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認為,現階段的發展是有挑戰性的,但同時也是值得期待的。奧迪不僅對全球戰略進行了調整,也對在中國的發展戰略進行了優化。眾所周知,今年是奧迪轉型的關鍵之年,奧迪也將我們將要開啟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產品攻勢,聚焦新能源領域。同時,奧迪計划到2025年,面向全球推出超過20款新車型,其中10多款為純電動車型,很多車型都會引入中國。
在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奧迪Q6 e-tron內飾迎來全球首次揭秘,並將沿用到即將在中國本土生產的奧迪Q6 e-tron、奧迪A6 e-tron家族系列的三款車型中。國產的奧迪Q6 e-tron將於2025年上市,並將成為首款在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下線的量產車型。
與此同時,奧迪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會有進一步調整,奧迪將於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兩家合作夥伴,進行合資架構優化的探討。而所有戰略調整的原則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中國,為中國」。活動現場,我們也有幸與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Dr. Jürgen Unser)進行對話,暢談有關奧迪品牌發展的相關話題。

Q:您剛才提到,2025年是轉型的關鍵年。是否可以進一步詳細分享一下您的相關看法?
溫澤岳博士:是的。我們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拐點會出現在2025年。我們觀察到,當下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車輛定價集中在30-35萬的區間。所以高於這個區間的高端市場空間是很大的。當然,中國市場瞬息萬變,我們將不斷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研判,並對產品定價和戰略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基於全新深化的雙合作夥伴關係,奧迪希望可以開發專屬於中國市場的產品。我們意識到中國客戶有獨特的需求,他們特別注重車輛的數字化和交互體驗。奧迪將從高端產品、高端生態系統和高端客戶體驗三大維度出發,打造激動人心的高端客戶旅程。未來,不僅上汽奧迪會開發專屬中國市場的產品,一汽奧迪也會豐富車輛中的本土化功能,奧迪也會攜手中國本土公司共同探索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

通過最新的在華戰略,奧迪希望實現五大成功目標:聚焦中國高端客戶需求、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促進中國區域發展繁榮、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共贏、創造奧迪在華品牌成功。在出色產品和前瞻戰略的推動下,奧迪致力於重回中國高端汽車市場第一。
Q:在過去傳統的燃油車時代,奧迪定義了很多前瞻技術,但是就目前新能源市場而言,很多傳統的技術優勢沒有辦法被平移到當下這個時代。那麼奧迪要如何延續領先的科技基因?
溫澤岳博士:對於研發來說,我們已經在全球和中國都做了很多部署,尤其是和一些創新科技公司的合作或者是針對新技術的定義開發。在中國,我們也着重部署了許多相關舉措,比如大眾和地平線的合作、奧迪與上汽的合作,以及奧迪中國全新研發中心的落成,這些都在加速我們邁向未來的步伐。在奧迪,突破科技一直是我們的基因,我們希望接下來的產品都能夠在科技領域保有奧迪一以貫之的前瞻和領先,我們不圖自己是最快的那一個,但我們需要在加速轉型的同時,確保我們的產品是豪華的品質,並且是一台非常奧迪的車。

其實從我們現在發佈的Q6 e-tron原型車也能看到,它依然是一台非常紮實的奧迪車型,我們傳統的技術優勢,比如底盤調校技術,也都在這個車上有非常明確的體現。但是我們同時也認為,在新能源時代並不是所有傳統的技術優勢都可以被平移,未來還是會有一些明確的區分的,我們也正在推進純電動車型技術的針對性研發。
Q:一汽奧迪將沿用全球產品序列,上汽奧迪將聯合開發新電動產品組合,這會不會產生南北產品競爭力不平衡的情況?
溫澤岳博士:我們認為不會。目前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的產品比如奧迪A7L、奧迪Q6和奧迪「Roadjet陸地專機」Q5 e-tron可能出現客戶群體重疊,這也是我們下一步想要避免的情況。新產品組合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希望藉此擴大奧迪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佔據更多市場空間。

