉宫

使者确定仓央嘉措是转世灵童后,出于隐瞒五世达赖已圆寂这一消息的需要,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知他的父母。

这样一来,桑结嘉措继续在布达拉宫中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处理事务,而仓央嘉措则错过了黄教最初的启蒙,反而继续在父母的影响下,信奉起了教规更为自由、宽松的红教。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黄教教规要求僧侣不近女色、不能结婚成家,红教教规在这一方面却不做限制。因此,出生在红教家庭,仓央嘉措从小就被植入了娶妻生子的传统理念,年幼时,他习惯了父母以及身边长辈亲密的互动,长大后,他的内心也涌现了对爱情的向往。

如果仓央嘉措能一直保有红教教徒的身份,那么,这样的理念和习惯,绝对不会给他带来任何苦痛,然而,等到东窗事发,他也被紧急接入布达拉宫后,这些就使他成为了黄教教徒里的一个异类。

那时,仓央嘉措年仅14岁,正处在少年最张扬的时光。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仓央嘉措的“叛逆”

仓央嘉措14岁那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途中得知了五世达赖15年前已圆寂的内幕,致书严厉责问桑杰嘉措。而桑杰嘉措为做弥补,一边上书承认错误,一边则立刻派使者前来迎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入宫。

就这样,仓央嘉措莫名其妙地被告知了“转世灵童”的身份,又如同傀儡一样被推着走了剃发、受沙弥戒、参加坐床典礼的流程,成为了受到朝廷认可的六世达赖喇嘛。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到了布达拉宫后,黄教种种清规戒律和繁文缛节都对不羁的仓央嘉措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让他感到难以适应。而年老的经师也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每天监督和恳求他学经修道。

仓央嘉措留恋着民间多彩的风俗,怀念着之前广阔的天地,也心系着相爱而不得见的恋人,但这些都是黄教教规所不能允许的,因此,他被压制着,被禁锢着,一步步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物和人。更可怕的是,他在布达拉宫里也得不到新的收获。

尽管名义上,他是朝廷认可的六世达赖,但在现实里,处理事务的权力还是继续保留在桑杰嘉措的手上。他成了一个被强行架起来的傀儡,冷眼看着各大势力的搏斗。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不甘、愤懑,以及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促使仓央嘉措在沉默中爆发。他一边写下许多缠绵的“情歌”,一边则“流浪”于拉萨街头,醉心于歌舞游宴,甚至夜宿于宫外女子之家。

就如他所写的诗歌一样,“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就成了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为自己划定了放纵的空间,让自己的身与心能够短暂脱离黄教的束缚,但这些放纵后来也成为了有心之人攻讦的借口。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1705年,黄教“第巴”桑结嘉措惜败于和硕特首领拉藏汗,无实权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被拉藏汗以“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为由,上书清廷请予贬废。

最后,据传,仓央嘉措就是在被押解进京途中,于青海湖滨就地圆寂的,享年不过23岁。

六世达赖悲凉人生:白天布达拉宫的王,晚上街头风流的情郎 - 天天要闻

小结:

“转世灵童”的头衔和政治斗争的阴谋,让仓央嘉措从一个自由的红教信徒变成了备受黄教束缚下端庄的傀儡。这是他一生不幸的开端。

晚上化身风流的情郎,就是他对现实、对命运的反叛和对抗,只是,这些行为并不能扭转他的命运走向,最后,他还是倒在了权谋之下。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