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2024年12月28日18:22:07 育儿 1328

根据《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国疾控卫免发〔2024〕20号)要求: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将现行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吸附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简称百白破疫苗)和6周岁接种1剂次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

人群对于百日咳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感染后典型症状表现为——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

病程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

接种过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儿童、有百日咳病史者以及成年人等感染后的症状常常不典型。

为什么要调整?

我国于1978年将含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百日咳的发病率大幅降低。

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且无论是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近年某地区监测数据显示,1岁以下婴儿百日咳发病率最高,5岁到9岁儿童发病水平出现上升趋势。

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且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本次百日咳疫苗接种程序的调整,主要为了让婴幼儿更早获得对百日咳的免疫力,提高儿童百日咳的免疫水平,更好地保障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

调整了什么内容?

① 前4剂疫苗免疫程序调整

前4剂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由原来的“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② 6周岁儿童接种疫苗调整

6周岁儿童原来接种1剂次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调整为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详见下表。

免疫程序

年龄

调整前

调整后

2月龄—5周岁

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

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

6周岁

接种一剂白破疫苗

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

做好预防措施是关键

最后提醒大家,传染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接种了疫苗,仍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若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居室常通风,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加强健康监测

在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下,与百日咳病例(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有接触史者,应进行21天自我健康监测。接触史包括:

当病例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接触者可能直接吸入病例喷出的含病原体飞沫而感染;

共用物品也可能导致密切接触传播等情况。

监测期间如无咳嗽、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学习工作;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齐鲁电视台”公众号

给大家送福利啦

↓↓↓

福利免费送

本期福利:临沂天蒙山风景区双人门票一张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获得福利的方法:①在本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点“赞”和“分享”。②每周发放10份,微信后台依据最新技术进行统计,自动确定最近15天内“点赞”量前10名、“分享”量前10名。快来参与吧!

备注:获奖名单将于每周二在此公布,请获赠者当日私信发送“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福利免费送”到齐鲁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尽快回复确认。

星标“齐鲁电视台”

及时接收每篇推送文章

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 天天要闻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

原标题:《重要提醒!孩子们打的这类疫苗,明年1月1日调整了!》

阅读原文

来源:齐鲁电视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