Q:奧迪和上汽此次拓展合作的大概時間節點是什麼?
溫澤岳博士:基於目前的諒解備忘錄,我們對第一階段的產品有了相對清晰的規劃,但是第二階段的合作細節還在商討中。我們希望目前大家能夠更多關注在整體戰略調整上,有關第二階段的具體細節,我們會在適當的時候和大家溝通。
Q:縱觀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發展歷程,奧迪現在面臨的情況是沒有案例可借鑒,也沒有規律參考的。但是有人曾說太陽底下無新事,奧迪有哪些過往的商業思路是可以給今天的奧迪作為借鑒的?
溫澤岳博士:對於奧迪來說,我們最大的經驗借鑒還是在本土雙合作夥伴架構上。我們能看到奧迪在中國的架構其實和其他德國友商與本土合作夥伴的架構有很大區別,包括股權決定、戰略架構和決策等。但是對於奧迪來說,我們與中國夥伴的合作,沒有去尋求股權更高的架構管理。

Q:如果我們把今天南北之間的合作,放在最簡單的生意模式上思考,以奧迪在華達成一定商業目標的前提下,誰來負責規模,誰來負責利潤?
溫澤岳博士:從商業結果導向來看,合資夥伴對於中國市場的產品銷量有着直接的責任。對於奧迪中國來說,我們要對中國整體戰略和整體業務增長負責,所以奧迪中國的職責是對中國未來的產品規劃、未來的戰略規劃,以及與合作夥伴的未來合作基礎定準打牢。
Q:如果奧迪激進地去做中國定製化的車型,是否也會帶來一部分用戶對於定製化的不理解?有什麼樣的經驗總結來服務好下一個新產品?
溫澤岳博士:對於奧迪來說,中國市場意味着無限可能,在這裡創造的產品和故事很有可能可以應用到其他市場。從戰略上來看,一汽奧迪的既有產品已經有非常強大的市場基礎,這是通過長時間的品牌積累和沉澱最終實現的成果。同時,在市場轉型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很多東西是需要被奧迪品牌本身定義的,比如像上汽奧迪的產品,它的設計一定要來自奧迪總部,來自奧迪設計師,也包括駕駛性能和技術研發等方面。不過就像您說的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新產品還需要一定的品牌積澱。我們認為,只要能抓住這個市場區間,南北奧迪的產品組合就會形成一種合力,聚勢共贏。
從奧迪歷史來看,共同開發平台這件事情其實不是一個新鮮事。我們和保時捷共同開發了PPE平台,和大眾汽車集團共同開發了MEB平台,通過這些平台以及我們過去在燃油車時代的努力,我們已經驗證這種模式的成功。所以對於市場來說,只要產品是對的,這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Q:兩個階段的產品,不管是上汽奧迪之前的產品,還是基於共同開發的新平台的產品,未來有沒有可能返銷到全球?
溫澤岳博士:目前我們對於雙方下一步的合作細節還在商討中。新產品肯定是一款非常具有奧迪DNA的產品,從設計上一眼就可辨識出它是一台奧迪車。大家從奧迪sphere概念車上其實已經可以窺見到我們未來設計方向了,概念車的目標就是為下一代量產產品提供未來設計思路。
當下最重要的目標是把第一步走對,把新產品成功推向市場,在獲得一定的市場認可和基礎後,我們再做後續的戰略跟進和調整。此前,我們也說過2025至2026年是中國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期,我們希望在這個階段通過南北兩邊的本土產品,給中國市場帶來驚喜。
Q:寶馬的銷量很好,對此您怎麼看?
溫澤岳博士:首先非常恭喜寶馬有很好的銷量。對奧迪來說,今年1月和2月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兩個月。開年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如果看上半年的整體表現,奧迪在中國的銷量是逆勢上揚的,實現了2%的增長。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還是傳統燃油車,這是我們的現狀。對於新能源車型來說,奧迪Q4 e-tron的銷量仍在逐月上漲,不過從產品組合上來看,我們目前新能源產品組合還沒有到充分發力的時間點。
我的任務是要在2023至2024年完成戰略調整,為奧迪從2025年起發動史上最大的產品攻勢做好準備。2025年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我們將推出全新的本土生產的PPE平台車型。未來,我們會着重在高端產品、高端生態系統和高端客戶體驗三個維度上發力。我希望為企業和市場轉型夯實基礎,帶領奧迪逐步回到市場第一的位置。